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跨国购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高速增长的最主要方式,约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额的63.8%。目前外资收购中国企业国有股和法人股股权的法律障碍不复存在,各界对外资购并的期望都很高,希望藉此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外资购并本质上是受资本的逐利本能驱使的,只有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才具备吸引外资的基础。目前外资瞄准我国的优势领域有:  相似文献   

2.
李飞 《现代商业》2001,(8):38-39
零售业扩张有两种方式:一是企业内部发展,自我投资建立新店铺;一是企业外部发展,通过购并现有店铺扩大规模.如果说,中国零售业前五年发展,主要是以企业内部自我发展为主的话,那么,今后五年将是中国零售业大购并的时代.购并包括两层涵义:收购和兼并.前者是指一个企业取得对其他企业的一定控制权的行为;后者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失去法人资格中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行为.我们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中国零售业购并风暴的来临.  相似文献   

3.
曲面曝光技术在异形曲面高精度线条制造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外资是中国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势不容乐观,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导致我国利用外资下降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因为我国传统的引资方式与当今世界主流的利用外资的方式——跨国购并不符,大大降低了外商在华的投资积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购并已成为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中国已经加入了WTO,跨国公司在中国必将掀起更大规模、更大力度的购并浪潮。跨国购并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也将逐渐加深。如何制定相应的对策,兴利除弊,是本文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选择合理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是确保海外投资成功的重要方面.文章在比较分析各种对外投资方式利弊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企业在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时如何进行正确的投资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宝 《国际贸易》2006,(2):8-1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跨国购并再次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到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发达国家寻求购并目标,而且目光也不再局限于当地小企业.中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的跨国购并战略中,除了中石化、中石油、宝钢等大型骨干企业表现突出外,中海油、海尔集团、万向集团、华立集团等一批正在崛起的企业也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根据英国学者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一国的人均净对外投资额随着该国人均GDP的增长而变化,在这个曲线上,中国正处于曲线底部的上升阶段,有强大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TMS320C54x实现π/4-DQPSK调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购并的角度看,吸引外资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外国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和整体收购的方式收购我国企业;二是国内企业到境外去上市或者在境外证券市场上进行买壳上市。我国过去引进的外资大多是通过合资、合作或者独资的方式进入中国的,而通过购并方式进入中国的外资比例还很小。应对入世的挑战和国际投资形势的变化,中国必须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以全新的方式参与全球范围内的引资竞争。购并将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罗宏 《农机市场》2001,(11):25-27
企业购并是企业取得外部经营资源,谋求对外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合资则是企业进入新经营领域的一种战略选择形式。企业购并或合资是一种很好的投资方式,但需要缜密的决策。对于大国型国有企业而言,如盲目进行资本运营,似“盲人骑瞎马”一般,一旦到了“夜半临深渊”的境地,失败也就在所难免。这样的购并或合资不仅不能成为财富,反而会成为包袱,不仅无益于增加企业效益,甚至连自己也会被拖垮。  相似文献   

8.
试论企业购并风险的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相和 《商业研究》2006,(13):75-78
公司购并业已成为继对企业“放权让利”和“承包经营”之后企业改革的“第三次浪潮”,它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高度风险型的战略性对外投资,应用得好,既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又能够加速资本集中,使企业日趋大型化、多元化和国际化。但如果购并不规范的话,轻则会给企业带来风险,重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因此,正确认识购并风险,分析其产生原因并且合理规避购并风险已成为规范公司购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张智 《商业时代》2008,(10):32-33
本文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得出三点启示:政府扶持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的保障,风险规避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重要问题,灵巧多样的投资方式是发辰中国家企业海外投资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选择合理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是确保海外投资成功的重要方面。文章在比较分析各种对外投资方式利弊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企业在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时如何进行正确的投资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中国上市企业2000~2011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分析企业自身特征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盈利水平、企业规模、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水平对企业采取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影响,国有份额与企业境外投资行为呈负相关,劳动密集度对其行为选择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结果有助于我们从微观视角认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而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企业在按权益法核算对外投资的情况下,由于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在母公司会计报表中作为股权投资差额核算,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则作为合并价差处理.而在企业购并过程中,成交价高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则作为商誉入账.如何分清合并价差、股权投资差额与商誉三者含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在会计报表中进行恰当反映,是编制会计报表时应予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合理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是确保海外投资成功的重要方面。文章在比较分析各种对外投资方式利弊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企业在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时如何进行正确的投资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孙好雨 《财贸经济》2019,40(6):117-130
作为资本净输出国,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以对外投资带动国内投资水平与产业发展是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使用2004—2013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在企业层面探究了对外直接投资能否以及如何促进对内投资发展。实证结果显示:(1)在短期内,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对内投资水平的提高,但长期来看,对外直接投资不再对企业的对内投资产生影响;(2)水平类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对内投资的促进作用较弱,而垂直类投资与生产服务类投资对企业对内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强;(3)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对内投资的促进作用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扩大企业规模以及提升企业出口额的方式实现;同时,投资目的国在具有税收水平低、融资便利、技术发达与政治清廉的特性时,对外投资对企业对内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实证结果对如何创新投资方式、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战略三角”的分析框架,利用117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1年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数据,通过建立计数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R&D投入、企业规模、产业竞争程度、产业技术密集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积极显著的影响,企业资源尤其是技术能力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受产业特征的影响,竞争激烈的产业和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产业对外直接投资进程快于其他产业,民营企业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朱荃  张天华 《财贸经济》2015,(12):103-117
许多研究发现,中国存在生产率低的企业更倾向于出口的“生产率悖论”现象.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企业国际化的另一种重要选择,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本文使用中国2006-2012年A股上市工业企业样本对这一问题从对外直接投资类型、企业性质、企业资本密集度、对外直接投资数量、目的地5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生产率对投资、资源类对外直接投资及国有和有政治关联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并无显著性影响;而对贸易型、制造型、研发型对外直接投资及劳动密集型企业、投向低收入东道国的企业而言,生产率均显著正向影响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此外,本文也发现,生产率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金额和范围也有显著正向的影响.以上经验证据都表明,中国大型工业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不存在明显的“生产率悖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后的数据,基于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MTE)的参数估计方法,估计了企业反事实专利数量,在考虑了异质性效应的基础上估计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规模大、研发费用高、人力资本投入高以及所得税率低的企业,专利数量相对较高;越倾向于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对外投资提升其专利数量的边际处理效应越高;而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如果对外投资,反而可能会降低企业的专利数量;国有企业、综合型对外投资企业以及投资到发达国家(地区)的企业如果选择对外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风险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学术界关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相关研究较为分散的特点,引入关键风险的概念,并对关键风险的特征加以描述,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识别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共性的,对投资成败和企业经营绩效起着关键影响的关键风险,并结合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风险加以验证.本研究对于中国企业有效地识别潜在的关键风险因素、制定相应防范措施、节约企业运营成本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媛  张烨  刘爽 《商业时代》2008,(7):49-50
本文利用计量模型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问题的研究思路,选取企业技术水平、企业规模、市场竞争程度、东道国投资环境四个因素作为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利用二元选择模型分析所选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学习效应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但鲜有文献同时分析企业这两种行为的学习效果,为此我们运用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数据,以既出口也对外投资的企业为样本,同时分析企业出口和OFDI的学习效应。首先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为样本企业(处理组)寻找合适的控制组企业,并计算平均处理效应(ATT),结果显示对外投资企业的处理组生产率明显高于控制组,即企业OFDI学习效应明显,而企业出口的学习效应不显著。并进一步运用倍差法(DID)分析出口及对外投资对生产率的影响,倍差法结果仍然显示企业对外投资具有明显的学习效应,出口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有时甚至为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