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就证券市场联动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基于2012-2018年沪港两股市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沪港通”出台前后两市金融板块指数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沪港通”实施后两市金融板块指数建立了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波动中沪市更易向港市调整;沪港两市金融板块表现为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且沪市对港市的冲击影响较大;此外,“沪港通”还加深了港市对沪市金融板块方差波动的贡献度。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2006年10月16日至2016年8月29日期间沪深港股票市场之间的一体化。结果显示:"沪港通"事件加强了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沪港通"实施后,沪深与香港股票市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与牛市行情相比,熊市行情下短期波动的调整速度更快。鉴于此,从投资者、监管部门、上市公司等角度出发,建议投资者需谨慎投资港股、监管部门应加强两地合作、上市公司通过向香港上市公司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来促进国企混合所有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沪港通的开通,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尽管沪港通的开通加强了两地股票市场的互联互通,但双重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差异反而扩大了。以中国双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沪港通开通对两地证券市场产生的影响。将沪港通与股权分置改革相对比,结果发现,首先,股权分置改革对双重上市公司的A股产生了显著的影响,H股股票市场的反应相对平稳。其次,沪港通的正式批复和实施,对A股股票市场的影响有限,市场反应较为平稳,对H股股票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事件日H股股票市场的反应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4.
通过事件研究法,以2014年11月“沪港通”的正式实施为事件,以其中沪股通交易范围内上证180指数、上证380指数的成分股中 A+H股为研究对象,对“沪港通”正式实施公告发出前后是否存在超常收益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 A股市场尚未达到半强式有效。虽然“沪港通”受到广大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但当前投资者并不看好;最后,根据实证结果进一步分析投资者不看好“沪港通”的原因,并对如何提高中国 A股市场的效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事件研究法,以2014年11月"沪港通"的正式实施为事件,以其中沪股通交易范围内上证180指数、上证380指数的成分股中A+H股为研究对象,对"沪港通"正式实施公告发出前后是否存在超常收益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A股市场尚未达到半强式有效。虽然"沪港通"受到广大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但当前投资者并不看好;最后,根据实证结果进一步分析投资者不看好"沪港通"的原因,并对如何提高中国A股市场的效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朱琳 《青海金融》2021,(8):31-37
本文基于沪港通政策的实施,采用双重差分法探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实施能够提高标的公司的会计信息透明度,深入研究发现沪港通实施后的积极作用独立于其他相关政策,沪港通通过引入境外投资者,改善标的公司的信息环境,从而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本文研究结论对沪港通实施效果评价提供了证据,亦为后续资本...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研究香港股票市场和大陆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关系.利用DCC-MVGARCH模型,对恒生指数和沪深300股票指数日收益率的波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沪港通”的正式实施,加强了香港股票市场和大陆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投资者可以通过两市场间的适当资产组合有效分散投资风险,实现防范和规避风险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沪港通对沪港股市联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沪港通的开启建立了沪港两市间资本的联通机制,对沪港两市的联动性产生了影响。文章基于实证的方法分析了沪港通开启前后沪港两市共同交易时间股价指数之间联动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沪港通开启之后,沪港两市的联动性有所加强,其中沪市对港市的影响明显增加。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沪港通开启前沪港两市间的因果关系不太明确,而沪港通开启之后,沪港两市间的因果关系随着滞后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随着沪港两市联动性的加强,我国内地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提高,证券市场受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会增加,市场之间金融风险传染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金融市场监管机制,以应对国际资本冲击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2014年4月10日,证监会正式皮肤开展互联互通机制试点,实施三年这是中国股市开启新方向的一个转折点,给股票市场带来活性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投资者应该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挑战新的风险。本篇论文讲述了沪港通对我国A股市场的影响以及预测分析,借此为投资者提供可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14.
庞家任  张鹤  张梦洁 《金融研究》2021,486(12):169-188
本文基于沪港通和深港通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中国内地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受政策风险和市场环境等因素所限,沪港通在初始阶段并未对沪市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产生显著影响,但随着政策进一步完善、市场逐渐稳定和交易不断活跃,其对股权资本成本的降低效果于实施两年后开始显现;深港通建立在沪港通的制度基础和运行经验上,其在开通后显著降低了标的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股权资本成本的竞争渠道和信息渠道,发现深港通对股权资本成本的降低作用主要集中在投资者竞争程度较高,或是公开信息质量较高、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股票样本。  相似文献   

15.
庞家任  张鹤  张梦洁 《金融研究》2020,486(12):169-188
本文基于沪港通和深港通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中国内地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受政策风险和市场环境等因素所限,沪港通在初始阶段并未对沪市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产生显著影响,但随着政策进一步完善、市场逐渐稳定和交易不断活跃,其对股权资本成本的降低效果于实施两年后开始显现;深港通建立在沪港通的制度基础和运行经验上,其在开通后显著降低了标的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股权资本成本的竞争渠道和信息渠道,发现深港通对股权资本成本的降低作用主要集中在投资者竞争程度较高,或是公开信息质量较高、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股票样本。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事件研究法并结合ARIMA模型,将2014年11月"沪港通"的正式实施时间作为分界点,以沪港通实施前后股票市场行情数据为样本分析沪港通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沪港通对股市没有显著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投资者将从初期的盲目期待回归到理性思考,股市最终恢复到原来状态。为了使沪港通能长期有效的促进股市和经济的发展,本文对市场进一步开放所需要的政策措施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过程中,2014年11月17日正式启动的"沪港通"和2016年12月5日正式启动的"深港通"都将注定成为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两者对于深化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人民币走向世界舞台以及香港金融圈的扩展意义重大。"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启用为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进行双向开放与彼此连结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为两地资本主义市场的良性运行和互利共赢提供了可能。本文首先简述"两通"的基本含义和发展历程,后与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结合,阐述"两通"在资本市场开放中产生的影响,紧接着探寻在开放中存在的风险,最后为促进"两通"平稳运行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8.
沪港通作为联结沪港两地证券市场的重要桥梁,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一次 重要尝试,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十分值得研究和关注。本文比较分析了沪港通前后两市的波动 情况,并分别选取沪港通开通前的2012年11月19日到2014年11月14日及沪港通开通后的2014年 11月17日至2016年11月17日的上证指数、恒生指数作为研究上海股票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的原 始数据,进行描述分析、GARCH模型实证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沪港通的开通加剧了 沪港两市的波动性,加强了沪港两市的联动性。  相似文献   

19.
以2014年"沪港通"的实施作为外生事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沪港通"政策对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沪港通"政策通过公司治理机制提高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沪港通"政策对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国后续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沪港通"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资本市场开放政策,会对资本市场各主体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DID)方法研究"沪港通"政策对企业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政策实施可以提高"沪港通"标的公司的现金持有。同时,本文进一步检验了现金持有的竞争效应和价值效应,并且通过区分产权性质和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发现"沪港通"政策所带来的正向现金持有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高时体现得更明显。在替换核心变量、控制行业竞争程度后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研究从企业现金持有决策角度拓展了"沪港通"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资本市场开放对微观主体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