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勇 《物流科技》2003,26(1):7-9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物流”的理念开始进入我国,近几年逐渐进入高潮,许多地方政府把“物流”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众多上市公司和外国企业纷纷抢滩中国物流市场。随之,各种类型的物流“展览会”、“研讨会”此起彼伏,一时间“物流热”席卷中国。然而,这股物流并没有带来良性反应。特别是处于物流供应链中,重要一环的仓储企业普遍感到无所适从。最近,中国仓储协会召开了“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座谈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客观冷静地分析我国物流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势在…  相似文献   

2.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合理的市场定位。发展中国的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合理而有序的进行自身的市场定位,从而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接受中国目前的物流市场环境约束,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参照地域优势的指标,形成业内的逆时针供应链,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绝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物流运作的基础管理的时候,奢谈供应链管理似乎为时尚早。但谁又能阻挡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呢?跨国巨头供应链向中国市场延伸的心情是如此的迫切。中国排头兵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愿望是如此的强烈,供应链管理成为他们不二的选择。在灯塔企业的带领下,中国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或者成为某个供应链链条的一部分都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库存是供应链整个链条的无缝连接器。事实上。库存的管理与优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把它放在供应链上。由“点”向“线”突破,绝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在供应链上优化库存,需要理念,更需要方法。在这个专题,我们试图给大家一个全息的影像。但它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而我们的眼界也有限,故而探索永无止境。[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第6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5,10(11):41-47
为了解我国近几年的物流市场运作现状,中国仓储协会在《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等单位协助下,从2001年至2004年,已经先后组织了5次全国范围的物流供求状况调查,调查对象覆盖全国的生产、商贸及物流企业.通过市场调查而形成的系列“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研报告”已经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调查结果经常被国内外权威物流研究机构及物流专家引用,成为分析中国物流市场的权威依据.  相似文献   

5.
车宁 《中外物流》2007,(11):5-8
2007年8月10日是华日飞天十周年的庆典,中国人说十年磨一剑,但是,当本刊记者采访刘原总经理时,没有剑拔弩张,有的是一分坦诚、一分憨厚,甚至是一分默默承受,这就是刘原,这就是华日飞天,一个具有中国物流市场安全、快捷、诚信“AAA”企业称号的优秀冷链物流企业。  相似文献   

6.
王粒儿 《物流时代》2009,(12):37-39
立场做世界管理软件巨人的沈国康刚刚入选“新中国60年物流业杰出人物”,他所领导的的博科资讯持续12年在中国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市场保持占有率第一。在沈国康看来,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中,供应链管理是王道。  相似文献   

7.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也许已经远远超出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本身。随着这些遍布“万村千乡”的配送中心的建立,我们看到农村物流一一中国物流网络体系的短板,一个被人忽视已久的地带,有了得到弥补的希望。中国的农民也将享受到现代物流带来的安全与效率。农村物流的神经末梢的活络,将使中国整个物流系统更加顺畅。[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在上海"亚洲物流双年展"上,亚洲最大的现代物流设施提供商和服务商普洛斯向业界展示和分享了近年来在中国市场蓬勃发展的成长足迹和行业经验。展会期间,由普洛斯主办的"物流供应链资源整合"高峰论坛,齐聚了来自物流行业及媒体的一百多位嘉宾,共同商讨如何通过物流供应链的资源整合,降低物流成本,满足持续增长的内需市场对物流设施的需求,为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外物流市场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焰 《物流技术》2000,(6):36-38
介绍了当前国内“物流热”的一些表现,并对国内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地对上述问题,通过对欧美物流思想以及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在发展与厂商关系,变革供应链的创新方法的研究,为国内物流企业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概念在中国大地的普及和发展,物流管理及物流市场开始细分。食品物流的冷链管理作为物流产业的一个特殊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一种供应链物流能力改进的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分析了研究供应链物流能力改进的现状和积极意义,从基于全局优化的角度提出了一种供应链物流能力改进的目标。在进行一些必要的假设基础上,利用著名的“大道定理”对供应链中的物流能力链进行主干道设计,实现不同层次的物流于道有机匹配,使供应链物流能力提高和时间节约两个目标综合最优化。给出了该模型的设计算法,并指出了模型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新冠疫情下,航空物流服务能力不足引发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危机,而航空物流托运选择研究可以帮助明晰托运需求,促进服务优化,识别出航空物流服务能力提升的关键。根据托运选择相关文献,结合航空物流服务链分析,构建了航空物流托运选择偏好因素模型,通过多维度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了航空物流托运选择关键影响因素的权重、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与影响程度,并探讨航空物流服务供给侧和需求侧不同主体对因素关注差异。结果表明:运输时效、运输可靠性、运输费用是影响托运人选择行为的最主要因素。供给侧与需求侧均认为现阶段影响航空物流托运选择的关键因素为运输费用和运输时效,但需求侧看重运输费用,供给侧则更关注运输时效。  相似文献   

13.
第三方物流和自营物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  周鹏 《中外物流》2006,(3):27-2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入世后国外领先企业的不断涌入,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在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下,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物流,希望通过高效的物流管理来提高整个供应链运行效率。然而国内生产企业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物流管理经验的同时,必须针对国内的宏观环境、结合自身的经营现状和特点来决定自身的物流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物流科技》2002,25(6):37-37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提出,中国物流发展要关注十大领域。 一、要确立物流理念。要从传统的物流模式中走出来,改变中国粗放的经济运行模式与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二、培育物流需求。三、建设物流市场。这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四、发展物流产业。五、制定物流标准。六、培养物流人才。七、开发物流技术。  相似文献   

15.
第五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摘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我国近几年的物流市场运作现状,中国仓储协会在《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等单位的协助下,曾经先后四次组织过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供求状况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国的生产、商贸及物流企业。通过市场调查而形成的系列“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已经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调查结果经常被国内外权威物流研究机构及物流专家引用,成为分析中国物流市场的权威依据,这一调查项目也成为国内外物流界普遍关注的物流调查活动。尤其是2003年由中国仓储协会主持、《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承办的第四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调查活动的分析报告公布后,更引起业界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16.
第四方物流的经营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晋荣 《物流科技》2004,27(2):24-26
我国加入WTO后,国外物流企业进入中国物流市场,将给我国物流业带来发展机遇,也带来竞争压力,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加快发展,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物流体系。本文就是希望通过时第四方物流这一新兴物流理念的研究探讨,找出能推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会展信息     
第四届中国服装行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7月19~20日,由《物流技术应用》杂志与中国物流产品网联合主办的“2012第四届中国服装行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在上海成功召开并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18.
“出人意料”,这是许多物流技术装备企业回顾2003年发展时发出的感慨。目前,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制造业跨国公司在国内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中国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市场需求,更带来了世界级物流装备业的激烈竞争。目前处于世界排名前列的各种类型的物流  相似文献   

19.
第4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摘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随着企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企业间竞争也正逐步演变为供应链间的竞争,物流日益得到.企业的重视,成为企业流程再造的突破口,物流地位得到极大提高;在流通领域,物流专业化分工和零售连锁化经营成为流通领域发展的主流。这一系列变化表明,中国物流市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并正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20.
苏斌 《物流时代》2012,(3):64-65
自我国加入WTO和物流市场对外开放以来,“引进来”使我国的物流市场和物流企业在经营理念、物流技术上得到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一是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新的物流需求;二是跨国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快了中国物流业升级;三是跨国物流企业的介入,加剧了中国物流市场的竞争;四是跨国企业的运作模式,对中国物流起到了很强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