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如何安置公司的富余人员,是企业人事部门非常头疼的问题。日本企业在解决富余人员的问题上有一些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4.
5.
6.
7.
长城电子工业公司系闸北区经委下属企业,由过去街办企业联合而成。该公司职工大都是“老三届”回沪知青和职工退休后顶替的子女。因此,企业内部多数职工的文化水平不高,劳动技能单一。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该公司的25家企业除少数尚能产生效益外,一般都处于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8.
9.
10.
基于组织机构扁平化、管理业务专业化和业务流程重组、产品结构调整等诸多源于企业内部改革因素的综合作用,近年来公司由此显化并需要安置的富余人员数量逐年增加。而且,随着信息化平台的扩展延伸。ERP、eHR系统的扩大应用和管理资源的扩容共享,将进一步推动精简组织机构、精练业务流程、精干管理岗位等工作的进程,其结果是富余人员数量将继续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余曦 《企业研究》1995,(8):20-21
企业富余人员问题,一直是上海在深化企业改革和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近一、二年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缜密决策和指导下,上海企业,特别是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依据中国特色和企业自身特点,大力实施下岗待工人员“再就业工程”,取得一定的效果。人们认为,上海市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对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将是极有裨益的。 80年代中期以来,庞大的上海工业企业界面临着内部改革深化和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的重大压力,但是却又为如何解决随之而来的众多的“富余人员”问题而困扰。进入90年代,随着上海向“三个中心”的转化,这一难度相当大的工作进入了实战阶段。到目前为止,上海已经有38.5万名职工进入下岗待工人员行列,其中已获安排的为24.9万名,约占总数  相似文献   

12.
13.
初春  禾力 《企业活力》1992,(6):20-23
<正>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企业中大量的隐性失业者将逐步变为显性失业者,职工失业及失业后的安置问题作为客观存在突出出来,成为影响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关键。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企业富余人员出现的原因有:企业改制不彻底、资源逐渐枯竭、就业观念陈旧等原因。富余人员的安置途径主要有:加快辅业改制的步伐、开发新的矿产资源以及、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及转变就业观念等。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多安置富余人员,是一举两得的利国利民的事业.内陆地区缺乏大的项目、大的投入,更需要把个体私营经济这种投入少乃至“免投性”经济作为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予以主攻.当前,应围绕本地特色,抓住转机建制机遇,深挖潜力,求得个体私营经济高速度、高效益持续发展.其途径主要有:  相似文献   

17.
陶杰 《齐鲁质量》2003,(12):14-15
企业研发人员管理现状 目前企业对研发人员的管理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偏差。一是放任自由型,即对这些人员无管理目标,他们没有明确的主攻方向和新产品设计任务,仅仅解决企业生产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干多干少一个样,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和相应的奖罚措施,使得他们技术创新的活力得不到发  相似文献   

18.
富余人员与失业问题一样,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仅类似我国这样的经济体制转轨国家中存在,就是在工业化国家也是令政府颇感头痛的问题。工业化国家在经历了60年代经济飞速增长和相对充分就业后,经济开始出现持续衰退,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大提高,使工业化国家富余人员问题逐步暴露并日益突出,特别是一些国家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导致一些产业部门严重萎  相似文献   

19.
20.
吴进良 《公司》2001,(11):11-12
企业并购不但涉及生产资料重组,还包括人员重组。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依赖“企业保障”而非社会保障的意识非常强烈,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并购中人员的安置问题,相对于生产资料重组而言,涉及的问题更多,难度也更大,人员重组已成企业并购的一大障碍。 一、企业并购后人员安置存在的问题 迄今为止,我国企业并购的通常做法是由买方企业员责解决卖方企业全部人员的就业、福利、社会保障等问题。这种 方法称之为“成建制”接收方式,是一种限于 现实条件实用性选择。这在中国社会保障制 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不失为避免因企业人员 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