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外经济评论》2006,(40):34-36
【英国《金融时报》9月27日】今年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日本和欧元区经济增长更为强劲,全球经济失衡前景无疑已有所改善。以美元计算,美国每年约8500亿美元的经常帐户赤字似乎正趋于稳定,而且随着美国增长放缓势头的确立,其经常账户赤字也许还会逐渐收窄。  相似文献   

2.
美国对华贸易赤字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贸易收支开始出现赤字且赤字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中美贸易的强互补性、美国对技术出口的管制、亚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引发的“贸易转移效应”和现有不够完善的贸易统计方法是美国对华贸易收支赤字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入世后的过渡期里,美国对华贸易可能仍会延续收支“赤字”;过渡期后,美国对华贸易收支将在动态平衡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让美元贬值!     
《海外经济评论》2006,(24):25-26
【英国《金融时报》5月31日】大工业国(G7)集团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近期声明显示,要求减少庞大的美国对外赤字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既需要美国提高国民储蓄率,又需要美元币值更有竞争力,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英国《金融时报》1月10日】人们对全球经济中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关注,通常集中在美国外部赤字的规模以及为其融资方面。然而,随着亚洲经济进一步增长,以及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可能在结构上仍处于高位的)能源价格已对中东造成影响,新的贸易和资本流动模式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海关统计,1993年.中美双边贸易开始出现美国赤字的情况。此后.美国中国贸易的赤字额开始迅速增长。2007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超过1600亿美元。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指出:当一国对另一国的贸易顺差超过该国贸易额的25%-30%时.不仅会引发两国间的经济摩擦.更会引发政治危机和冲突。近年来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是经济贸易失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5,(5):28-29
【美国《纽约时报》2005年1月14日】中国商品成本过低,人民币升值美国赤字反而会增加。  相似文献   

7.
曲谐 《沪港经济》2010,(3):20-27
主权债务危机,从迪拜波及欧滑 有观察家认为,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英国可能成为第一个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而美国,也可能因为居高不下的巨额赤字,遭遇信用下调风险。  相似文献   

8.
【英国(《独立报》9月18日】我们往往关注中国经济增长“惊人”的一面,而对这个在很大程度上仍由行政决定而不是由市场力量控制的经济体的内在不稳定关注不够、汇率问题让美国人尤为恼火,他们将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上升归咎于人民币定价过低。  相似文献   

9.
【摩根斯坦利10月6日】部分新兴经济体货币面临经常项目赤字压力人们普遍认为,新兴市场为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提供了融资。这种观点虽然不错,但却因为过于简单而忽略了一些重要事实。将各经济体的经常项目盈余与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进行对比可以发现,2007年日本、中国和欧佩克三个经济体的经常项目盈余合计相当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123%,预计2008年该比率将升至173%。  相似文献   

10.
<正> 美国"双赤字"是指美国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同时存在的现象,双赤字的产生既是一个单个累积的过程,又是一个相互叠加的过程。在美国经济发展史上,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开始出现双赤字。之后,双赤字逐年上升,并一直延续到90年代中期,在这段时期,双赤字一直是美国最主要的经济问题之一。1986年.美国双赤字达到高峰,总额占  相似文献   

11.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实质是国内储蓄不足,需要国际资本流入来弥补。由于其规模越来越大,引发了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是否可以持续的担忧。本文经过分析认为,由于美国经济的增长前景良好,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难以动摇,美国目前的经常账户赤字规模在未来几年之内都是可以维持的,美元大跌的风险也不大。尽管美国的净外债规模已经很大,但还没有达到危险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大选年“贸易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咏 《环球财经》2004,(8):74-76
历次美国大选都会集中讨论中国问题,而且历次大选都使中美关系倒退。但今年,中国对美国政治和军事安全的威胁不再是讨论的主要内容,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对美国国内制造业和就业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中国为扶植国内行业采取的贸易政策对美影响,已经上升为本届大选的议题。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人们在评论美国双赤字产生的经济效应时往往出于习惯考虑,只关注双赤字对美国以及世界经济所带来的负面效果,而对它的正面效果却不去关心。这就势必陷入盲日性。其实,不管是从美国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本身,还是从总体来看,其产生的正面和负面效应都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赤字问题是由来已久的,特别是80年代以来,赤字迅速增长。1986年财政年度赤字达到22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里根任期的8个财政年度赤字总额13382亿美元。尽管美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缩减财政赤字,但是问题的严重程度仍无缓解,1989年财政赤字仍在1520亿美元以上,巨额的财政赤字已使美国经济出现了严重失衡,并对世界经济的均衡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此,美国以及各国的众多学者致力于美国财政赤字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的探讨。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奥姆斯汀,经系统考察、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美国正在受四重赤字的困扰:财政赤字、就业赤字、公共投资赤字以及机会赤字。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及其竞选搭档保罗·莱恩所抛出的预算方案能够减少财政赤字,但将恶化其他三大赤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实证分析了美元汇率按美国总进出口价格、分段进出口价格、分类商品进出口价格的传递率。实证结果表明,无论美元升值还是贬值,美国的进出口价格指数都会下降,而且美国出口价格的传递率比同期进口价格的传递率要小得多,升值期的传递率也比贬值期的传递率要小;美元升值比贬值对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纠正更有利。因此,建议美国实行美元适度升值的政策,而且要结合其他政策才能改善其巨额经常账户赤字。  相似文献   

17.
《海外经济评论》2006,(47):20-21
【英国《金融时报》11月14日】亚洲公司未来在全球掀起并购风潮的可能性,很容易让人们产生种种幻觉。对渴望交易的银行家来说,这是梦寐以求的东西;而对西方政治家来说,这会让他们噩梦连连。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去年竞购美国优尼科公司时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为此付出了代价。中国的大型家电企业TCL公司最近所受的煎熬,应该让人们对这一狂热有了某种急需的正确认识。TCL收购了法国阿尔卡特和汤姆森公司的部分业务,但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就深陷赤字,于是仓促撤回,关闭或抛售了在欧洲的大部分业务。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还被认为是紧迫问题的联邦赤字,现在已经沦为美国政坛的次要问题。 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最新公布的赤字预测是引起以上观点变动的原因。2012年,美国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而根据CBO的报告,2013年这一比例将降至4%。  相似文献   

19.
《海外经济评论》2005,(8):34-34
【《日本经济新闻》2月11日】美国经济正受到对日中韩三国贸易赤字的影响。2004年美国与上述三国间商品贸易赤字达到257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占美国整个贸易赤字的39.4%。估计对华贸易赤字在2005年也将剧增。美国制造业和国会要求中国人民币尽快升值和实施保护主义措施的呼声很高,贸易摩擦加剧的兆头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20.
巨额的的美国贸易逆差 “二战”后美国的贸易逆差最早出现于1968年,并从1976年开始持续到现在.1983年开始.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成为美国朝野和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美国贸易逆差规模之大已经使其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关注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对于了解美国的双赤字现状及其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以及进一步了解未来美元的趋势和美国内外政治经济政策的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