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金融供给侧结构与金融风险之间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可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实施全面改革,构建金融企业法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施结构改革,构建协调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实施重点改革,构建国际金融风险“防火墙”,以长效的风险控制体制和机制,将系统性金融风险持续保持在可控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4.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是促进资金融通、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不管是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都要求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本文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金融机构在抗疫时期支持实体经济的表现以及今后金融领域将面临的新需求和新挑战展开分析,探索疫情后时代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5.
6.
7.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思想,其实质是改革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更好地与市场导向相协调.本文立足陕西实际,对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进行具体分析总结,提出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进一步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切实保护银行债权;改进房地产市场管理等. 相似文献
8.
9.
2016年央行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鼓励加大金融对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支持力度,推动工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为金融业支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像很多新兴事物一般,我国相关企业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力量的一部分,也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崛起,相关新财会制度也已经建立,在这个过程中,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积极财政政策也在进一步落实中,从目前我国财经情况看,主要矛盾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在本文中,我们结合国际背景以及在这个背景之下我国的政策调整,来制定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积极财政政策,并根据管理现状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研究出发,回顾经济学理论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研究方法以及在经济治理实践中的应用,对保险服务经济社会的成就和不足进行了阐述,指出保险供给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本文以产业为主要脉络,分别分析了农业、工业、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举措和保险需求,以及保险服务三大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融监管研究》2018,(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工作主线,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银行业涉农金融服务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重要作用,但是针对性体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要求,全面衡量银行业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的统计评估体系仍处于相对欠缺状态。为此,本文从系统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需求出发,得出九个方面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需求重点领域,创新构建以银行业支持重点领域成效指标为主体,兼顾银行业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处外部环境指标的综合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山东省调查样本为例,确定评估思路、细化评估指标,验证了评估体系的有效性,也为进一步拓展评估银行业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提供了参考,具有较高的复制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分析征信需求新常态的背景和表现形式,探讨征信服务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新需求背景下,征信服务工作的结构性改革应着眼于信用报告内容的多样化、信用报告出处的标识化、信用报告产品的精细化和信用报告更新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通过优化金融供给结构来适应实体经济发展,适应新的需求结构。城商行作为银行业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坚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聚焦主业,回归本源,通过积极增加或优化有效金融供给,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加快从以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带动增长为主的要素结构向以技术要素、制度要素驱动增长为主的要素结构转变,提升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5.
随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正在经历一个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复杂转型过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是今后一段时期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政策导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出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带来新机遇,商业银行应当采用持续提升薄弱领域金融服务水平、丰富金融服务供给方式、构建与直接融资相适应的风险防控体系、完善人才队伍的激励机制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策略,更好地促进和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提出金融发展推动我国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路径.利用我国200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相关路径进行探究和论证,结果表明:金融规模推动产业层次提升的资本驱动路径的有效性边际递减,金融结构引导产业科技水平提高的创新引领路径的有效性并不显著,金融效率促进产业高效化发展的管理优化路径的有效性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银行业的结构重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中国的商业银行业是一个只有20年历史的优质行业。在20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处于改造和重构的过程中。中国的商业银行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大一统银行,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中国的唯一银行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当时他既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又办理企业个人的具体的经营业务,所以完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化的需要,因此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改造也就启动了。在银行业改造重组的初期,人们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1月召开的G20峰会审议通过了Basel III改革议案,新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监管新标准,有助于提升银行系统稳健性,同时也给银行带来较大的资本压力,进而影响银行的业绩。本文在综述巴塞尔III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国内银行业实施巴塞尔III的优势和劣势,建议银行持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深化新资本协议应用范围,结合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有效评估各类业务综合成本收益率,合理开展资产配置和差异化业务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提高银行开展业务的主动性和议价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从1978~1985年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政策性分立,1986~1994年<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出台、银行业初步进入法制运行时期,1995~2003年<商业银行法>发布、银行商业化经营的渐次深入,到2004年至今国有银行改制和"一行三会"专业化监管分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