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银行业入世为期5年的保护期截至2006年12月11日结束。为了全面履行中国加入WTO的相关承诺,并对全面开放后的外资银行进行有效管理,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11月15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11月28日,又公布了《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2.
曾祥师 《经济论坛》2004,(15):77-78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根据人世协定,中国银行业将得到众多益处。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及外资银行和外资进出的自由,我国银行业也将付出相当成本。但通过对自身的改进和外资银行及其资本的监管,收益将大于成本(或利大于避)。  相似文献   

3.
在华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及监管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最关键的贡献在于向中国银行业展示了现代银行特有的治理机制和先进的管理方式,促进了中国银行业服务水平的改进,加快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步伐.外资银行的监管是伴随外资银行的进入开始的.2006年,中国将应入世承诺全面开放金融业领域,更多外资银行业务将通过合法程序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因此当前全面分析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监管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入世至今,银行业5年保护期已经彻底结束。2006年12月11日起,中国面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零售业务。外资银行在外汇业务和国际结算等方面的优势将吸引“走出去”的企业,给中国离岸银行业务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中国银行业应在进一步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强金融产品创新的能力,大力发展离岸银行业务,形成银企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5.
刘亮 《资本市场》2006,(10):40-41
<正>12月11日,银行业开放大限将至。彼时在中国本土,以猛龙过江之势到来的外资银行将开始正面与中资银行交手。如何避免中资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沉沦,防止国家的金融命脉被外资银行所掌控,是此时监管机构最为关注的命题。近期出台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似乎就是一个证明。这一条例试图对在中国发展的外资银行进行一些技术性的限制;同时在符合  相似文献   

6.
谢婉 《当代经济》2005,(9):82-83
时间飞逝,转眼间中国加人WTO已近四年了。四年间,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并已成为中国银行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随着2006年底中国即将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银行纷纷加快了其在中国发展的步伐,这使得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更趋白炽化。本文试就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外围环境及其自身的优势、劣势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中国于2006年12月11日全面开放了银行业,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将是必然的趋势.但外资银行进入能改善国内银行业效率低下的现状吗?通过DEA模型我们测算了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1996-2004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Malmquist,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两类指数;同时在模型中我们还特别设置了一个表征外资银行进入的环境变量.我们的研究发现,1996-2001年,14家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提高指数、技术进步指数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都略低于1,说明大多数银行在技术效率提高、技术进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并没有明显进步,因此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效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不过,2001-2004年,上述三个指数均略大于1,说明外资银行加速进入后,其促进中国银行业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正逐步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8.
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银行业将在2006年底前向境外全面开放。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大概在2%-3%之间,但是2003年外资银行已经在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9.
黄麟堡 《时代经贸》2007,5(11):37-38
从2007年4月23日开始,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和东亚银行北京分行正式向本地居民开办人民币业,拉开了中国金融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的序幕.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年轻的中国银监会(CBRC)如何实现对本国银行业的有效地监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将主要从中国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市场退出监管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黄麟堡 《时代经贸》2007,5(11X):37-38
从2007年4月23日开始,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和东亚银行北京分行正式向本地居民开办人民币业,拉开了中国金融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的序幕。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年轻的中国银监会(CBRC)如何实现对本国银行业的有效地监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将主要从中国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市场退出监管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11日,中国按照入世承诺,取消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在承诺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从这一刻起,中、外资银行站上同一起跑线,中国银行业从此走上全面开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正>依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2006年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将向外资全面开放。随着这一日期的临近,金融开放所引发的“利益之争”、“国家金融安全”之争已成为舆论的焦点。尽管近期国有银行海内外上市热潮滚滚,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消息频频,但业内外都明显地感受到外资介入中国金融市场的进程开始受到阻碍。中国的金融开放实际上已经度过了改革的突破期,进入到了胶着状态。《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是政府及中资银行保护者态度的一个缩影。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  相似文献   

13.
周文平  周素彦 《经济论坛》2000,(24):11-11,7
国前,中国加入WTO的主要障碍已经扫除。站在WTO的门槛前,回眸中国银行业,我们不禁要问,中国银行业能够经受得住跨国银行的冲击吗? 我国银行业的开放是伴随着整个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起步的。截至1999年6月底,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陆的分支行达到155家,中外合资银行达到7家。截止1999年6月末,外资银行占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大致如下: 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外资银行拥有的人民币资产、存款和贷款分别为65亿元、38亿元和32亿元,市场占有份额不到千分之一,微不足道。 在外汇业务方面,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和总…  相似文献   

14.
根据WTO协议,2006年国内银行业将全面向外资银行开放,外资银行丰富的经营经验和信息技术都将给国内银行带来巨大的挑战,面对严峻的形势,国内银行必须求新求变. 据赛迪顾问数据统计,2005年中国银行业IT投资总额为3421亿元,比2004年增长147%,可以看到,随着国内银行业全面向外资开放时间的一步步接近,中国银行业在信息化建设领域的投入是不断攀升的,但是在努力发展信息化的同时,银行也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软硬件兼容出现问题是常事,银行做何处理?是否移植?移植到什么系统?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困扰着银行界人士.  相似文献   

15.
后WTO时期外资银行监管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磊 《现代财经》2007,27(9):14-16
后WTO时期银行业全面开放,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更加自由和便利,从而加大了金融风险,也给外资银行监管带来了严峻挑战。我国内外资银行有别的监管模式已不适应对外资银行有效监管的客观需要,宜通过制度创新来构建高效的外资银行监管机制。应以审慎性原则为核心,以风险控制为目标,以WTO规则为基准,完善外资银行监管模式;还需依据《巴塞尔协定》明确规定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框架。  相似文献   

16.
杨国祥 《经济师》2002,(1):234-235
加入WTO将对我国银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既有机遇又面临着强烈的冲击。为此 ,我国银行业必须制定正确的战略 ,加快银行业自身的改革与完善 ,改善商业银行的营运环境 ,并运用有关条款加以保护 ,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从而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昱 《时代经贸》2008,6(7):125
2006年11月8日国务院第15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自当年12月11日起实施。这表明我国已结束入世后的过渡期,开始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银行将享受国民待遇,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资银行不断创新和提高,也会给国内银行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和挑战。因此,为了维护国内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健,保护广大中资银行和国内存款人的利益,加强外资银行监管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外资银行在华进入模式选择与组织演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动态角度,考察了外资银行在中国如何随着准入规制的放松而逐步进行调整,归结了外资银行在中国扩张过程中进入模式选择和组织形式的演进路径。研究发现,中国银行业的外资准入规制经历了试验开放、扩展开放、深化开放和全面开放的演变过程。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扩张也因此逐步展开。今后,外资银行将主要致力于扩大营业网点以拓展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9.
随着2006年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大量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在此背景下分析应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对策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颁布以及中国银监会对条例实施细则的正式施行,随着金融危机带来的全面挑战,我国银行业开始与外资银行展开面对面的竞争,商业银行的竞争也正式从国内层面提升到了国际层面,因此,从长远的角度看,我国银行业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如何应对这全面开放的竞争环境,成了当前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