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议我国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方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我国旅游学界许多同仁一样,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问题是笔者多年教学科研工作中接触最多的问题之一.到目前为止,关于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方案已有多个,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成果,郭来喜、吴必虎等的<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以及一些专项旅游资源如地质旅游资源、海洋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资源、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等的分类与评价方案.综观这些方案,笔者以为,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是前面两个方案:郭来喜、吴必虎等的方案,可以认为是学术研究型方案的典型代表,而国家标准则是国家规范性质的实战操作型方案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
黄小平 《旅游学刊》2006,21(6):73-76
代际外部性的存在,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科斯定理"在解决代际外部性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旅游资源产权在代际之间是否明确,并不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当代人的资源开发报酬率的提高与资源边际消费倾向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思维创新:旅游研究者的必备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觉得旅游研究似乎进入了一个迷茫的阶段.实则不然.铁律"旅游资源不可创造"至少需要部分修正,因为非自然旅游对象物是可以创造的,否则就意味着否定当代及未来人类对旅游事业的努力.旅游文化正在形成,显然其表明旅游资源正在被创造.进而,旅游资源的先在性也只适用于旅游成为社会现象那个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此阶段旅游资源的先在性被发现并被解释转换为自在性的逻辑诡辩也应该昭示于旅游研究的初入道者.同样嘉年华现象、西柏坡革命博物馆的北京出展、日本大相扑巡游北京与上海,也在冲击着"旅游资源不可移动"之结论."一旦旅游资源可以移动,旅游就没有了"的说法也存在着严重的思维盲点.可见,当前指导旅游研究的许多铁律都需要重新审视,思维创新应是旅游研究者的必备能力.  相似文献   

4.
增城市是广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2004年广州市旅游局确定增城市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以下简称"国标")进行旅游资源普查的试点工作.这次普查历时1年,总结此次增城市旅游资源普查的工作体会,我们认为可以归纳为新的依据、新的目的和新的方法等"三新":  相似文献   

5.
乡村民宿经营管理核心资源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敏 《旅游学刊》2007,22(9):64-69
本文通过"动机-消费行为-服务品质"模型的建立、问卷调查和资源基础理论的一般性分析,试图探讨发现民宿经营成功的核心资源,并期望通过研究说明不同核心资源对民宿经营成功的重要性.调查研究表明,经营者、乡村风情、价格和区位是民宿经营中的异质性核心资源,其中经营者和乡村风情是主要的竞争优势来源.  相似文献   

6.
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属于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文化景观,同时也是城市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本文以北京西城区地上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借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它们的相对价值.并利用资源经济学中的若干资产价值确定方法,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计算地上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绝对价值.通过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计算,作者发现在西城地上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中,价值相对突出的是西城区以水体为核心景观的园林文物资源,而且这些园林的正外部效益也是最大的.本文为西城区"文化兴区战略"提出了空间规划上的建议,即以南海、中海、北海、什刹海一系水体为依托,营造"都城水景文脉".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陕西区域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君 《旅游学刊》2007,22(4):25-29
旅游资源群是指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某一类旅游资源单体的集群,占据一定的地理空间,是区域旅游资源系统组成的基本单位,它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本文在这一概念的指导下,结合陕西旅游资源普查最新数据,利用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从陕西区域空间整体上分析了各大类旅游资源群的空间结构特征,计算了其各自的开发潜力,并从区域间和区域内以及类型等方面对旅游资源群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旅游资源群中开发潜力较大的位于西安、咸阳、杨凌和延安四地,因此开发应以西安、成阳和杨凌这三个区域为中心,实现"西-咸一体化"旅游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同时开发延安的特色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应放在人文活动以及建筑与设施旅游资源群方面.  相似文献   

8.
旅游资源标准的理论盲点与解决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向 《旅游学刊》2006,21(1):9-9
1951年,塞莫曼(Zimmerman)指出"资源"并不是自身形成的,也不是静态的,而是相对于人类活动会产生膨胀或压缩,也就是说,自然界中存在的树木、水、岩石等在没有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时就不是资源.这个观点对于旅游资源的讨论也是适用的,事物对游客有吸引力才成为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9.
略论旅游资源生态位的概念与选择策略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李向明 《旅游学刊》2007,22(2):49-53
生态位是生态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基于仿生学原理提出了一个新的旅游学概念--旅游资源生态位,并对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内涵及选择策略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旅游资源生态位的概念包括3个层面的涵义:(1)旅游资源价值层位--"营养生态位";(2)旅游资源开发序位--"时间生态位";(3)旅游资源市场定位--"空间生态位".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世界遗产地与旅游之间关系的几点辨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杨锐 《旅游学刊》2002,17(6):7-8
有关世界遗产地的一系列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世界遗产地能不能开展旅游?当然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确定的缔约国的责任包括"鉴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等五项."展出"给谁,当然是"展出"给人类,这就是说遗产不是关起门来进行保护的,而是要与人类见面的,其价值是要为人类所欣赏的."旅游"对遗产地有没有负面影响?毋庸置疑.旅游会带来土壤的压实和侵蚀,会带来水质和大气质量的下降,带来通货膨胀和治安压力等等.但同时旅游又可以(或者说可能)为遗产地带来好处,门票、特许经营费和捐款"可能"为资源的恢复和保护提供资金.游客可能成为一个遗产地的朋友从而为该遗产地带来国际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