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编互动     
<正>我很喜欢4期封面故事《人民币汇率波澜再起》这篇文章,使我对人民币未来发展的趋势有了新的了解。文中提到人民币升值的几个影响:如长期出口增长趋势不改,促进一般  相似文献   

2.
从2005年7月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20%,而且这一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浙江省信息产业的外贸出口依存度一直保持高位,人民币升值对浙江信息产业产生较大影响,影响信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出口增长,影响综合经营效益,进而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该文针对这一系列影响,提出了不同层面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为浙江省的信息产业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环境下继续健康、良好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影响范围已不仅限于国内。当前,我国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这对所触及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升值与中国国际贸易顺差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国际贸易呈现出显著的顺差趋势,这引起了国际贸易逆差国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其廉价的出口商品占据他国市场".事实上,一国的客观经济基础决定了其汇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而人民币汇率是由客观经济基础自发形成的,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操纵.选取2005-2009年的宏观经济数据,针对人民币升值与国际贸易顺差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如何改善国际贸易格局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绪娥 《经济师》2008,(3):273-274
自2005年7月开始,我国开始实行新的汇率制度,人民币自主升值2%,并呈现出进一步升值的趋势。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时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面对人民币升值这把“双刃剑”,浙江省进出口贸易将会受到何种影响,浙江省进出口企业如何应对这一“双刃剑”,文章就此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6.
自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恢复缓慢,但中国经济逆势而升,始终保持着较快得增长,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相应地,人民币是否升值也是这几年的热门话题,一方面世界上许多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另一方面,在中国国内,对于人民币是否升值也是意见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几年,人民币呈现明显的升值趋势,着实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以人民币汇率为主要内容,通过回顾中国汇率制度的演变,结合当下的经济状况,探讨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以及升值后带来的短期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继续动荡,人民币汇率一改升值势头,总体保持稳定.人民币处于升值的趋势之中,这对金融市场及中港楼市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即对此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配套措施。人民币汇改经历了数个阶段以后,在未来的几年内,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人民币继续升值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对未来升值的趋势要有一个很好的掌握.尽可能减少汇率变化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声音     
, 《商周刊》2012,(24):10-11
我不喜欢这个称呼。如果因为我说话对人民币有影响,才叫我"人民币先生",我觉得这个称呼不合适。但如果是因为人民币汇率改革,那倒是未尝不可。——央行行长周小川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价格动态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争为 《经济评论》2012,(4):128-134
本文采用单方程动态分布滞后和VAR两种模型,实证估计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价格总指数的动态传递效应。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价格传递不完全,其动态特征为先快速完全传递,然后逐步回调,1年累积传递率约为0.5。长期的人民币汇率出口价格传递率呈上升趋势。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边际成本无显著影响。这意味着汇率不完全传递削弱了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支出转换效应,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长期来看会提高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调节作用。我国出口普遍选择美元计价且对出口市场依赖性强的特点使我国出口定价行为更多反映了供给而非需求方面的因素,我国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能力非常弱。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为缓解人民币升值巨大压力以及出于国内经济健康发展考虑,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并承诺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初步确立。面对人民币的升值,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进口贸易发展,特别是有利于我国出国务工人员。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人民币的升值不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经济长远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削弱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从利弊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以及涉及到影响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作者的观点:人民币升值有风险,人民币不升值同样有风险,既然都有害,两害相权取其轻。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民币流通范围逐步扩大,国际交易量增长迅速等原因,使得其国际化趋势明显。鉴于我国金融体系不健全,离岸市场不发达、资本开放度不高等原因,人民币国际化还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增强经济实力,完善金融制度和体制,扩大开放合作,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蔚 《经济师》2012,(5):27-28
维持物价和汇率稳定,是各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内容。近期特别是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国内物价总水平持续攀升,人民币升值压力与趋势强劲,并最终形成了人民币外升内贬的事实,这对稳定我国经济、实现结构性调整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探寻我国物价水平与人民币升值的关系,研究人民币升值究竟通过何种途径影响了国内物价总水平,进而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安秋娴 《时代经贸》2012,(6):107-108
在以往的二十年间,中国差不多积累了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也就是1992年的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贸易顺差。这引来了不少国外人士批评说人民币由政治驱动。不少西方媒体,甚至政府含沙射影指出中国政府操纵汇率,破坏自由竞争。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把这一争论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而且,从2009年开始,贸易顺差已经呈现下降趋势。本文对中国贸易顺差以及其对汇率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得出结论和预测分析,我过外贸顺差规模逐渐减小,近年来人民币汇率一直扮演着降低贸易顺差的角色,对外贸易转向平衡方向发展。本文对中国贸易发展状况,顺差原因以及顺差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应该是个老话题了,人民币的升值必然导致出口制造企业的收入减少,这是一个显见的结果。从目前人民币的升值趋势来看,受伤的制造业更需“保护”。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升值趋势将对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国际贸易产生影响。主要从人民币汇率与加工贸易的相关研究入手,论述了中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并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加工贸易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币日趋国际化。人民币由于各种各样的压力,呈现出升值的趋势。基于目前我国人民币升值的现状,简要地分析了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深入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探讨了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以往的二十年间,中国差不多积累了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也就是1992年的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贸易顺差.这引来了不少国外人士批评说人民币由政治驱动.不少西方媒体,甚至政府含沙射影指出中国政府操纵汇率,破坏自由竞争.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把这一争论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而且,从2009年开始,贸易顺差已经呈现下降趋势.本文对中国贸易顺差以及其对汇率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得出结论和预测分析,我过外贸顺差规模逐渐减小,近年来人民币汇率一直扮演着降低贸易顺差的角色,对外贸易转向平衡方向发展.本文对中国贸易发展状况,顺差原因以及顺差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自2014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后,人民币进入持续贬值状态,接连创下历史最大跌幅,市场对于人民币币值由强烈升值预期迅速转为悲观心理.人民币贬值是国内经济因素与国际经济发展变化的综合结果.人民币打破升值趋势,对国内经济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正确认识人民币贬值原因,充分评估人民币贬值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做出合理预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人民币升值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长期来看,受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人民币面临不小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趋势不会改变。但是,为了避免日元升值后日本经济"失落的十年"的沉痛教训,人民币升值策略选择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视角出发,指出人民币升值应当遵循小幅、渐进的原则,尽量避免短期内大幅升值;人民币升值应当在稳定通货膨胀或保持低通胀的经济环境下进行;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应该以保持稳定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