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后,高技术产业发展又一次引起普遍关注。研究在高技术产业分类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法、贡献分析法、投入产出法、回归分析和DEA分析等方法,分析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创新投入和产出效率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人力财力等投入不断增加,企业平均利润逐年增长,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整个产业的主力,高技术产业产品出口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产业综合投入产出效率不高,尤其是经济转化效率急需提高,高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呈线性增长等结论,提出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建设"政产学研金"体系,保障高技术产业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是评价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创新会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通过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详细剖析,探究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总结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王晓航 《商》2014,(1):327-327
本文基于DEA模型,选取我国规模以上医疗设备企业的产业面板数据,采用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两分法来对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效率波动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对比我国其他高技术行业的创新效率进一步探究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活动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判断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研发效率,为更好地发展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选取我国东部11省市,中部8省,西部5个省市的从1995年到2011年的高技术产业数据,利用动态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进行分地区评价,得出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创新效率不但区域间差异明显,区域内差异也较大。针对各地区投入产出现状,我国东部地区应提升现有资源的配置效率;中部和西部地区可以大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适当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提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同时,我国高技术产业应逐渐转向创新的内生能力,即注重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产学研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提升区域内或产业内的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5.
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出发,探讨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问题。本文使用超效率DEA模型方法,并在考虑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的基础上,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做出改进,研究表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与技术创新效率都处于稳定增长状态,技术研发子系统有序度发展速度,制约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的快速增长;同时,技术研发效率的不足也是早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较低的主要成因;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式复杂系统,其协同度越高,则创新效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江苏省高技术产业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对江苏省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评,对测评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从人才、资金和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江苏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郭爱平 《商》2014,(8):230-230
本文通过计算我国2000-2010年高技术产业空间基尼系数揭示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集聚现象,并得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结构升级、生产效率、贸易竞争和产品创新有较大促进作用的结论,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方法评价了2002~2011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研究表明,十年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总体技术创新效率处于增长状态中,从行业内部角度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逐年增长,而医药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的效率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造成高技术产业总体技术创新低效的原因在于人力、财力资源的投入冗余和科技、经济成果的产出不足,而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水平是影响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高,高技术产业利用内外部资源的效率就越高,竞争实力就越强。本文构建了创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嘉兴市创新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调研得出嘉兴市高技术产业各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修  刘霞 《国际贸易》2023,(2):28-36
技术服务进口既反映了我国高技术领域对外依赖程度,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技术服务进口规模保持增长态势,技术服务贸易逆差持续,高技术服务进口不断增加。在对外技术依存度上,我国高技术产业对外技术存在较大依赖,主要是以集成电路、计算机整机制造为代表的电子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办公设备行业,且电子及通信设备业对外技术依存度持续增加。同时,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加剧了我国关键产业链“断供”风险,内资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因此,我国应主动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创新生态,建立专业化的科技企业金融工具和产品,深化高技术领域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002-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高技术产品加工贸易进口额滞后一期处理,对现有出口复杂度模型进行修正,测算了行业层面与省级层面的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工具变量2SLS法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创新效率与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修正的模型消除了加工贸易成分的进口额大于同时期贸易总出口额的现象;利用工具变量消除内生性以后创新效率对出口复杂度的提升效应明显提高;在PSTR模型中贸易开放度作为转换变量时,创新效率影响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程度显著高于金融发展水平作为转换变量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沈俊鑫  张超颖  李晶 《江苏商论》2023,(12):117-122
本文以2019年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构建三阶段超效率DEA模型并对数据进行测算排名,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相较于第一阶段超效率DEA的测算结果,第三阶段的测算结果效率值有所下降,而且各省份间差异明显,呈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在经济、政策、科技、贸易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中,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有R&D活动的企业数是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有利因素,科学技术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和进出口额占GDP比重则是不利因素。基于此,从实行差别化创新、学习先进科学技术、鼓励梯次联动区域创新角度提出建议,为解决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效率无效的区域问题提供研究视角与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3.
庄涛  吴洪  胡春 《财贸研究》2015,(1):55-60
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5大行业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测度不同行业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并从三螺旋视角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总体效率不高,但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计算机领域创新效率相对较高,而航空航天领域创新效率较低;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大学—企业—政府三方合作紧密程度、大学参与程度对产学研合作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政府R&D投入对规模效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而对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存在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产业一直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其发展水平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地位高低。高技术产业效率评价能够反映出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能力、竞争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本文结合高技术产业的特征,坚持科学性、全面性、精简性、可行性的原则,构建了一套系统、科学、全面的高技术产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高技术产业效率评价上的应用。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高技术产业效率,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高技术产业的效率水平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弗里曼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含义.并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的过程机制.最后,对如何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以2010—2017年我国沪深股市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Wurgler的经典弹性系数模型测算和分析高技术产业总体资本配置效率现状。未来可以进一步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为提高高技术产业资本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促进高技术产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技术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实力的重要产业之一。中部六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与我国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还相对落后,差距较大。为此,运用指标分析的方法,对中部六省高技术产业的产出、投入、创新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中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主要有:实行中心增长极带动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施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8.
郝学东  邓斌 《现代商业》2008,(3):195-195
本文就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和产出效率对我国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更高地在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生产效率和我国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之间建立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从而保证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激励体制的完善和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2007年到201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各细分行业出口情况为数据来源,以成长能力、盈利能力、行业规模和创新能力为主要变量建立模型,以stata13为研究工具,研究创新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出口规模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成长能力对高技术产业出口规模的影响为负,说明当前高技术产业出口规模的提升不能单纯的依赖于固定资产投入和硬件规模扩张。盈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出口扩张,创新产出能够有效拉动高技术产业的出口扩张。所以,我们应坚定不移的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研发投入,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创新资金的引领作用,有效实现高技术产业出口规模的扩张和出口竞争力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我国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本文以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国有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DEA分析方法,对规模以上高技术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期间,提高国有高技术企业的带动作用,实施创新驱动是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