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夏 《销售与管理》2007,(1):I0014-I0014
两年前,老陈的老婆开了一个餐馆,一天切菜切肉加上砧板都是超硬度的,菜刀一会儿就钝了,钝了的菜刀用起来很费劲,菜也切不好,而重新磨一次又很麻烦,这样的小事让她不胜烦恼。老陈也很着急,着急之后,就想到所有的家庭妇女一定都会有这样的烦恼,他想要是有一种更先进的磨刀器,只需简单操作就可以又快又好地磨刀的话,一定会为很多家庭主妇和餐馆解决这样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尊敬的读者们,自从我们向大家推荐老陈做棉花糖好赚钱后,果断而信任的读者在老陈的帮助下都获得了不错的效益。现在老陈把做棉花糖和主行业——招生二者在时间上巧妙的结合起来,做得非常好,心地善良的老陈很清楚好多待业的、下岗的、家庭困难的在校生,正苦苦寻找町靠而实在的赚钱门路,所以老陈非常真心的想把自己的成果供有心的朋友分享,让更多的朋友赞扬老陈是个好心的老陈——陈恩泉。  相似文献   

3.
别人的理发店都开在街面上,可有一处理发店却直接开在澡堂里。这是怎么回事?说来话长。邻居老陈年前下岗了,40多岁的年纪,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作为家中的主要经济支柱,老陈的心情可想而知。自然而然地老陈便想做点生意,挣钱糊口。可做什么好呢?一来资金有限,二来没有经商经验,老陈陷入彷徨之中。万般无奈中,老陈便到一老友处解闷。老友开了一处澡堂,处在县城边缘老街区,由于老街人口稠密,又辐射附近十来个乡村,生意颇是红火。老陈便把心中的苦闷向老友诉说,老友深表同情,略加思索,一拍老陈道:“你不是会理发吗?到我这…  相似文献   

4.
嫣然 《商》2004,(7):50-52
有的梦很荒诞:萧夏和刘子阳各自站在称的两端,对我说,你是天秤座,你来称一称:我一着急,就醒了:  相似文献   

5.
<正>乡长一诺千金辞职负债132万元1996年,陈宣年就任福建省蛟洋乡的副乡长。蛟洋乡有1万多亩毛竹林,一年可以产20多万斤的竹笋,却卖不出去。老陈担保,贴息贷款132万元,建起了保鲜笋食品加工厂,他要走深加工之路,生产保鲜苦笋。没多久,老陈就发现,2000多桶保鲜笋,表面一层很新鲜,可手一压下去,都是软的。原来,底下的都烂了!两千多桶,桶桶如此!因为保鲜技术不过关,竹笋烂成了泥。危机突如其来,又被自己亲手掀开,这让陈宣年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6.
沈莉 《致富天地》2008,(4):37-37
一、犁尖 一般犁尖磨钝,刃长明显缩短,铧刃间隙消失,耕深变浅要立即修复。  相似文献   

7.
卖鞋的萍儿     
萍儿是我的大学同学,那时候我们住在同一间寝室里,我管她叫二姐。二姐有一个同胞胎的哥哥,为了省钱让二姐念书,他自己很早就辍学卖鞋了。也许是受了哥哥的影响,二姐很有生意头脑。记得有一年新生入学的时候,二姐跑到五爱市场批了好多脸盆呀牙膏呀香皂呀之类的日用品...  相似文献   

8.
《致富天地》2006,(5):6-7
46岁的陈启随家住湖北省郧县二龙山村。前不久,村民们发现他似乎遇到了什么事,四处找村民借钱。村民们说,老陈在村里的口碑一向不错,人好、讲信誉,所以二话没说就把钱借给了他。4天之内,老陈分别向村里的人借了7万多元,他把这些钱一笔笔通过邮局汇了出去。  相似文献   

9.
卢森 《市场周刊》2005,(13):34-34
在经历了三月的降价波后,买车的心情又一次被撩拨起来,身边有朋友开始问“我现在买不买车呀”,相信这也是不少消费者的疑问。有疑问很正常,用车成本又提高(油价再次攀升),车价能不能更低不清楚,买车作为家庭一项较大支出,慎重考虑没有错。  相似文献   

10.
袁岳 《商界》2008,(3):98-98
公司里有同事在管理人的时候,一着急就吼,吼半天人家也出不了东西,再吼,人家索性卷铺盖走人了。又有同事被其他人鼓励写点文章,另一同事就说:“你这没用,把活干出来才是真功。”这些是我们日常管理中常见的现象。大家也不以为意,但其实,大有说法。  相似文献   

11.
几年前,我下岗后,没有什么技术,又没什么本钱,就只有在武汉市花楼街开了个水果摊,卖起了水果。 前年的夏天,天气比较热,我一次进了几吨西瓜,卖了还不到一半,天气预报就预报第二天要下大雨,卖瓜的最怕下雨,一下雨,瓜就卖不动了。我十分着急,一边看着天,一边想:要是这一大堆西瓜今天一下午被人一抢而光就好了!  相似文献   

12.
四朵玫瑰     
庄敬霞 《商业时代》2005,(31):58-58
“加满、加满,快点啊!”车还没停稳, 小伙子就着急地喊道。“好的,加满,”加油员陈磊响亮地应道。“哇,好漂亮的玫瑰花呀,怪不得这么着急,肯定是赶着去见女朋友吧?”陈磊看到车座上一大束火红的玫瑰花不禁问道。“呵呵,是的,今天是她生日,这不,刚下班就赶着去,还好远呢!”小伙子刚才还闹闹嚷嚷的,这会儿挠挠头皮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相似文献   

13.
中学时,我们家在县城开了一家饭馆。虽然处于闹市,可是因为是新近开张,光顾的人很少。父亲很着急,找喜欢文学的我商量对策。我想出一招,就在饭馆门口贴一副“请到这家餐馆用餐”的广告语招徕顾客。结果,越来越多的路人驻足观看,继而露出会心的微笑踏进餐馆。这让我第一次领略到广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四只忍者龟又回来了,一如 往常,你将和朋友们一起扮演着 他们到处跳呀,砍呀、扔呀,就像 当年红白机上一样。游戏场景自 然充满不同的互动物体,物体当  相似文献   

15.
对于出门在外的人.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住;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好歹先落下脚来",落脚的问题在有钱人看来从来都不是个问题,因为世界各国虽然上档次的酒店基本上都需要预订,但当你的钱包鼓鼓的,到了一处现找酒店也不会让你碰钉子,见有钱送上门谁不爱呀?不过你要没钱,又身处异地举目无亲,事情就另当别论了,尤其是世界上那几个消费极高的城市,到时候连露宿街头的地方你都找不到,那才叫一个着急呢。  相似文献   

16.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三十六计》第五计“趁火打劫”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如果对手比较强大、不好直接攻击取胜时,那么,就趁着对手遇到困难或发生意外时,迅速地“捞”对手一把,以达到乱中取胜的目的。一些不法分子唯利是图,唯钱是图,专找这样的机会下“黑”手。因为他们深知:当一种商品别人不想要时,你无论如何也卖不出去;但如果对方急需这种商品时,商品就是质次价高,也很容易卖出去。——“着急上火”,思维就会发生偏差,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刘某在一条繁华的大街上开了一个饭馆,生意非常红火。一天下午,由于意…  相似文献   

17.
现实男女     
洪阳 《商界》2005,(9):83-85
周庆娣总也记得第一次见到朱强时的情景。9年前,她到北京出差,去某职能部门找一位同乡。到了办公室,同乡不在,他的同事告诉她他出去了。那位同事问,有很着急的事么?她讲,我来北京出差,来看看他,顺便蹭餐饭。同事说,没关系,我请你吃饭。她就这样跟着这位第一次见面的陌生男人去吃饭,这对她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这位同事就是朱强。  相似文献   

18.
<正>老妈去年退休在家,听邻居说现在买基金稳赚不赔,自己也想去"捞"一把,可是自己不知道该怎么挑选基金,最初就天天听别人议论,后来开始拿着报纸自己研究。去年1月,老妈拿出自己养老金中的3万元分别买了3只基金,看着净值一天天增加,心里很是高兴。2月底市场遭遇大规模调整,老妈的基金两周内跌了近10%,她开始着急了,可是又不忍心割肉赎  相似文献   

19.
在澳大利亚的悉尼,有一家风帆咖啡屋,原来生意一直都很平稳,近段时间,却不知什么原因,客人越来越少。老板很是着急,就找常来喝咖啡的朋友问原因。朋友婉转地告诉他,说他的咖啡太淡了。老板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咖啡的量几乎一直没有变过,怎么会变淡了呢?老板使用了一些促销手段,也改进了一些服务,但始终没有找到原因,生意始终不见起色。由于悉尼的门面租金太贵,老板无法继续承受下去,而生意又看不到希望,他就只有把咖啡屋转出去了。新接手咖啡屋的老板是外省来悉尼淘  相似文献   

20.
《糖烟酒周刊》2005,(46):27-27
江苏泰兴金雪娜酒业公司张经理:2004年我代理了一个产品,在我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第二年的时候,这个产品就在当地成了一个畅销的产品,亲眼看到一个产品在我的手里卖火了我很高兴,也很有成就感。但是,这个时候一个令我头疼的问题出现了: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仿冒产品,跟着我们的策略和政策走,而我们有些客户出于多种原因也在卖这些产品,眼看着一个大好的市场就要被蚕食掉了。《糖烟酒周刊》的编辑们,我很着急,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