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用人不疑”这句话相信身处职场的人都非常熟悉,因为这是各级领导们经常挂在耳边的一句话。领导们说这句话当然是为了表明自己对下属的信任,而这种信任一般表现在充分的授权,不越级干涉下属工作,尊重下属的决定等方面。但在现实生活中,“用人不疑”大多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一句空谈而已。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一个素质不高的老板身上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但发生在那些具有较高素质的所谓“儒商”身上就值得深思了。  相似文献   

2.
“用人不疑”这句话相信身处职场的人都非常熟悉,因为这是各级领导们经常挂在耳边的一句话。领导们说这句话当然是为了表明自己对下属的信任,而这种信任一般表现在充分的授权,不越级干涉下属工作,尊重下属的决定等方面。但在现实生活中,“用人不疑”大多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一句空谈而已。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一个素质不高的老板身上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但发生在那些具有较高素质的所谓“儒商”身上就值得深思了。  相似文献   

3.
“政误”为什么难以公开?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一是有些领导怕承担责任。既然有失误,必然有原因,追究原因就会导致追究责任,因此,“伤疤”不戳不痛,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和个人工作中的失误,采取躲、拖、推、捂等方式隐瞒“政误”。二是有些领导怕失去威信。决策失误公开多了,下属会对领导失去信任感,因此,“丑事家家有,不露是高手”。三是怕影响本单位的荣誉。几届班子辛辛苦苦创下的“牌子”不能“砸牌”在自己手上,因此,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把问题当成绩讲,把“政误”当“正误”谈,把事故当“故事”颂。一言以蔽之,当事人怕在领导那里“丢丑”,怕在群众那里“丢脸”,怕在兄弟单位面前“丢人”,怕个人利益“丢分”。这种不敢公开“政误”的做法,无论对单位还是对个人都是极其有害的,必须坚决纠正和摒弃。  相似文献   

4.
祝瑜 《魅力中国》2011,(6):132-132
领导如何与下属相处,是领导活动谐种关系中最重要、最普遍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领导工作的成败。成功的领导必定与下属关系融洽,合作愉快,能够在下属中获得威信;相反,领导若与下属关系紧张,则会导致人心涣散,很难开展工作。那么,领导应如何与下属和谐相处呢?  相似文献   

5.
分工     
《广西经济》2009,(1):61-61
一位年轻的炮兵军官上任后,到下属部队视察操练情况.发现有几个部队操练时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操练中,总有一个士兵白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纹丝不动。经过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规定的。原来,条例凶循的是用马拉大炮时代的规则,  相似文献   

6.
黄一帆 《珠江经济》2003,(10):72-73
一位年轻有为的炮兵军官上任伊始。到下属部队检查工作,他在几个部队发现相同的情况:操练中,总有一名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管下面,纹丝不动。军官不解,究其原因,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规定和要求的。  相似文献   

7.
功仁 《民营视界》2006,(4):52-52
在工作中要善于观察你的下属这是很有必要的,这能够促使企业领导洞悉下属的心理、想法、欲求,能够真正发现下属潜在的特质,抓住这一点,就能够比较好地抓准下属、用好下属。因此,观察下属是企业领导给下属定位的方法之一,不可疏忽。  相似文献   

8.
《宁波通讯》2012,(15):71-71
问题:现代心理学家科罗姆曾说:“不信任别人的人,也就不会被人爱。”您若作为领导者,对此有何感想?参考答案:①信赖他人,就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充分信任下属和员工,放心大胆地让他们去完成任务的一种道德心理素质。每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都应具备这种素质。②现代社会,完成某一项任务不可能只依靠一位领导,任何工作的圆满完成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领导者,只有具备充分地信任他人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在MBA中的一门课程学习中,笔者记得老师给我们讲的一个案例,印象非常的深。一位年轻有为的炮兵军官上任伊始,到下属部队视察其操练情况。他在几个部队发现相同的情况:在一个单位操练中,总有一名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管下面,纹丝不动。军官不解,究其原因,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要求的。军官回去后反复查阅军事文献,终于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型领导风格,教练型领导颇受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现有研究强调教练型领导的积极价值,然而忽视了在领导管理过程中,是领导与下属双方共同塑造了教练型领导所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采取身份建构理论,从领导与下属匹配视角,探讨教练型领导和员工对教练型领导力的感知的一致性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员工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采用多元回归及响应面分析方法,通过对117个团队865份配对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领导与下属的教练领导力评价在"高-高"一致时,员工工作幸福感更高;当领导-下属对教练行为的评价存在不一致时,领导低-下属高的情形下对工作幸福感的正向影响更强;下属的心理资本在一致性与工作幸福感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团队领导成员关系质量调节了一致性对心理资本的效应。本研究从身份建构理论视角,发现教练型领导与员工认知协同的重要意义,揭示了其对员工工作幸福感的作用机制,为教练型领导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加细致的理论揭示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把当前动机研究前沿——调节焦点理论应用于领导影响机制研究,试图揭示领导通过引导下属调节焦点来影响下属态度及行为的作用机制。本文首先介绍了调节焦点理论及其在领导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然后通过对前人观点的整合构建了一个基于调节焦点理论的领导影响力模型;接下来,借助这一模型,系统地探讨了领导通过行为示范、语言和符号的使用和反馈来引导下属调节焦点从而影响下属的过程,以及由于领导对下属促进型/防御型调节焦点的激发而可能导致的下属不同态度及行为结果。  相似文献   

12.
龚素芳 《华东经济管理》2014,28(10):120-127
情绪智力作为独立于智商、人格之外的重要个人特质,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因素,如工作压力发挥影响;不当督导与情绪智力及工作压力的紧密联系值得关注。文章着重探讨领导及下属双方的情绪智力对不当督导可能具有的影响,以及下属情绪智力在不当督导进一步引发工作压力的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通过对215对领导-下属配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领导情绪智力对下属感知的不当督导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下属感知不当督导程度越高,工作压力越大;不当督导在领导情绪智力与下属工作压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下属情绪智力越低,领导情绪智力与不当督导之间的关系越强。下属情绪智力越低,工作压力越大。  相似文献   

13.
闺中瑶里     
柳依 《民营视界》2010,(2):70-75
迷上瑶里完全是一种感觉,只是偶而看到一点文字和一张图片,那里就像梦一样植入了脑海,这个春天,正逢有空闲的时间和心情到了江西,那里对我们的呼唤便一发而不可收。从婺源到达景德镇之后,我们便搭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到了瑶里。  相似文献   

14.
前一阵和一位老总聊天的时候,他谈到自己那些年轻的下属:“非常聪明、能干,但是都很有个性。领导他们不能一味地靠强制命令了。”他又赞许又有些无奈的笑容,颇有些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5.
黄晓红  张健 《河南经济》2003,(11):94-94
科技伦理指科学技术的研究、传播和利用应该遵从的伦理规范,是与科技相互关联的人或事物之间本质类同的理想境界。科技与伦理是一对处于共构状态的矛盾,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所谓共构,是矛盾同一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这种状态下,矛盾双方和矛盾统一体发展的结果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或二者同归于尽,而是二者在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的过程中长期共存并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6.
思想问题是在有人群的地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在所有的思想问题当中,属于人为原因造成的为数不少。所谓人为的原因就是指那些非天灾人祸,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不当,最后也形成了问题迫使领导再去说服解决,不然就可能出现矛盾,以致形成直接对抗。现实生活当中,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造成的思想问题并不少见,其主要表现:一是由于某些组织或领导处理事情不当所造成的思想问题。这种现象由于当前党风和社会风气没有根本好转,表现的最为普遍,也最影响人的情绪,这种不公正,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17.
屈贞 《魅力中国》2012,(32):160-160
行政领导艺术是影响领导活动成效的重要方面,研究行政领导艺术具有重要意义。行政领导是以影响人为核心的一种行为,包括组织授予影响力和个人影响力两部分的作用,相应地,行政领导艺术应从影响有效的途径影响下属或员工的领导行为这一角度来理解。由于领导艺术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其培养和提高也是可能的,文章最后论述了培养和提高领导艺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是组织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早期文献大多围绕领导行为本身展开讨论,新近研究开始从下属归因的视角探讨领导行为有效性问题。然而,这些研究考察了不同的归因内容,采用了不同的作用机制,论证了不同的作用形式,使得学界对领导过程中的下属归因缺乏系统的认识。本文提出了一个旨在系统地理解领导过程中下属归因作用的整合框架。该框架包括归因对象、归因内容和归因后反应及其机制。具体而言,该框架指出:(1)在“对何”归因(即归因对象)方面,下属会对积极、消极和中性领导行为进行归因。(2)在做出“何种”归因(即归因内容)方面,下属会归因于情境和归因于人。其中归因于人按性质(积极和消极)和指向(下属、领导和下属–领导关系)可分为六类(自我肯定型、自我指责型、善意服务型、恶意自利型、高质量型、低质量型)。(3)下属对领导行为的归因会通过情感、动机、评价、互惠、资源五种主要机制产生影响。在此框架的基础上,文章从深入融合归因理论、丰富下属归因的作用形式、拓展下属归因的作用效果及完善下属归因的作用机制四个角度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启发学术研究并指导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9.
杜金平 《魅力中国》2010,(34):291-291
领导者的影响力就是在领导活动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能让下属和群众敬佩、信服的一种自然征服力,是领导者为宫立业的根本,改造和提升领导影响力是每一个领导者的追求。在领导者的影响力中,其人格魅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烟草行业办公室现状及发展趋势□王加连办公室是贯彻上级指示,落实领导部署,反映下属意见,协调部门之间关系,规范机关办公秩序的综合部门。同时,又是一个机关或单位的门面和窗口。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信息意识、服务观念、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如何,对领导和机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