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卫华 《经济》2007,(6):32-34
或许很难想象,在任期间一贯坚持说话含混不清、晦涩难懂的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离任后,突然变得伶牙俐齿,快人快语起来.路透社报道,5月23日,格林斯潘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一个电话会议上表示,他非常担心中国股市有一天会出现"大幅缩水",并称中国股市的近期上涨势头不可能持久下去.  相似文献   

2.
张晶 《经济前沿》2008,(7):40-43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浮出水面,这对于增长本已放缓的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应对“次贷危机”的不良影响开始频繁、大幅降息。与美国遭遇经济滑坡境况不同,2007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出现了结构性价格上涨的现象,中国人民银行在“两防”政策的指导下,不断上调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反向操作导致了中美“利差倒挂”现象,并对我国经济在多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应对方式将深刻影响我国的经济走势。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下半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渐恶化为金融危机,并蔓延至全球。期间,美元一改前期颓势大幅升值,其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救市、外部资金回流美国等。但2009年年初至年中,美元总体又呈贬值趋势,这主要是由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等原因所造成。鉴于美国拥有独一无二的综合国力、取代美元地位的货币尚不成熟等原因,金融危机不会改变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但其将打击各国持有美元资产的信心,增加美元国际地位被侵蚀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为了刺激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美国经济,美联储在2001年至2004年间连续降息,并将联邦基金利率降到46年的最低点l%。大量流动性资产涌入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导致两市场的极度繁荣。2004年至2006年美联储17次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问题初现。2007年3月,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宣告次贷危机的爆发。众多国际性知名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中相继爆出巨额亏损,甚至面临破产。在这期间,我国的金融机构中,虽然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6家上市银行购买了美国次级按揭债券,但由于数量较少,并没有影响这些银行的流动性。然而,次贷危机给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是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5.
欧美债务困局难解,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短期衰退风险犹存。中国进出口增速回稳,投资及消费增速持续疲软,经济短期内仍将在低位徘徊。如无外力刺激,下半年经济增长难有起色。消费者信心指数仍有起伏,采购经理人指数依然处于低位,接近荣枯线,显示经济走向仍不确定。房地产市场成交趋于稳定,但调控政策依然强硬,房屋销售价格短期将难有大起大落。外汇占款环比大幅下降,央行流动性调控难度增大。2013年  相似文献   

6.
《新经济导刊》2016,(Z1):114-115
欧美债务困局难解,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短期衰退风险犹存。中国投资增速回落,消费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下,微刺激政策出台。外部需求有望回暖,外贸形势将趋稳回升。消费者信心指数仍有起伏,采购经理人指数低位企稳,经济增速确认放缓,并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局部放松,刚需仍在观望,房屋销售价格短期难有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导刊》2016,(4):86-87
欧美债务困局难解,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短期衰退风险犹存。中国投资增速回落,消费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下,微刺激政策出台。外部需求有望回暖,外贸形势将趋稳回升。消费者信心指数仍有起伏,采购经理人指数低位企稳,经济增速确认放缓,并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局部放松,刚需仍在观望,房屋销售价格短期难有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8.
欧美债务困局难解,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短期衰退风险犹存。中国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消费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微刺激政策出台。外部需求有望回暖,外贸形势将趋稳回升。消费者信心指数仍有起伏,采购经理人指数低位企稳,显示经济走向稳中有升,但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局部放松,刚需仍在观望,房屋销售价格短期难有大起大落。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有利于人民币逐步被国际社会接受。  相似文献   

9.
王军 《资本市场》2012,(9):54-57
<正>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达到7.6%,基本上在大多数机构预期范围之内,而且是略高于全年政府确定的调控目标。考虑到上半年GDP实现7.8%,二季度很难见底,三季度可能在底部徘徊,四季度在前期政策以及未来将要出台的一些政策刺激下,可能会有一个温和复苏。全年乃至明年中国经济预料都将呈现"李宁型"的微弱复苏态势,经济增长有望实现7.5%~8%左右的速度,不必过度担心"硬着  相似文献   

10.
<正> 1993年7月开始的宏观经济调控到今年已经有五年了,基本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但是经济增长率也在逐年回落,以致今年中央提出确保国内生产总值8%的年增长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如几次调低存贷款利率,鼓励银行放款,放松对证券市场的管制,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但是国民经济并没有像前些年那样出现一放就活的局面,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实现8%的增长目标难度依然很大。  相似文献   

11.
《广东经济》2014,(6):39-42
正近日,"楼市春天派"的领军人物任志强说:"中国楼市无泡沫,房价下降绝对不会持续下去。"一般认为,楼市春天派以任志强、陈宝存、董藩、朱大鸣4个楼市唱多者为代表,被称为"楼市春天派"。其核心人物、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曾发表一篇名为《"刻舟"岂能"求剑"》的博文,核心观点是,中国政府出台的所有房价调控政策,目标从来都是打击投资、抑制消费、增加税费,却没有任何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许小年 《资本市场》2012,(12):80-81
<正>最近看到一些现象,是令人担忧的,政府对金融行业的管制不仅没有放松,而且在逐渐加强。"吻增长"令人担忧2009年,国家推出了4万亿的刺激计划以后,政府不仅在监管方面,而且在贷款的方向、额度方面,都开始指导,在一些地方甚至变成了指令性的计划。为了配合4万亿元拉动内需,前所未有地下达了贷款额度,而且这个贷款额度是下限,不是上限就是说银行必须要完成多少多少贷  相似文献   

13.
以2004-2014年受到证监会信用监管的保荐人为研究样本,从"信用监管"角度研究监管机构对保荐人违规惩罚力度的选择性执行行为。研究发现:(1)在证券市场低迷时,证监会唯恐打击市场信心而较少地重罚违规保荐人,但在证券市场比较活跃时为了提高证券发行的质量,证监会会选择加大惩戒力度;(2)有政治关系的保荐人相比没有政治关系的保荐人受到的处罚更轻且逃避处罚的时间更长。进一步研究发现,违规保荐人所在的保荐机构的未来市场份额与其处罚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即所受处罚越重,其未来市场份额越小。  相似文献   

14.
卞志村  胡恒强 《金融评论》2016,(4):18-30,124
本文将消费税、投资补贴、劳动收入税和资本收入税引入居民预算约束,分析了我国结构性减税及投资补贴的经济效应。研究表明:减少资本收入税的作用力度最大,但可能使经济大幅波动;减少劳动收入税,可对经济起到微调作用;增加投资补贴在刺激投资的同时却抑制消费;减少消费税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会促进收入合理分配。本文在构建模型时还将政府支出引入了生产函数,认为其亦具有生产性,并通过财富负效应和收入正效应解释了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和投资的"挤入效应"。我们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进行结构性减税和财政支出扩张都是必要的,两者都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同时发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而对债务或赤字的调控则应具有长期视角。  相似文献   

15.
在房价分化的背景下,我国政策当局注重"因城施策",积极使用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政策干预房价波动。为评估该政策对不同房价增长率城市的影响效果,本文使用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集,基于动态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首付比下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两项政策工具联合作用的效果。经验结果表明:首付比下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两者的联合作用均能显著抑制房价增长,其中首付比下限对低房价增速城市的影响更大,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两者的联合作用对高房价增速城市的影响更明显;两项政策工具的联合作用对房价的干预效果并未强于单项政策,意味着工具搭配可能没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收紧和放松首付比下限对房价的干预强度存在非对称性。本文的政策含义可能为,在"因城施策"调控住房市场时,政策当局应关注不同城市对于政策工具的反应特征及工具间的搭配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初的通货膨胀治理,奠定了此后我国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基本思路,规划了其基本政策选择;而且为此后通货膨胀的发生、发展埋下了伏笔。深入地考察可以发现,近10年来的三次通货膨胀是一体的,它们共同组成了新时期我国通货膨胀发生、发展的"三部曲"。本文所分析的,就是上述全过程。本文分析了2003~2004年我国通货膨胀发生的背景、特点,梳理了政府的主要对策,指出:"轻总量、重结构"是通货膨胀治理政策的明显特征。这样的政策组合在当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也赢得了成功"点刹车"的赞誉;但并未彻底消除通货膨胀产生、发展的根源。新一轮经济增长具有的若干新特点,在迟滞通货膨胀发生、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具体如:规模经济效应带来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大规模的投资补贴压低了边际生产成本;国际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回旋空间;劳动力素质的提升缓解了劳动力供给的瓶颈制约;先是在实业领域,后是在股票房地产领域,"高投资回报"预期对消费产生了一定的迟滞和替代作用,等等;但也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快速积累,具体表现在:"亲资本"的政策导向导致了大规模的生产过剩,为股票、房地产泡沫化埋下了伏笔;收入差距的拉大和偏低的利率水平,导致大量资金涌入股票房地产市场,加剧了股票、房地产价格高估的局面;持续的房地产价格高估带来以房屋为基点的利益调整,成为推动通货膨胀的重要推动力;等等。结果,在短暂的高增长、低通胀之后,以流动性过剩为表象,以资产价格泡沫为特征的新一轮通货膨胀便更迅猛地发展起来。股票、房地产泡沫破灭、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使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硬着陆"的风险。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其中以"4万亿投资"计划最有代表性)。但在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演化成了货币供应的"大跃进"。结果,在刺激经济运行实现"V"形反弹的同时,资产泡沫被重新吹起,并引发了新的、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本文对2010年以来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做了系统分析,指出,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只是初步的;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成本推动特征。综合判断,本轮通货膨胀已走过前半程,目前正处在通货膨胀的后半程;今后一段时间,"结构性物价上涨"局面将会改变;均衡的、温和的物价上涨将成为我国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本文提出了治理通货膨胀的若干政策建议,主要是:树立持久作战思想,坚定不移反对通货膨胀;坚持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引导各方力量消化成本压力;理顺价格,完善机制,让市场发挥作用;政策设计要充分考虑激励共容,切实防范道德风险;完善国有资本预算,加快国有资本布局的战略性重组;打击市场操纵,维持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