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力资本配置问题的研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取决于人力资本的存量及有效配置。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本存量相对匮乏的国家,实现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率尤为重要。本综述了国内外对人力资本配置问题的研究现状,概括了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发展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可以分为若干种类型,不同的人力资本类型组合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区域人力资本结构模式,各种模式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有很大差异。本文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内地31省区的人力资本结构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积累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将成为比货币资本更为重要的经济力量,而我国许多地方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只重视物质性生产要素的开发和利用,忽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知识溢出高度依赖于地理邻近性,知识溢出效应的高低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基于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选用研发支出、人力资本、专利水平三种知识存量替代变量,借助SEM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测度和分析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种知识存量变量具有显著的知识空间溢出效应,Jacbos效应、Porter效应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向影响。各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知识溢出效应,提高城市集聚度、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加大研发经费支出,以增强知识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首次运用ESDA方法和锡尔系数、标准差系数、变异系数定量分析了中国区域人力资本的空间相关性和区域差异程度,研究发现,1996~2005年中国各区域人力资本具有空间集聚性,区域差异程度在不断减小;区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且各区域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差异显著。未来中国人力资本的区域优化配置,必须通过区域间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合理迁移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通过人力资本与经济总量和产业增加值的实证分析得出人力资本对南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并且,人力资本对南通第二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然而,南通现存人口结构中老龄化趋势明显,将明显制约人力资本供给,从而影响经济发展,为此,本文在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知识溢出高度依赖于地理邻近性,知识溢出效应的高低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基于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选用研发支出、人力资本、专利水平三种知识存量替代变量,借助SEM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测度和分析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种知识存量变量具有显著的知识空间溢出效应,Jacbos效应、Porter效应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向影响。各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知识溢出效应,提高城市集聚度、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加大研发经费支出,以增强知识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以及助推创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以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为研究主题,运用协整理论对福建省高等教育规模和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人力资本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力资本的概念,综合教育年限、经验年限和预期存活年限等三方面人口指标,设计了人力资本核算体系,并以山东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为数据基础,引入相对竞争力指数法,对山东省人力资本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区域信息化经济发展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化经济是一种通过学习实现的创新密集型经济.信息化经济冲击传统产业,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受到挑战.发展区域信息化经济需要充分挖掘人力资本潜力,积极发展信息通讯技术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进程,合法扶持区域市场和民族工业,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有密切关系。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资料,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样本聚类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人力资本投资和区域经济增长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决策者制定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测度我国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就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效应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显著推动我国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还可以通过加速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研发资本的投入间接提升区域创新绩效;采用门槛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绩...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在区域间的非均衡配置,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在21世纪迈向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丰富,地区差异不大,但人力资本的质量与积累能力方面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较大。人力资本的非均衡配置影响到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和谐发展。只有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地区教育发展战略,加强中西部地区人才流动的制度创新,以及加大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投入、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统筹区域经济理论以效率、公平和宏观调控三原则统筹中国国内各子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国大陆区域和中国大陆区域以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个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为:其一。我国现阶段必须进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其二,效率、公平和宏观调控三原则对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结构主义的视角,利用中国23个主要省域的地级市2005—2011年常住人口数据,从地区生产总值、地区劳动生产率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三个维度来界定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发现,首位度越大、集中度越大、人口分布越不平等,越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且,在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中,已经出现"要素投入规模报酬递减"的现象,"工业化"倾向的产业结构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负的显著作用。说明在促进区域发展的作用动力中,工业化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城市化的作用慢慢凸显。同时,以"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的城市人口融合度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负向影响。这表明更开放包容的城市人口政策,不仅有助于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最终也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新古典模型对人力资本的基本假设出发,构建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微观尺度识别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城市人力资本平均水平的提升不仅能够提高低人力资本者的工资水平,而且还能够缓解高人力资本者由于供求规律导致的工资水平降低的趋势。分区域看,沿海地区人力资本外部性效应要强于内陆地区,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有陷入“低发展陷阱”的危险。宏观方面,利用卢卡斯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测度我国及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人力资本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差异,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外部性对我国及区域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外部性产出弹性最大,其次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最小。  相似文献   

17.
论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离不开区域财政政策,它作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能够指导资源宏观配置,促进产业空间布局的实施和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这就需要发挥区域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区域投资政策等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之间协同、联动发展成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组建城市经济圈成为区域发展的新模式。本文试图阐述这种区域发展模式的概念、特点、理论基础、形成原因及其意义和作用等问题,同时根据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认为构筑大武汉经济圈是实现中部崛起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并提出其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仝文伟 《现代经济》2007,6(10):39-40,6
本文从气象与农业渊源开始,简述了天气气候与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重点分析了气候、天气及气象灾害对区域农村经济的影响。气候对区域农村经济的影响具有长期性、根本性和相对稳定性。气候影响不同区域农村经济结构、生物种类和品种、农业耕作制度、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等。天气对区域农村经济的影响具有局地、短时、直接等特点。天气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同年份的产量和品质,农村经济生产活动等。气象灾害对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危害,可以造成减产减收,经济效益降低,甚至农产品供应严重不足、社会动荡等。天气气候对区域农村经济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呈现双重性。一方面农村经济抗灾能力增强,影响相对减小,另一方面同样影响造成的损失可能明显增大。气候变暖可能加剧气象灾害对经济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中部崛起是区域统筹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我国经济二次大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运用税收政策促进整个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较为广阔的作用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