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宣布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公共财政,这意味着中国的财政改革选择了以公共财政理论,也即以公共产品理论为依据的财政支出理论,以最少化干扰市场经济运行的收入理论、熨平经济波动周期的宏观财政论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论作为改革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2.
借鉴西方财政理论建立我国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公共财政论”为我国建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类型提供了思路。在我国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过程中,应吸收、借鉴“公共财政论”的合理因素,如市场失效准则,法制化、公共产品论、社会据择论、成本一效益分析方法等,以充实、完善我国财政理论。  相似文献   

3.
财政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其管理的范畴呈逐渐扩大的趋势。二战以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思想对财政的发展影响很大,从而奠定了公共财政的基础。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财政方面的管理经验,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公共财政理论与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模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正确认识与合理扬弃,是完善发展我国财政理论和构建我国合理的财政支出模式的必然要求,在经济转型的现阶段。我国处于生产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过渡时期,因而财政支出模式只能是既提供公共产品,又适当支持经济增长,而且这具有长期性和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认为,国家财政和公共财政都是财政模式。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9.
由于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已经运行八年的现行财政体制,必须进行适当调整。在建立公有制财政框架的目标下,地方提供公共产品的范围和领域都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理清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政的划分。应该在税收分配和政府间转移支付等方面对各级政府的财力格局进行新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财政内部监督具有主体特定性、监督对象广泛性、监督方式是围绕财政资金收支运动的资金信息流进行监督等特征。目前财政监督制度存在着监督目的模糊不清、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监督基础制度薄弱、监督执法机制不完善、监督体系中各监督主体之间存在职责交叉等主要问题。财政内部监督制度建设的目标是建立监督相互协调和相互制衡的财政运行机制、体现财政管理特色的资金流转控制机制、强化跟踪预警和问责的财政安全保障机制以及权责一致、协调运行、体现效能的监督工作机制。财政内部监督制度建设的基本模式是建立以资金流控制为主的内部监督和以分权制衡控制为特征的内部监督两种模式,实现财政相关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建立与专职监督机构的良好协作机制,重视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1.
公共财政框架下我国财政监督模式的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完善要求优化和创新财政监督模式。目前,我国财政监督体系仍然存在系统性欠缺、权威性有限、规范性不够、约束力较弱等问题。改革财政监督模式必须在公共财政的制度框架内明晰委托人(公众)和代理人(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理清各个监督主体之间权利边界。  相似文献   

12.
本分析了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金融约束及其政策取向,提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应确定以金融深化为改革的终极目标,以金融约束为必要手段,协调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财政学界就“公共财政”问题展开的论战,与其说是争论双方在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上存在分岐,不如说是双方所遵循的研究范式之间的一次摩擦和碰撞。“公共财政”论战以及“公共财政论”的兴起对我国财政学研究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它从“范式”层面对传统财政理论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从而也为我国财政学研究范式从计划型向市场型变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宣布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公共财政,这意味着中国的财政改革选择了以公共财政理论,也即以公共产品理论为依据的财政支出理论,以最少化干扰市场经济运行的收入理论、熨平经济波动周期的宏观财政论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论作为改革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5.
温州民间金融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州民间金融发展迅速,形式多样,其融资机制也独具特色。温州民间金融的发展,对于中国金融制度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银行体制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承担问题的解决以及金融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均提供了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财政思想的变迁看财政制度的进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财政思想最早产生于西周“量入为出”、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法国必先富民”和唐朝杨炎的两税法,即“量出以制入”的思想。王安石变法中“均节财用”的思想,明末张居云提出的“一条鞭法”,以及清朝“摊丁入地制”,这些思想在当时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促进了当时财政制度的进步。新中国建立后50年,前30年计划经济实行的是陈云四大平衡的经济思想,后20年改革开放,财政体制随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探索,终于在1998年开始抽出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金融业是否稳定是维护一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冲击我国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货币供需失衡、企业融资制度的变迁、资本项目开放和金融创新。因此,为了维护我国的金融稳定,应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主导作用,建立金融稳定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8.
财经类院校《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因此,精通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技巧,教授学生掌握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和精髓是财政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分析了该课程的特色及在目前财经类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成为我国财政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最终建立和完善有赖于在认识上理顺四个关系:即公共财政与“国家分配论”、国家财政、国有资本财政的关系以及中西公共财政的异同等。本文试对这几个关系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20.
行为金融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兴起的一门力图解释金融市场实行的全新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当代金融学的一次革命。尽管行为金融理论发展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但行为金融至少已经在范式转换、理论创新和方法变革三个方面对金融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