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趋势,发达经济体的股市之间以及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股市之间的联动性也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更加紧密。各国金融领域以及金融市场间的快速融合,不断形成统一规范的金融行为准则,也使得全球金融周期性特征越来越明显。文章选取世界五个主要股票市场指数为研究对象,按照已有研究对全球金融周期的划分,将该样本区间分成了繁荣期、衰退期和正常期三个阶段,然后基于这三个阶段分析了在不同金融周期五国股票市场指数收益率联动效应。基于实证研究结论,认为美国和欧洲股市联动性较强,与亚洲股市联动性相对较弱,且美国和中国股市之间联动性最弱,基本捕捉不到下尾相关。相关实证结论有利于国际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管理,也有助于各国股票市场的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2.
伴随中国经济及金融的逐步开放,中美股市不仅出现了显著的联动,而且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这种联动还显著增强。现有研究分析了中美股市的联动及其相依结构,但几乎没有涉及联动及危机期间联动增强的原因。本文通过在(DCC)GARCH模型中引入宏观经济变量,同时允许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因素的响应时变,分析了中美股市联动及危机期间联动增强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冲击的跨国传导和传染是中美股市联动的主要动因,危机期间的净传染是中美股市联动增强的一个原因,但解释力不强,理性传染是危机期间中美股市联动增强的主因,在引起理性传染的宏观经济因素中,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的结构性突变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许还山 《特区经济》2010,(9):114-115
采用协整分析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上证综指和美国道指之间的联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至金融危机发生以前,中、美两国股市存在联动关系;危机以后,中、美两国股市相对独立。从整体上看,截至目前为止中、美两国股市无显著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中国股市也无力引领美股。  相似文献   

4.
论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的风险联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各国股票市场的运行实践表明,股指期货推出初期经常会发生股市与期市的风险联动:即在一个缺乏做空机制来转移系统性风险的市场中,投资者只有做多才能获利,因此股票价格经常被推高至脱离基本面的支持,而股指期货的推出使做空也有机会获利,所以会导致股市泡沫的破灭。由于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无论冲击来自现货市场还是期货市场,率先进行反应的是期货指数,此时,套利者利用可观基差进行指数套利,导致卖压在股市与期市问传递,如果做市商无力平衡卖压,那么这种无弹性的指数套利会使风险积聚和扩散,形成股市与期市的风险联动。本文旨在分析瀑布效应的形成机理,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5.
胡敏  王思洁 《特区经济》2011,(1):134-135
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资本市场遭受重创。利用2008年全年数据对中美两国股票市场的联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崩溃从而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影响到我国的股票市场,但未存在长期共同趋势。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股票市场货币传导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11):135-138
文章从理论上阐释了财富效应形成机理及其股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然后选择上证综合指数和社会消费总额数据为变量,运用格兰杰检验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是否有助于刺激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是否有利于货币传导效率。研究发现,我国股市不具备财富效应,货币传导机制还不能从股市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财富效应的经济理论、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南京市股市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计量分析。计量结果显示在短期内,股价与居民消费不具有因果关系,只有在长期股市才显示出微弱的正财富效用。但股市财富效应的弱化可能与我国股票市场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有关。在综合前人的观点和现今金融危机之后严峻的经济形势,本文认为国家应该出台各种监管法律、机制确保并促进上市公司的质量不断提高,以此增强居民对股市的信心,促进股市的持续繁荣,并将通过股市的财富效应提高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李兖平我国深化企业制度改革,需要股票市场的长足发展。我国股票市场自建立伊始就陷入剧烈波动之中。以股市的综合指数为例,上证指数最高达1538点,最低为333点;深证指数最高为359点,最低仅为96点。股市如此大起大落,不仅...  相似文献   

9.
采用DCC-GARCH模型研究开放背景下中国股市国际联动性变化,应用分位点回归的方法探讨了极端条件下国际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规律。主要结论包括:(1)随着一系列开放政策的实施,在2007年以后中国股市的国际的联动程度大幅提高,主要体现在国际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2)2007年以后中国股市对香港股市具有引导作用;(3)国际股票市场上证A股开盘收益率的系数呈现"U"形图像变化,在极端情况(大涨或者大跌)下,国际股票市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冲击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股市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全面认识中国股市的国际地位对于揭示国际股市一体化联动中的传导机制,防范和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冲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文章应用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金砖国家和七国集团股市收益率和波动率的联动关系及其联动网络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出中国在国际股市联动中的地位对传导关系的控制方式,定量分析出事件冲击下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之间的交互影响。研究发现:(1)国际股市收益率和波动率联动网络呈现出稳定的非线性联动关系网络结构,受其影响各国股市收益之间存在互惠性,而波动之间则存在传染性;(2)在收益率联动网络中,中国股市的作用和地位已与英国相当,远高于其他金砖国家,正逐渐由"从属地位"转向"中心地位";(3)在波动率联动网络中,中国股市是造成国际股市风险交叉影响的重要"桥梁"。综上而言,当前中国股市表现出"高风险低收益"的市场特征;(4)中国对国际股市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地缘特征",将网络中心国家股市的利好传递给地缘临近国家股市;(5)波动率联动网络中初始冲击强度较大的国家,往往是对中国股市持续大规模产生冲击的国家;(6)相比较国际股市调整波动冲击的时间而言,中国股市调整时间较短,这表明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致力于股市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我国居民储蓄与股市联动效应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我国股市与居民储蓄相关性的实证剖析,论证了居民储蓄与股市价量的联动效应,解释了影响储蓄与股市联动效应的因素。探讨了合理分流储蓄、推动投资渠道多元化、加强监管、保持政策调控持续性等促进股市稳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融市场羊群效应ARCH模型与股市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股票市场上的羊群效应是指股市参与者忽视自己的信息,受到其他投资人的影响,去模仿别人投资的行为。研究分析金融市场羊群效应,有一套理论方法和公式,这就是ARCH模型。运用这一理论模型,结合沪深两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明显看到存在羊群效应,并且突出、显著。这说明我国股票市场在发展中,十分不成熟。政府应该加强股市监督,尽力减少羊群效应的发生和消极影响,维护股市正运行。  相似文献   

13.
股票市场上的羊群效应是指股市参与者忽视自己的信息,受到其他投资人的影响,去模仿别人投资的行为.研究分析金融市场羊群效应,有一套理论方法和公式,这就是ARCH模型.运用这一理论模型,结合沪深两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明显看到存在羊群效应,并且突出、显著.这说明我国股票市场在发展中,十分不成熟.政府应该加强股市监督,尽力减少羊群效应的发生和消极影响,维护股市正常的运行.  相似文献   

14.
美日股票市场效率比较分析贺伟伟一、日美股票市场的效率股票市场的效率可以理解为其功能发挥的有效程度。股市的功能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①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将其转化为长期投资的功能;②为大众提供投资场所的功能;③调节社会资金的流动,从而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  相似文献   

15.
董美 《辽宁经济》2012,(9):57-59
股市中不同行业股价的联动现象可以为构建行业分散化的投资组合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对2007年深市6个行业股指收益率数据进行了相关系数分析。随后本文构造了实体经济行业间的关联系数,得出了实体经济中行业间关联关系对股市中行业间指数联动有解释能力的结论。本文的研究对股市投资者、监管部门、政策制定部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股票市场行业指数超额联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股票市场行业指数超额联动的问题。行业指数收益率用Fama和French的三因素模型解释后,通过计算其残差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反映行业指数两两之间超额联动的程度。本文利用1996年5月31日至2004年12月3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行业指数的周收益率数据。用滚动回归的方法得到行业指数超额联动的动态行为,结果发现,我国股票市场的行业指数经过系统性因素解释后仍然有相当高的相关性。本文最后对行业指数超额联动的原因做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De Long等人提出的DSSW噪声交易者模型,对其假设条件进行相应调整,提出非理性投资者的情绪波动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机理。采用分位数回归法实证检验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中美股市中是否存在明显的"创造空间效应"与"弗里德曼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中国股市的确存在明显的"创造空间效应"和"弗里德曼效应",尤其是当股市超额收益处于较低水平时,"弗里德曼效应"较为显著,而"创造空间效应"仅表现为稳定市场环境下悲观情绪的波动将加剧股市波动;美国股市中则不存在"弗里德曼效应"与"创造空间效应",美国股市相对于中国股市更为有效和理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De Long等人提出的DSSW噪声交易者模型,对其假设条件进行相应调整,提出非理性投资者的情绪波动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机理。采用分位数回归法实证检验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中美股市中是否存在明显的"创造空间效应"与"弗里德曼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中国股市的确存在明显的"创造空间效应"和"弗里德曼效应",尤其是当股市超额收益处于较低水平时,"弗里德曼效应"较为显著,而"创造空间效应"仅表现为稳定市场环境下悲观情绪的波动将加剧股市波动;美国股市中则不存在"弗里德曼效应"与"创造空间效应",美国股市相对于中国股市更为有效和理性。  相似文献   

19.
在"复杂网络构建-网络结构分析-金融危机传染模拟"的分析框架下,利用2004~2015年全球4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股市数据估计各股票市场之间的非对称因果关系,构建全球股市网络,从网络结构变化的角度定量刻画两次危机对全球及中国股市的传染,同时利用带有潜伏期的传染病模型模拟金融危机的传染过程。研究发现,金融危机的冲击会使全球股市网络出现结构突变,次贷危机对全球股票市场的传染性远高于欧债危机,但对中国股市的传染弱于欧债危机;中国股市在两次危机期间均没有受到美国和希腊的直接传染,尽管国际影响力仍然较低,但是外部冲击的影响却逐渐增强;次贷危机在网络中的传染存在扩散阈值和崩溃阈值,而希腊作为单一传染源则不会导致全球股市网络的崩溃;潜伏期虽然能够为各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时间,但是潜伏期越长,危机传染性就越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ARCH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封我国土证指数和深成指数进行研究。选择股市日收益率为指标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特徵,结果显示我国股票市场收益有明显的尖峰厚尾性、波动集簇性以及波动的信息不对称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