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测绘1:10000地形图(DLG)数据生产的技术方法和流程,阐述1:10000地形图(DLG)数据检测具体内容及结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伴随电子全站仪与计算机的全面推广,传统的绘图方法受到科学技术的支持已经成功向数字测图转型。特别只在沿海的鞥发达区域,数字测土技术在地形图绘制市场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但是,我国矿井下的数字测土技术还较为落后,这是因为电子全站仪这种设备的价格十分昂贵。一些矿井明知道井下作业危险,但依然舍不得购买电子全站仪。另外,由于电子全站仪在测量时发出的是红外线,因此在易燃易爆的矿井中是无法使用的。因此,数字测土在矿井中的应用很少,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全站仪在不断改善,如今在没有易燃易爆气体的金属矿山中完全可以使用。文章对数字测土的方法和其在矿井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注意事项尽享全面探讨。希望井下作业的安全性能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全站仪、GPS-RTK、航测数字化成力系统等技术替代了原来比较传统的经纬仪器测图,并且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数字测量领域。本文在分析全站仪与GPS-RTK在数字测图领域的工作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总结全站仪与GPS-RTK组合使用模式的工作特点与优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机助制图技术在测绘领域应用越来越广,以及GPS、RS、GIS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数字地形测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全数字地形测图是在现代机助制图技术支持下发展起来的高新测图技术。随着GPS、GIS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全数字地形测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为满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需要,某市规划局决定采用高新技术建立与国家平面及高程系统统一的高精度基础控制网及全数字化1:1000地形图图库,由该省一测绘院对市里近120KM2范围内进行了GPS城市首级控制测量,100km2的范围内进行内外业一体化1:1000全数字地形图测量,从某年8月至某年7月整个工程已全部完成。经该市规划院的应用实践证明,全数字内外业一体化地形测图,速度快,精度高,为本地的经济建设、城市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信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郭伟  郭童  耿晔强 《经济问题》2023,(11):73-79+129
将数字经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分析数字经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并利用2011—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渠道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为我国政府制定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政策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7.
内业编辑阶段是数字测图项目成果数字线划地形图(DLG)形成的最终环节,也是数字图数据质量包括属性精度、地物的线性和符号的规范化表达、图面的整饰及美观程度等质量元素得到控制的关键阶段,本文结合厦门翔安九溪西片区1:500大比例尺数字测绘及系列产品的实施情况,就如何做好这一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最终数据成果质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9.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使数字贸易在世界范围内飞速发展,这极大地降低了产品和服务的贸易成本和交易成本,使协同制造和智能制造成为现实,并促使产业线上集聚不断涌现与发展。本文分析了产业线上集聚的集聚机制、集聚效应和集聚模式,研究发现,线上集聚在集聚效应、集聚机制方面与传统地理集聚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并在集聚模式上重塑传统地理集聚。线上集聚在产业融合发展、灵活就业、数据生产和提高集聚行业的竞争性等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同时在数据确权与定价、平台垄断、税收征管和信息安全等方面产生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为克服这些问题并迎接挑战,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线上集聚的国际竞争力,笔者提出了积极参与和倡导新一轮国际数字经贸规则的制定、加快研究和推进数据要素的确权工作为数据要素的定价和市场化交易奠定基础、针对数字贸易的特点改革与线上集聚相适应的税收征管体系、对线上平台的垄断势力和垄断行为进行合理规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假设在数字新基建项目建成后,政府可以通过分享数字新基建产生的数据以提升项目回报。基于机制设计理论,本文探讨这一存在机制设计者事后投入的招标问题。本文证明,当企业仅存在逆向选择时,政府可以采用“事后分成+固定支付”的线性支付方式,实现对竞标企业的完全抽租和社会最优配置。本文还探讨了当企业同时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时,政府的最优招标机制。本文能为数字新基建招标与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数字平台中数字劳动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提供数字信息通信技术;一类生产数据和信息;一类提供服务。研究数字平台中数字劳动的生产性问题要把握好马克思考察生产劳动三个视角之间的关联性。对于提供数字信息通信技术的数字劳动而言,这类劳动由资本所雇佣,技术成为了商品,因而属于马克思视角下的生产劳动。对于生产数据和信息的数字劳动而言,这类劳动唯有被资本所雇佣,并把数据和信息加工成数字商品进行售卖才属于马克思视角下的生产劳动。对于提供服务的数字劳动而言,其中由资本所雇佣并生产可视化的数字服务商品的数字劳动属于马克思视角下的生产劳动,另一种直接提供服务的数字劳动则不属于马克思视角下的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2.
刘振林 《当代财经》2023,(4):118-130
数字经济的影响日益广泛,其对当前国际投资领域的效率、结构、区域布局以及跨国企业的投资模式等都产生了深刻变化。基于全球125个东道国(地区)样本2003—2020年面板数据,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倾向于投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道国(地区),而且在那些具有更高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金融开放程度与经济自由度特征的东道国(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我国OFDI的作用也更大;Ward系统聚类、自然断点分组结果显示在东道国(地区),只有较高的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才会显著促进我国对东道国(地区)的OFDI的增加;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东道国(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会通过贸易成本效应、投资便利效应两个重要渠道作用于我国OFDI;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结果发现,东道国(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会对邻近地区OFDI产生挤出效应,并且挤出效应不会随着距离阈值的增加而衰减。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技术推动数字金融快速发展,对于降低融资约束和创业成本,推动我国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影响,并使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每提高一个标准差,促进返乡农民工非农就业概率提高0062个单位~021个单位,并使其农业就业概率降低0071个单位~022个单位。数字金融能够降低融资和创业成本,吸引返乡农民工在农村地区开展机会型创业,由此创造就业岗位,促进收入提升;相比之下,数字金融对进城农民工创业及收入没有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低物质资本、低人力资本的返乡农民工开展机会型创业,并对高儿童抚养比的返乡农民工有更强的普惠性。本文为返乡农民工等重点人群“稳就业”、推动农村信息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提供经验证据与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农业现代化和数字普惠金融的协调关系为研究内容,以我国西部11省(区、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熵值法对各省(区、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耦合协调模型探究其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协调作用程度,并进一步引入面板回归模型对潜在的协调关系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发现:研究期内西部11省(区、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均有成长,并且各省(区、市)的农业现代化与数字普惠金融耦合协调水平基本实现“轻度失调-轻度协调-初级协调-中度协调”的过渡,在部分农业基础较好且生产体系较为成熟的省区,农业现代化与数字普惠金融的相互协调效应更加深入。对于二者的耦合协调水平,会受到地区创新水平、工业效益、数字信息基础、教育投入、金融发展、农业贡献的影响,应当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塑造有序的农业金融协调环境,助力农业现代化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