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金融中介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与随之而来的息差收缩共同引起许多商业银行进入新的市场领域,并采取交叉销售的战略.研究结果表明,欧洲存在两种银行:对“存款者”更感兴趣的交叉销售银行;对向优质借款人发放贷款感兴趣的传统银行.目前欧洲这两类银行的经营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模型证明,交叉销售银行往往位于银行体系不集中的国家,但它们没有息差较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向优质企业和项目发放贷款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为了争得某一项目,现在银行普遍采取了贷款承诺书制度.即向贷款企业承诺在某一时间范围内,可多次向其发放累计某一额度的贷款.贷款承诺书在帮助银行"抢"项目的同时也带来了另一问题,市场变幻莫测,在承诺期内企业经营亏损或出现其他危及银行债权的行为时银行是不是要继续贷款呢?  相似文献   

3.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资金紧缺是困扰中小企业的老大难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1)中小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及其高倒闭率,加上它在市场变化和经济波动中显现的脆弱性,使得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银行不敢向它们放款.(2)信息的不对称性,使银行对新办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心中把握不大,对贷款缺乏信心.(3)中小企业业务量小,手续麻烦,导致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的运作费用较高.据世界银行近几年在菲律宾的调查显示,大额贷款的运作费用约占贷款总额的0.3%-0.5%,而向中小企业的贷款由于金额较小,管理费用高达2.6%-2.7%.哥伦比亚一家专门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机构,其运作费用竟达贷款金额的7%以上.(4)中小企业通常不能按照银行规定提供担保或其他抵押资产.(5)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许多企业缺乏有关财会信息的书面或计算机存储的资料,导致金融机构不愿发放贷款.此种现象在我国中小企业中比较普遍.(6)政府对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缺乏鼓励措施,导致银行缺乏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金融业长期实行分业经营,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放贷款长期以来成为银行系统最重要的业务之一,银行通过发放贷款影响地区和国家的经济运行,也实现自身经营利润的增长.但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得银行业的信贷业务面临着日益增长的风险,产生大量的问题贷款,使银行蒙受巨大损失,从而被迫选择“谨慎放贷”的对策.产生了一些中小企业贷款难、贷款集中在国有大型企业等现实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具体实际,分析当前市场环境下出现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并针对每一种情况提出银行对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首先,按照货币银行学理论,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之一即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经营目标十分明确.在前些年的经营中,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是银行的主要业务,银行的利润也主要靠存贷款的利差来实现."存款立行"的口号正是伴随着这一时期的银行经营而被叫响的.  相似文献   

6.
一、"屡查屡犯"的现象及特征从银行业的市场化转轨至今,各式各样、林林总总的违规问题就一直伴随和困扰着监管当局及银行亚自身,集中表现为:一是贷款"三查"不严格.如贷前调查不到位,向不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发放贷款,抵押登记不合规,合同要件不全,专户管理制度不落实;贷时审查流于形式,逆程序发放贷款问题突出;贷后监控不力,贷款用途不明,形成事实上的"以贷收贷、以贷收息"及贷款被挪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金融业长期实行分业经营,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放贷款长期以来成为银行系统最重要的业务之一,银行通过发放贷款影响地区和国家的经济运行,也实现自身经营利润的增长。但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得银行业的信贷业务面临着日益增长的风险,产生大量的问题贷款,使银行蒙受巨大损失,从而被迫选择"谨慎放贷"的对策。产生了一些中小企业贷款难、贷款集中在国有大型企业等现实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具体实际,分析当前市场环境下出现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并针对每一种情况提出银行对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作为企业的银行,早就应该打破长期以来只讲存、放、收,不讲成本核算的作法,把考核资金经营成本作为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核算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长期以来银行都是以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基础,各项利息收入和支出、各项费用,当年实际多少算多少.收付轧差后,盈亏多少算多少.至于第二年怎么办?是盈是亏,盈亏多少,实现的盈利是否合理,亏损是否合法,心中是无数的.对此,银行还要不要、能不能开展自身业务的成本核算?如何搞成本核算?谈点我们的不成熟意见.对银行来说,它理所当然要组织社会闲散资金(吸收存款、办理结算),并用这些资金支持资金短缺的单位或个人(发放贷款),贷款期满时向这些单位或个人收回贷款,以支付到期支取的存款.经营过程中,银行必须向贷款单位或个人收取利息,以补偿向存款人支付的利息和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剩余部份表现为银行的盈利.银行的盈利除向国家财政上缴一部份外,还将用于扩大自身的信贷基金、业务发展和补偿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资金损失.一个没有盈利的银行是不难想象其发展前途的.银行收取的贷款利息是否能补偿其所支付的存款利息和费用支出,并有所盈利,是银行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有如下重要意义:首先,通过成本计算,正确反映银行资金  相似文献   

9.
银行中小企业客户信贷的风险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会面临很多风险.从稳健经营的原则出发,银行需要从制定客户准入标准、开发恰当信贷产品、探索新型担保措施、优化贷后管理办法、加强信息共享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以防范这些风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各金融机构不断强化内部控制、严格贷款风险管理、调整信贷结构的不断深入,集中信贷资金向生产经营好、规模大的企业发放贷款,已成为县域信贷投放的显著特点,也是县域金融机构普通采取的经营策略。信贷集中趋势与众多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广泛性产生了更加突出的矛盾,出现了新的信贷结构失衡。为了搞清信贷集中问题的现状、原因等,探索信贷集中的应对策略,我们对平山县信贷集中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1.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宏达 《金卡工程》2009,13(3):194-194
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会面临很多风险.从稳健经营的原则出发,银行需要加强法制建设,消除信用对立,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库,加强银行间沟通,调动积极性,转变思想观念,进行金融创新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有效的支持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银行业违规经营的手段、原因及对策贺国宪在清理纠正银行违规经营工作中,我们发现除所属“三部”未并入大帐形成帐外经营和采用各种手法虚减虚增存款外,乱用会计科目绕规模发放贷款和帐外经营在违规经营中尤为严重。其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绕规模发放贷款1.更改报...  相似文献   

13.
中国银行业混业经营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业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即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传统业务向证券、投资、保险业务渗透成为全能银行,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发展的一大趋势。但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分业经营仍是我国银行业的基本原则;而且,也有很多人从降低银行经营风险角度或以我国不具备实行混业经营的条件来论证我国现阶段不宜实施混业经营而仍需坚持分业经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银行。在西方,早期亦称“存款银行”,因这类银行依靠吸收活期存款作为发放贷款的基本资本来源。由于短期资金来源只适应经营短期的商业性放款业务,故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有独资经营、...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普遍实行信贷集中管理。信贷集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营资金集中,存款向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集中;商业银行存款由基层行向上级行集中。二是信贷管理权限集中,伴随着集约化经营的改革,银行普遍实行了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贷款权和审批权逐步上收于总行和分行,  相似文献   

16.
一、背景 为实现商业银行从粗放性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方式转变,国内银行纷纷开始采用数据大集中模式,实现业务数据在更高层次的集中。银行业务处理大集中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避免银行业务中乱拆借、账外经营、高息揽存、报表失真、银行呆坏账增多等现象,对于银行加强内部管理控制、严肃财经纪律、规范经营、避免风险等方面都有很大好处。  相似文献   

17.
林华 《理财》2008,(6):75-77
2008年我国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在这样的政策指导下,银行信贷规模预计会萎缩,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将更加谨慎,上市公司、企业集团、重点项目才会成为银行优先放贷的对象,而中小企业则将承受更大的资金压力.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银行。在西方,早期亦称"存款银行",因这类银行依靠吸收活期存款作为发放贷款的基本资本来源。由于短期资金来源只适应经营短期的商业性放款业务,故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有独资...  相似文献   

19.
王学武 《新金融》2001,(8):20-22
近来,一些商业银行采取向企业提供贷款作保证金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来发展业务,其基本做法是,先向企业发放贷款,全额转作保证金,然后开出等额银行承兑汇票,企业虽然获得了一笔借款,但最终是以银行承兑汇票对外支付;银行既发放了贷款,又增加了保证金存款,还获得了承兑汇票手续费,于是,一些银行认为这是发展业务扩大经营的创新举措,值得推广。但是,这种方法表面看来是企业和银行“双赢”的事情,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20.
潘某,经营一家轻纺公司,资产几千万元,前不久因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通过论证调查,认为潘某符合贷款条件,同意给潘某发放贷款,但是在办理贷款的过程中,银行发现潘某在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记录档案中有不良记录行为,经查,潘某在三年前办有一张信用卡,该卡有透支款五期不还的记录,按规定,有个人信用记录不良行为的客户,银行不能办理贷款.这样,潘某的银行贷款就此卡了壳,事后,潘某后悔莫及,由于潘某不珍惜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由此而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