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中国 B 股市场,自成立至今已走过8个年头。8年的实践没有让我们看到预期的结果,也不能让我们对其产生令人兴奋的预期。在一级市场,B 股的发行市盈率为5~6倍,仅为 A 股发行市盈率的三分之一。在二级市场,沪深107家 B 股上市公司中,至1999年4月底,90%的股票股价跌破净资产值,有63家跌破面值,平均市盈率不到9倍;去年上市的 B 股大冷和武锅均于上市当日便跌破发行价。相对于A 股市场而言,B 股市场的现状是低迷的。B 股的出路何在呢?笔者认为,由上市公司对 B 股进行回购,应该是—条比较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刘勘 《资本市场》2007,(12):68-70
<正>衡量股市估值是否合理、风险大小、是否有投资价值,一个通用指标就是市盈率。沪市综合指数6000点,以2006年上市公司业绩为准,沪深两市A股静态市盈率为71.5倍,(高于2001年6月14日的66.99倍),以2007年上半年业绩动态市盈率为48.5倍。无论与A股市场历史纵向比较,还是与周边股市横向比较,当前A股市盈率的确明显偏高,即资产价格偏离资产价值,而引  相似文献   

3.
李骁 《资本市场》2009,(8):34-35
<正>新股发行节奏加快,"打新"、"炒新"再现股市。然而,风险无处不在,新股并非"不败"的神话。18年来,"新股不败"一直是A股市场的一大特色,"打新","炒新"往往是市场的热点。原因在于,以前新股发行的时候,新股价格基本上有个"窗口指导",主要是市盈率约束,发行市盈率基本上是20  相似文献   

4.
<正>在政府主导色彩浓厚的"东方式经济复苏"中,政策利好一波又一波地涌入市场,A股迎来了久违的持续反弹行情。然而,外围市场仍在风雨中飘摇,国内上市公司业绩预期仍在下行区域,显然,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但这些都阻止不了A股兴奋的步伐,反弹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基调。熊市似乎已经远去。那么,牛市是否接踵而至?有人认为,目前正是熊牛更替之时。显然,这是过于乐观的言论。从熊市到牛市的过程往往不会那么顺利。反弹背后的风险很可能使我们再次徘徊在熊市的边缘。因此,下一阶段,我们对待市场应以谨慎为主,同时可以通过把握阶段性投资焦点寻找获利机会。  相似文献   

5.
银行类上市公司作为A股市场的权重板块,其走势和市场表现对于A股市场有着很大的影响.近两年来银行类上市公司市盈率偏低的情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围绕着银行股是否被低估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文从证券市场投资者角度出发,从投资者分类、投资者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正是众多投资者的共同选择行为导致了银行类上市公司整体上市盈率偏低情况的出现,而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与我国当前股票市场发展状况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6.
    
《资本市场》2006,(1):17-17
李荣融:重组三九是“烂事”赵新先:身陷囵圄还得听,许小年:中国楼市将进入五年大熊市,羊慧明:A股市场既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而是狼市,余永定:世界经济在刀刃上平衡,张明彰:21世纪有机产业的繁荣属于中国。  相似文献   

7.
<正>炒股被套是常见事件,任何人(包括高手)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下面笔者把所了解的一些老股民面对这种情况常用的方法总结一下,以期对有些股民有一定帮助。第一部分:事前尽量避免被套一、A股的波动规律A股的波动规律是牛短熊长,在大扩容时代以及经济处于不明朗时期,熊市持续的时间以及熊市的底部很难事前预测,所以选时持股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选时技术是A股中的第一技术。  相似文献   

8.
王安琦 《财富时代》2023,(6):111-114
<正>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具有融资和避险双重功能,已成为A股市场上重要的再融资项目。本文基于2017—2021年活跃的所有转债,根据转债年化收益率的影响因素构建多因子选股模型,探讨股票因子、债券因子与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该文首次将市盈率、市净率的变化直接同转债价格联系起来,避免了从市盈率、市净率判断正股走向,再判断转债收益的复杂过程,可让投资者观察转债的未来预测值更方便。也是首次将面板数据应用于转债的价格预测上,具体分析不同转债的个体效应和不同时间的时间效应对转债年化收益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向固定效应对次年年化收益率的预测效果最佳,拟合优度为0.5738,可在实际交易过程中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拯救A股     
A股市场目前的低迷,超出所有人意料.今年年初,上证指数跌至2132点,之后是连续两个月的上涨,很多人因此乐观认同2132点是A股市场"钻石底"的说法.但是,从5月8日开始,市场一直下跌,至8月30日已现2032点低位."钻石底"不复存在,能否守住2000点尚不可知. 短短8个多月间,上证综指年内累计下跌4.87%.但若按照3月创下的2478点的年内高点计算,沪指在不足半年时间里跌幅高达15.6%.股市持续低迷让人感受到寒意.遭遇"寒流"的A股,该如何"拯救"?  相似文献   

10.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证券市场告别了5年的熊市,股市连续创出新高,成交量创下天量,股民开户数频频刷新纪录……沪深300指数①从2005年年底至2007年一季度末上涨201.2%,可谓波澜壮阔,牛气冲天.一时之间,市场开始议论纷纷:"全民炒股"是否真的已经到来?中国证券市场是否已经存在巨大的泡沫的争论也是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1.
股权分置是指中国股市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和在特殊的发展演变中,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流通的社会公众股和非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由于股权的分裂,因此没有统一的市场价格,因而也就没有所谓的市盈率或者说和西方可比的市盈率。  相似文献   

12.
黄宝杰 《资本市场》2007,(10):80-82
<正>2007年,A股市场持续火爆再次证明,2006年的股市神话不是被复制,而是被超越。今年初至8月底,上证指数涨幅95.06%,从年初的2000点飚升至现在的5000多点,而深证成指也从年初6600点冲至8月底的17800点,涨幅168.87%。  相似文献   

13.
《资本市场》2013,(5):45-48
市场展望A股展望展望201 3年,在宏观层面,传统的经济引擎减弱,弱周期GDP季度间呈N型小幅波动;在微观层面,盈利见底回升概率大,但拐点钝化,回升趋势不明显;在政策面,传统的经济刺激政策出台空间仍然不大,政府换届后制度改革希望提振市场信心;在流动性方面,资金供给趋于温和改善,但解禁压力和新股发行将对A股市场形成持续的压力。就整体而言,股票市场有望呈现中枢抬升的区间震荡。在投资风格方面,从全年来看,过去两年来投资性周期股及稳定  相似文献   

14.
《经济研究》2017,(4):151-165
涨跌停制度实施20年来,已成为中国股市的一种习惯和依赖。本文综合比较A股市场、中国台湾市场与美国、中国香港市场的波动率,从宏观层面初步证明实施涨跌停制度并没有让市场变得更加稳定。基于AH股的微观分析发现,涨跌停制度是A股市场个股股价高波动率的重要原因;在实施涨跌停的A股市场,融资融券制度的引入在现阶段也加剧了股价波动。与传统观点认为散户占比高是市场剧烈波动的原因不同,本文还发现大户交易者才是A股市场高波动率的诱因,而散户占比高只是提供了更合适的土壤。促进中国股市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交易制度,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注重监管协调,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重视对大户投资者交易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交易行为,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2001~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分类转移操控究竟是在迎合市场还是在迎合监管,研究发现:由于A股市场"孰低原则"的业绩监管等特点,我国上市公司分类转移操控主要是为了迎合监管。具体表现为:分类转移在净利润大于零的样本中存在,在净利润小于零的样本中几乎不存在;在净利润大于零的前提下,在扣非后的净利润大于零的样本中存在更大程度的分类转移;在净利润和扣非后的净利润都大于零的前提下,在扣非后净利润微利的样本中,分类转移操控的程度更高。本文从"孰低原则"业绩监管视角,为分类转移迎合监管动机提供了进一步的增量经验证据,丰富了分类转移操控动机研究的相关文献,研究结论对于市场监管者、审计师以及市场参与者等都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一轮历时数年的熊市,曾经让国内很多券商陷于大亏损的泥沼中,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留下了几多痛苦的回忆。而监管层也不得不痛下杀手,对国内脆弱的券商生态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7.
市场情绪变化是影响股债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市场情绪自身变化及其对股债关系的影响机制都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从而导致股债关系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通过对危机前后我国股债(国债和企业债)关系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对于国债来说,在危机前的股市牛市(熊市)中,股市的乐观(悲观)情绪会传染到债券市场,导致股债总体呈现正向关系并产生非对称性;危机爆发后,强烈的恐慌情绪使股债关系呈现"跷跷板"效应,随着市场恐慌的缓解和股市的反转,"跷跷板"效应减弱,但在股票牛市行情确立后,债券避险功能丧失,"跷跷板"效应再次增强;在股市震荡期内,无论危机前后的股债关系都比较微弱。而企业债只在危机爆发后熊市阶段,表现出与股市的"跷跷板"效应,其他状态下两者关系都比较微弱。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中国A股市场市值管理总结篇 熊市,让我们更清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8年,熊市是A股市场的普遍特征,惨淡的市场环境令众多上市公司清醒过来,开始面对在牛市中从未考虑过的问题:如何运用市值管理的手段提升公司价值,增强投资者信心,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市值管理的意识逐渐进入上市公司的管理核心。  相似文献   

19.
让QFII抬抬轿     
且不说当前的股市是不是底.A股如果是底,让QFⅡ"抄",还是我们自己"抄"?  相似文献   

20.
如何评估公司价值始终是股票投资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选用PEG估值模型,对A股创业板2012-2017年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索PEG模型对投资成长股价值中的有效性.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创业板成长股的PEG值总体上远小于周期股PEG值的波动区间,这说明创业板投资者热衷于追捧市盈率高的股票;第二,个股投资回报与PE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