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98年中欧经贸关系有了较大发展,高层互访频繁,欧盟国家更加重视同我国发展经贸关系。在双边贸易方面,1998年l-10月双边进出口总额达38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5%,其中我国出口22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8%;进口156.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9%。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与此同时,在欧盟来华投资和我国从欧盟引进技术方面均比去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从199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加深以及东亚国家货币的大幅贬值在国际市场上对我国出口竞争的加大.放固本对欧缠万过它围支山D的增甘谏…  相似文献   

2.
信息广场     
香港: 中国双边贸易7伙伴 日本占首位香港居次 据中国海关资料显示,今年首3季与中国双边贸易额超过100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有7个,中国对这7大贸易伙伴的出口占总出口的85.7%,比重有所上升,进口占总进口的82.7%。7大贸易伙伴与中国的双边经贸额依次为:日本398.4亿美元、香港334.7亿美元、美国290.6亿美元、欧盟近271亿美元、东盟129.2亿美元、台湾128亿美元、韩国115亿多美元。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信息》2009,(7):20-20
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前三大贸易伙伴的贸易表现均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总体水平。其中欧盟仍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额487.8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欧高层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猛,欧盟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2000年10月中欧领导人共同提出了"欧盟早日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与投资伙伴"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推动中欧经贸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欧盟的经济规模接近美国,是日本的两倍,但中欧贸易额仅为中美贸易的一半,也少于中日贸易,双边贸易与欧盟的经济和外贸实力明显不相称.欧盟在环境、卫生、安全、劳工等方面设置很多技术壁垒,对我产品大量实施反倾销,不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给双边经贸关系带来了较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何伟文 《中国经贸》2013,(15):16-17
中欧贸易无疑正经受严峻的下行压力。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3年上半年,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为2592.11亿美元,同比下降3.1%。欧盟占我国全球贸易的比重为13.0%,而2010年为16.1%。同期,美国比重从13.0%略降到12.2%,与欧盟日益接近。其中,在出口方面,美国达到1682.64亿美元,超过欧盟的1566.33亿美元,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香港不计)。  相似文献   

6.
中欧贸易无疑正经受严峻的下行压力。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3年上半年,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为2592.11亿美元,同比下降3.1%。欧盟占我国全球贸易的比重为13.0%,而2010年为16.1%。同期,美国比重从13.0%略降到12.2%,与欧盟日益接近。其中,在出口方面,美国达到1682.64亿美元,超过欧盟的1566.33亿美元,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香港不计)。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贸》2013,(7):46
1-5月进出口10.5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6763亿美元)↑10.9%出口5.5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8786亿美元)↑13.5%进口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7977亿美元)↑8.2%顺差5079亿元人民币(折合809亿美元)主要特点对美国、东盟贸易保持平稳增长,对欧盟、日本贸易下降1-5月,我国与美国、东盟双边贸易分别增长6.9%和14.8%;与欧盟双边贸易下降2.8%,与日本下降8.9%。  相似文献   

8.
王樾 《中国经贸》2014,(11):39-40
尽管受到欧债危机的侵袭与影响,2013年中欧双边贸易额为5590.7亿美元,同比增幅仅为2.39%,但依然没有动摇欧盟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的位置。本文通过具体分析中欧贸易的现状和特征,来找出其关键性问题,为中欧贸易长期稳定的发展提供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贸》2013,(13):46-46
1-5月 进出口10.5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6763亿美元) ↑10.9%出口5.5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8786亿美元)↑13.5%进口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7977亿美元)↑8.2%顺差5079亿元人民币(折合809亿美元) 主要特点 对美国、东盟贸易保持平稳增长,对欧盟、日本贸易下降 1-5月,我国与美国、东盟双边贸易分别增长6.9%和14.8%;与欧盟双边贸易下降2.8%,与日本下降8.9%。  相似文献   

10.
国是     
《中国报道》2013,(8):14-15
|财经|海关总署7月10日发布数据,6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额为3215.1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下降2%;上半年,进出口总值19976.9亿美元,增长8.6%。上半年,中国与欧盟、日本双边贸易均出现下降。其中,中欧和中日双边贸易总值分别下降3.1%和9.3%。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7月11日表示,中国政府将从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为中小外  相似文献   

11.
专家认为,欧元现钞流通,将为中欧贸易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中国企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中欧贸易发展迅速.欧盟是我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我国是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2000年,我国与欧盟的贸易总量达到690多亿美元.但是,从中欧总体经济规模来看,双方经贸合作的领域和规模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欧盟对华贸易落后于日本和美国,欧盟对华投资仅占其对外总投资的2.24%.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贸》2013,(6):62
4月当月我国进出口3559.6亿美元增长15.7%出口1870.6亿美元增长14.7%进口1689亿美元增长16.8%逆差181.6亿美元1-4月我国进出口13307.5亿美元增长14%出口6958.7亿美元增长17.4%进口6348.8亿美元增长10.6%顺差609.9亿美元主要特点与美国、东盟贸易平稳增长,与香港、南非增长较快1-4月,我国与美国、东盟双边贸易分别增长9.4%和18.1%。内地对香港双边贸易增长66.0%,对南非双边贸易增长49.7%,增速分别高于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增速52个、35.7个百分点。此外,我国与欧盟双边贸易下降1.3%、与日本下降8.5%。  相似文献   

13.
周敏  蒋国瑞 《北方经济》2008,(11):32-34
随着2004年欧盟东扩的完成,欧盟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在2007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561.5亿美元,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达到了2451.9亿美元.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达到了683.8亿美元,已成为我国对欧盟出口的拳头产品.  相似文献   

14.
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欧、中俄关系的不断发展,中欧、中俄贸易飞速增长。2012年中国与欧盟、中国与独联体国家、中国与俄罗斯贸易额分别达到5460亿美元、1484亿美元、882亿美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7.55倍、14.00倍、11.03倍。高速增长的贸易造就了中欧、中俄间巨大的物流运输市场。一、中欧陆运的重要意义1.中欧陆运通道是一条安全的运输通道。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海运一直存在安全问题,再加上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的拥堵,因此中欧陆运通道要比海运安全得多。2.中欧陆运可大大缩短中国与欧洲内陆之间,尤其是中国中西部和俄罗斯之间的运输距离。郑州、重庆等中西部城市经新亚欧大陆桥铁路直达莫斯科的陆运距  相似文献   

15.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的进出口贸易及投资均产生了一定影响。分析欧债危机前后中欧双边进出口贸易及投资的变化可知:欧洲国家内需疲软导致中欧双边进出口总额增速减缓、贸易结构有所调整,中欧双边投资需求增大;从整体看,欧债危机并没有彻底扭转中欧经贸关系的基本格局,双边贸易、投资领域合作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而且还出现了些难得的新机遇。从短中期看,中欧双边贸易、投资规模会继续扩大,但局部贸易摩擦会呈现常态化;如果中欧双方能够采取相互妥协、公平、公正的方式来解决出现的争端,中欧双边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可以实现长久的互惠互利、共进共赢。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中欧贸易关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欧盟自贸区的建立对双边经济、贸易、福利水平以及行业产出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关系总体较为紧密,分别在劳动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双边贸易结构整体表现为竞争性;自贸区的建立将改善中欧双边的经济发展水平,刺激进出口贸易,对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和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它对中欧福利水平的影响并不明确,主要表现为双边居民收入得到了提升,而考虑收入效应和贸易替代效应的综合影响,福利水平却在下降;自贸区的建立将优化中欧双边国际分工格局,有助于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即致力于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增加对比较劣势产品的进口,而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是中国在自贸区建成以前需要密切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据海关总署统计,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上年净增3387.8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据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统计还显示,2006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继续快速增长,与欧盟、美国和日本前三大贸易伙伴贸易额均超过2000亿美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国和泰国建交20周年。20年来,经过中泰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中泰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迅速发展,并呈现出光明的前景。 在中泰建交的1975年,双边贸易额只有3000万美元,1994年,双边贸易额增加到23亿美元。中国现已成为泰国在亚洲的重要贸易伙伴和世界上的第10大出口市场。 据泰国对外贸易厅统计,1992年至1994年,在泰双边贸易额平均每年增加百分之十六点六,其中泰国对中国的出口平均每年增加百分之四十一点五;泰国从中国的进口平均每年增加百分之七。 今年,中泰双边贸易额预计将有较大增长。据泰国对外贸易厅统计,1995年1至6月,中泰双边贸易额已达1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中加经贸关系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珏 《世界经济研究》2004,(10):62-65,61
中加经贸往来早在19世纪就已开始,但规模十分有限,直到20世纪60年代也未超过2亿美元。1970年两国经贸关系正常化,其后双边贸易不断增长,进入90年代后速度有所加快。到2002年中加双边贸易额达到79.32亿美元,中国成为加拿大第四大贸易伙伴,加拿大成为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2003年中加进出口增长幅度都超过前一年同期,总额突破百亿美元。此外,双向投资也在增加,中加双方还在优惠贷款及发展援助领域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加经贸关系已从单一的贸易发展为全方位、跨领域、多元化的经贸和技术合作以及文化交流,两国间商品、服务、人员和资本的流动日益频繁。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在上海浦东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关于欧元问题的研讨会上,英国巴克莱证券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罗申先生指出,欧元的启动对亚洲是挑战更是机遇,亚洲国家利用欧元启动契机,大力拓展与欧盟的经贸合作,是亚洲尽快摆脱金融危机、恢复元气的重要途径。欧盟历来是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1997年中欧贸易总额为430亿美元,双方互为对方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欧盟政府贷款占我国利用国外政府贷款的40%以上;对华投资100多亿美元。从短期看,欧元的推出将对我国的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1.有利于中欧的技术合作。欧元推出后,市场竞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