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银行贷款在华地域分布的特点,在前期总体上呈现东部一方独大的局面。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一特点在“丸五”计划期间便被东中西三家分晋所取代,再到中西部持续占到贷款总额2/3,且这一局面在“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期间得到延续。造成这些特点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世行贷款分类和申请贷款单位的还款能力。但需注意.“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获得世行贷款规模大大缩水,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对华贷款受制于世行对单个国家的贷款比例的限制,我国从“最贫穷国家”剔出,以及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充实和国内银行信贷业务增多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因。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财税改革和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南。本文从财政与人民、财政与国家兴衰、财政与效率和公平、财政与公共权力、财政与国家治理、财政与公共风险六个方面梳理归纳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重要论述,并论证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论述从多个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财政“人民性”和“国家性”之间的内在联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为人民理财”和“管理国家风险”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朱庆 《中国市场》2014,(34):110-111
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达到一定周期,必然会发生的经济现象,虽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任何一国出现金融危机都会影响到其他国家正常的经济发展,所以我国对财政税收进行改革时,一定要考虑到金融危机的情况,这样才能完善财政税收制度。本文主要通过金融危机对财政税收政策的影响的分析,阐述了金融危机背景下财政税收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一、财政银行分工协作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国家财政与银行信贷在国民经济活动中,具有共性(同一性),又具有各自的特性(区别性)。其同一性决定财政、银行两家必须密切协作;其区别性决定财政、银行两家必  相似文献   

5.
一、当前财政与银行关系的基本态势仍是“财政挤银行,银行发票子”。要理顺财政银行关系,必须弄清当前财政银行关系的现状。当前财政银行关系的基本态势仍然是“财政挤银行,银行发票子”,当然,这种“挤”并不是一种“有意识”的含义,而是指在近几年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运动中形成的,是旧体制下这种关系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新表现。银行在以下几方面担负了本应由财政负担的国民经济资金供给任务。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要以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所反复论证,并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现实所证明了的。我国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决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变或否定。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则是由公有制经济占  相似文献   

7.
(一) 我国现行财政与银行分工体制的根本弊病在哪里?不少同志认为根本问题在于财政管得太多,银行活动领域太狭,“大财政小银行”是现行体制的根本缺点。现在绝大多数同志虽然  相似文献   

8.
目前理论界对治理银企债权债务问题提出若干办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贷改投”,就是把“拨改贷”形成的企业债务改为国家对企业的投资,转增企业资本金;二是财政注资,由财政给企业注资,再由企业向银行还债;三是由银行核销企业债务;四是债权变为股权,即是将银行难以收回的不良债权变为银行股权,把借款凭证变为股票或法人股权证,银行由债权人变为股东。笔者认为,第一、二、三种办法都属于行政性的外部强制解决的办法。这些办法一方面是要受国家财力、银行自有资本金的限制;另一方面都没有触动企业经营机制和不规范的信用这两个深层问…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解决不良金融资产实践的反思我国对银行不良金融资产的解决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财政补贴法即由财政为那些由于经营困难而拖欠银行贷款本息的企业拨款,使企业重新恢复正常生产,恢复对银行贷款正常还本付息的能力。这种方法在财政统配资金和国家统负企业盈亏的计划经济时期,效果明显。但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型,该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由国家向企业提供资金和银行资金财政化,造成一些严重后果,企业不关心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不断想办法从银行套取资金,如果再用财政补贴解决,将助长企业…  相似文献   

10.
我在《必须把社会主义财政放到再生产中来研究》一文中曾提出:“社会主义财政是以社会主义再生产为前提,而不是以国家为前提”的不成熟看法。之后,一些同志把此概括为“再生产前提论”,并展开了不同意见的争议。为了深入探讨,现就有关问题作些补充。  相似文献   

11.
一、发展财政信用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财政体制的改革,以及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资金、货币分配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形成以下两个互有联系的现象,即一方面财政资金不足,不能保证国家日益增长的重点建设资金需要;另一方面,则不能防止因资金分散使用所造成的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使固定资金投资规模控制不住。这几  相似文献   

12.
试述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建立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森林资源丰富。从总体上讲,在我国林业几十年发展的风雨历程中,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不同需要,林业在国民经济总体布局中的定位经历了由“产业型”向“公益型”的转变,相应地,国家对林业所采取的政策也由“重取轻予”最终转向了“重予轻取”。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质是政府购买环境服务,支付方式就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优先信贷和粮食补贴等财政投资.本文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论述了天然林工程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森林资源丰富.从总体上讲,在我国林业几十年发展的风雨历程中,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不同需要,林业在国民经济总体布局中的定位经历了由“产业型”向“公益型”的转变,相应地,国家对林业所采取的政策也由“重取轻予”最终转向了“重予轻取”.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质是政府购买环境服务,支付方式就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优先信贷和粮食补贴等财政投资.本文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论述了天然林工程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因我国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偏紧而出现的“钱荒”现象被各界广泛关注,宏观因素是中央银行,微观因素为商业银行,将两者联系起来的是存款准备金制度。该文认为,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耗尽了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但并不影响民间的流动性,从而导致银行体系“钱荒”和民间“不差钱”的融资难和融资责现象并存.  相似文献   

15.
张平 《财贸研究》1990,1(5):67-69
<正> 一、现有财政理论对社会财政的认识对于是否存在社会财政问题,现有的各种财政理论,都没有作出直接的回答,但我们可以通过推论间接地得到结论。具代表性的理论有两种意见。通常简称为“国家分配论”的财政理论显然否认社会财政的存在。这种理论认为,财政范畴的出现,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财政是特定阶级统治的国家为了维护加强其上层建筑,巩固发展其特定的生产方式而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关系”。那  相似文献   

16.
余石 《北方经贸》2001,(11):57-5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实质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亚当·斯密所谓"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市场自动调节机制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的主张,是同一理论体系所涉及到的两个不同方面,一方面要通过市场机制的无形指令发生作用,另一方面则要通过政府调节和财政刺激发挥作用.西方经济调控理论对于中国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制度创新及生产关系、观念形态、经济制度变革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财政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的财政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的,这是在财政理论上坚持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还是在原始公社早已存在?过去传统的观点认为厨豌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并与国家有“本质”的联系。近年来有更多的同志瓣这一观点提;出质疑,并创立了财政在原始公社已经产生的新的界说。持新的观点盼厨志所进行的考证和:提出的论据,对进一步认识财政本质问题以及使财政理论牢靠地建立在历史唯珥纽主义基础  相似文献   

18.
鲁婕 《理财周刊》2022,(7):44-45
<正>通常银行储蓄利率会随着存期的增加而提高,3年期定期储蓄的利率理论上应该高于5年期。然而,近期银行的利率却出现了倒挂的情况,5年期利率低于或持平于3年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因其“保本保息”“刚性兑付”以及收益率高于活期存款的优势,包括大额存单在内的银行定期存款业务始终是许多家庭与投资者选择的主要理财方式之一。不过近期不少储户发现,银行的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不仅有所降低,甚至还出现了“令人费解”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马震 《商业研究》2020,(2):44-51
作为中国的一种特殊财政现象,土地财政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行为及其效率。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上市企业为分析对象,通过纳入地方政府意志探究土地财政对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差异特征。研究发现,地方土地财政强度越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抑制作用越明显,而不同属性的企业在面对土地财政的影响时存在差异化的表现;从宏观影响机制来看,土地财政强度越大越会抑制区域层面的技术交流,并驱动地方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投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抑制作用;从微观影响机制来看,土地财政强度越大越会驱使企业强化金融杠杆以获取更多金融资源,这样的后果之一就是企业的财务稳定性下降,并对企业的研发投入造成挤出,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此外,地方政府的考核制度会影响“土地财政—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范式,“为增长而竞争”的制度激励强化了土地财政的负向抑制作用,“为创新而竞争”的制度激励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中和土地财政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有企业逃废债问题导致银行“畏贷”、“惜贷”,而企业融资困难、错失大好商机的双重困境,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国家对待国企逃废债问题的效用模型,揭示出造成逃废债问题的关键因素是产权不明晰,最后提出适合目前治理我国国企逃废债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