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藏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而农牧区又是西藏自然灾害的集中发生区域。频发的自然灾害给西藏农牧区、农牧业和农牧民造成极大损失。建立农牧区自然灾害社会救助体系具有十分突出的政治、经济和现实意义。西藏农牧区自然灾害救助取得不小的成就,也存在尚待完善之处。加强灾害救助立法,引入科学完善的救助理念,拓宽救灾资金筹资渠道,提高救灾资金使用效率,加强与其他社会救助项目的整合,提升社会力量的参与度与救助能力等措施都将有利于完善西藏农牧区自然灾害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传统的管理体制和习惯思维模式的影响,加之农牧区一些深层次矛盾的积垢,西藏农牧区政治建设存在多方面的挑战,必须从农牧民全面小康建设、维护农牧区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推进西藏农牧区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3.
西藏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治理是有效缓解并全面消除中国区域性贫困的最大挑战。从西藏实际情况看,农牧区贫困有其成因,自治区采取综合扶贫措施、精准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就金融精准扶贫来说,还存在金融机构网点数量少、市场评估机制不完善,数据整合机制效率低、精准扶贫对象识别难,政策受众认知意识弱、“扶贫”援助经常为“济贫”等问题。西藏农牧区金融精准扶贫应优化金融扶贫资金结构,完善扶贫对象瞄准机制,强化扶贫对象脱贫意识等,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村规民约是村民对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和维护本村生产生活秩序的意愿达成一致意见的成果,反映了该村村民的法律素质以及对国家制定法的认识和理解,展现了该地区法律运行的环境,发展和完善村规民约对于构建和谐农牧区的法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藏墨竹工卡县尼玛江热乡宗雪村村规民约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研究该村村规民约的内容、特点和问题,分析我区农牧区法治环境的特点,并以发展和完善村规民约以改善和健全农牧区法治环境的角度,探索如何构建和谐西藏农牧区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5.
无论从逻辑演绎上看,还是用科学发展观诞生以来区内外各项事业取得的成果来验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破解发展难题,打通农牧区文化建设的瓶颈,实现农牧区文化建设的"两大一新",都是逻辑、民心、历史和现实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西藏基础教育事业要发展,首要的是加强和提高农牧区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教育,构建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7.
喻兴龙 《发展》2007,(10):144-145
高等学校主体地位是确定和解决高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相互关系的基本问题,本文主要揭示了当前高等学校主体地位问题的由来,分析了当前高等学校主体地位决定因素的高等学校教育管理权①的性质及各种观点,提出了高等学校的一般民事法人主体地位及高等学校在学历证书颁发、学位授予活动中的授权行政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间的一个特殊群体,兼顾"学生角色"和"党员角色"双重身份,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党员明确身份,树立主体意识,还要着重于高校保障学生党员主体地位发挥的长效机制,尽量将高校党建工作主体的重心下移,从教师要求学生党员,转变为学生党员既要学而习之、坐而言之,更要起而行之,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观和客观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10.
目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其中,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主要方面和重要内容。实践证明,要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需要突出学科特点,让学生乐于阅读;创设和谐气氛,让学生愉悦阅读;教给科学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创造阅读;确立大语文观,让学生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11.
彭蓬 《乡镇经济》2004,(7):31-32
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指导方针,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动力。一、在县域经济中突出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具有时代的必然性首先,民营经济是增创县域经济发展优势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和各项政策的逐步放宽,民营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据有关资料分析,目前全国注册的约1000万家企业中,90%以上为民营企业;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省温州等地区,民营经济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是百姓生存、发展和延续的重要保证。老有所养是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与方向之一。本文使用西藏民生研究中心2018年拉萨市农牧区民生发展调查数据(LLDR),其数据显示,拉萨市农牧民的养老保障满意度整体较高,其没有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对办事流程不了解、经办人员的工作效率较低、经办机构开展政策不了解等。通过Logit回归分析发现,个体特征变量在一定程度上会显著影响养老保障的满意度,社会资本是影响社会养老保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西藏的农牧区共产党员是活跃在基层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忠实执行党的路线,积极开展涉及宗教的各项工作,是维系上级组织与基层农牧民群众的重要纽带.本文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分析当前西藏农牧区党员在宗教认识和把握党的宗教方针、政策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以使我们科学地掌握相关信息,加强今后教学培训中的科学性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牧区是指草原畜牧业经济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相对较高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牧区的种植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和效益不断提高。在很多牧业地区,种植业产值超过畜牧业,成为牧区经济的主体,发展种植业在新牧区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新牧区建设的特殊性和种植业的作用入手,深入分析了制约牧区种植业发展的因素,从而提出加快牧区种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肖静  李霞 《新疆财经》2011,(5):32-35
随着经济发展及城镇一体化的推进,新疆地区的兼业化进程逐渐加快。本文在综合考虑了新疆地区地域和文化特殊性基础上,从农牧民兼业距离和兼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两个维度来构建适合新疆地区农牧民兼业增收的四个模式,即“不离乡不离土”、“离乡不离土”、“离土不离乡”、“离乡离土”,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各地州相对适宜的兼业模式。  相似文献   

16.
沈沁 《新疆财经》2007,(4):41-43,22
我国"三农"问题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就是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病因之一。本文主要从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主体角度,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原因及对策进行深层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试论促进西藏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相互统一而又相互制约的历史过程.发展方式不仅是决定一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西藏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暴露,长期形成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续,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必然.长期以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西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文章阐述了西藏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需要解决的矛盾、突破经济发展式转变中的难点问题、转变路径和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北京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山区农民增收尤为困难。以昌平山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山区农民收入现状及发展的瓶颈,探索促进山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牛彩虹  侯秋凤 《科技和产业》2020,20(11):181-186
田园综合体的农户满意度研究是把握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基本方向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因素。以甘肃省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素朴·李家庄为例,从农户满意度视角出发,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Excel和SPSS软件分析对其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农户满意度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探讨李家庄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