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入WTO给中国的企业带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对企业的经营提出严峻的挑战。对大型国有企业来说,当前面临的亟等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不良资产价值的界定、剥离程序及处置方式。许多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占的比例较大,有些上市企业在组织上市时,并没有认真地对资产进行剥离计算,只是按一定比例对资产总额进行折合计算,不良资产仍和营运资产混在一起,这对加入WTO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非常不利。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组建和运营业绩,  相似文献   

2.
刘峰 《冶金财会》2005,(2):41-42
资产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并能给企业带来预期收益的经济资源。而不良资产则是指处于呆滞状态、缺乏流动性、使用效能差,虽然以资产形式存在但不能给企业带来应有的经济利益的资产。不良资产的产生,掩盖了企业资产与财务的真实状况,误导企业的经营决策,困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何防范不良资产,是当前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不良资产的产生及防范措施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企业积累了数量庞大的不良资产,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安全隐患。本文以新疆八钢公司为例,在运用财务管理、公司治理等理论分析低效无效资产成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资产转让、出售、股权转让等处置方式,提出企业低效资产的清理及处置措施。随着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许多企业表现出竞争力不强,甚至生存出现困难,除了经济环境等客观因素外,经营中的主观因素如企业目标不明确、决策失误、管理能力不足、员工素质不高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投资者及外部报表使用者愈来愈重视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要求会计诚信为本,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而不良资产的存在,不仅可能给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不实的资产信息,而且会给企业现实和未来的生产经营产生深远影响。一、企业不良资产的涵义及存在范围1.企业不良资产的涵义。所谓不良资产,是指企业资产中存在问题、难以参加正常生产经营运转的部分,主要包括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预付账款、积压存货、闲置的固定资产和不良投资等的账面余额、待处理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净损失以及潜亏挂账和经营亏…  相似文献   

5.
煤矿多经企业门类齐全,加之管理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多年来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往往难以客观。本文力图从三个方面对有关的问题、改革的思路及操作办法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业绩评价有失客观的现象及原因 目前一些多经企业的经营业绩往往失去客观,或资产不实,或负债低估,或损益虚假,导致经营业绩的虚假,加上对一些经营者短期行为不能控制,企  相似文献   

6.
国企不良资产处置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良资产价值的界定、剥离程序及处置方式 ,是当前国企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许多国企不良资产占的比例较大 ,有些企业在组织上市时 ,并没有认真地对资产进行剥离计算 ,只是按一定比例对资产总额进行折合计算 ,不良资产仍和营运资产混在一起 ,这对加入WTO后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非常不利。一、不良资产处置的程序目前比较成型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 ,是 1999年相继成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负责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两年多来 ,通过剥离银行的不良资产 ,使国有银行的资产结构得到改善。由于处置不良资产在中国是一项全新…  相似文献   

7.
张树基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4):49-50,59
不良资产处置问题亦是经常困扰金融界的重要问题之一.借鉴国际上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真的切实可行吗?不良资产剥离后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到底如何运作?不良资产处置:更应看重其根源,应尽量让资产保持"良好"状态.同时还应构建不良资产进行分层体系和加强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合作.本文则从以上几个角度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8.
不良资产及其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准确界定优良资产与不良资产界定的标准 ,是看该资产预期带给企业的经济利益是否会减值 ,既定的现金 (广义 )收入计划能否完整实现。凡未来经济利益不能够完整流入企业的资产就是不良资产 ;反之 ,就是优良资产。不良资产表现形式 ,虽项目不同 ,内容有异 ,但共同点最终是一致的 ,均表现为预期带给企业的利益没有完全流回企业。无论优良资产还是不良资产 ,都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客观现实资产 ,而非虚拟资产。不良资产与优良资产是矛盾的统一体 ,优良资产是不良资产的基础 ,不良资产由优良资产转化而来 ,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如现金一般表…  相似文献   

9.
<正>企业不良资产滞留于企业资产的各个项目当中。从表面上看,企业的资产金额越大,就越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是,如果企业内部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且企业不能及时发现的话,那么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就会在真实性上大打折扣因此,为了企业自身能够正确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向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企业的资金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务必应该如实反映资本存量的质量结构,对不良资产予以及时的披露。为此,本文谨就不良资产的主要种类及防范措施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于2000年底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和资产减值范围重新进行了规范。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成熟、市场信息透明度差、会计准则制定相对滞后、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资产评估体系不完善等因素,会计实务中存在减值准备计提不规范、计提标准不统一和随意性等情况,具体体现在不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从而导致企业高估资产、虚增利润,资产负债表上所列示的资产价值与实际相背离。 在《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财务报告条例》中,资产的定义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定义采用了经济利益流入法,“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果一项资产能够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预计发生减损,该减损部分就不符合资产定义,则不能作为资产价值的一部分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反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正是对资产这一特征的体现,在较大程度上可以防止企业虚增资产和利润。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将不实资产排斥于报表外,更真实反映企业未来经济获利能力,提高企业抵御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