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倍经济学"自实施以来,从目前来看,它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甚微,日本依然面临经济衰退与通货紧缩困境,在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实施负利率政策,以解决通缩,促进经济回暖,但从负利率实施的两个月以来,它所取得的效果却与预期背道而驰,日元升值,股价大跌,日本负利率政策引起了国内外高度的关注与质疑,本文基于对负利率政策的相关理论、负利率对日本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已经实施负利率政策国家所取得的效果进行梳理,最后总结负利率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拖累全球实际中性利率进一步下探至历史低位.及时研究西方发达国家负利率政策与银行实践,对于我国绸缪全球负利率带来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分析负利率政策的理论基础、传导机制与效果影响,将负利率政策实践与银行FTP定价理论相结合,以日本、欧洲主要商业银行负利率经营和丹麦商业银行推出的全球首个负利率贷款金融产品为例,从中、微观两个层面客观评价负利率政策对西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发现,负利率政策重塑了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方式,改变了银行的盈利模式,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货币理论"零利率下限"的约束.但是,政策利率传导的有效性受到现金存储技术和银行能否自由地根据市场环境调整存贷款利率等因素的影响.对此,本文建议我国应积极布局数字货币,发展无现金社会,加快破解零利率下限约束的技术应用,为负利率政策在商业银行体系内的有效传导创造先决条件.建议商业银行做好前瞻管理,尽快进行内部资金定价管理和利率风险管理的压力测试.建议货币当局发挥好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提高存款利率市场化水平,积极消除负利率政策可能带来的银行信贷收缩和传导堵点.  相似文献   

3.
作为金融危机后能够回应“中央银行还能做什么”的最新备选项之一,负利率政策一经“问世”便以其形式突破、逻辑反常等特点而广受关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再度将负利率政策带回研究前沿。伴随全球负利率政策实践扩大化与长期化,近年来国外围绕负利率政策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按照从理论构思到现实实践的逻辑,对负利率政策的实现策略、产生动因、运行机理、传导效果以及评价争议进行系统归纳总结。结合负利率政策违背传统认知的特性以及调控效果有限的事实,本文认为此类政策在实践层面上能否被推而广之仍需观察,在理论层面上如何被纳入宏观分析框架亦有待探寻。  相似文献   

4.
2012年以来,瑞典、欧元区、日本等9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实施了"负利率"政策。"负利率"政策并未完全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和刺激通胀的既定目标,相反却增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本文对总部位于"负利率"地区的23家大型银行的净息差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净息差逆势上升的6家银行采取了在"负利率"以外地区配置高比例资产、注重对高收益贷款和低成本存款的争揽以及加大期限错配力度等策略。当前,中资大型银行也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困境,其集中体现为资产地域集中度高、存放央行规模较大、公司贷款持续下降等问题。中资大型银行应借鉴国际经验,从加强海外高息差地区的资产布局、优化境内业务资产负债结构、扩大交易和手续费佣金收入占比等方面入手,以有效应对净息差的持续收窄。  相似文献   

5.
欧债危机以后,欧元区经济持续萎靡不振,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威胁。自2014年以来,欧洲央行突破长期被市场和各家央行坚守的"零利率下限"实行负利率政策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欧洲央行成为全球首个推行负利率政策的主要经济体央行。其实施及其效果是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负利率政策能否拯救欧洲危机仍然处于尝试阶段。本文依据政策实施背景基于负利率发生作用的机制和渠道,对负利率政策的效果进行预测,探讨负利率政策的实施会对欧元区以及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复苏乏力。为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稳定汇率以及实现预期通货膨胀水平等目标,部分央行开始实行负利率政策。负利率突破了传统货币政策的零利率下限,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以负利率政策为主题,对负利率的概念界定、形成原因、调控对象与方式、传导过程、影响与效果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研究发现,除了防止货币升值外,负利率政策并不是恢复经济增长以及实现目标通货膨胀水平的“良药”。鉴于实施负利率政策的经济体仍较少,而数字货币方兴未艾,未来应围绕负利率政策的实证检验和负利率政策在数字货币环境下的影响等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7.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经济遭受重创,诸多国家频繁采取降息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以期挽救经济,负利率政策呈现出固态发展趋势,但从各国实践效果来看表现不一。为此,基于IS-LM-BP模型针对负利率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负利率政策在浮动汇率制下资金可流动时,主要借助利率机制和货币-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能够大幅度提高社会总产出,然而在固定汇率制下负利率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差异。最后指出负利率政策的研究展望,以完善负利率政策的理论分析框架,深化对负利率理论研究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韩璟 《青海金融》2022,(2):41-48
从负利率政策的理论发展和传导机制出发,梳理负利率政策在欧元区、日本等经济体的实施背景及实施效果,并利用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欧元区负利率政策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汇率、失业率等的影响,发现欧元区负利率政策对稳定汇率、维持物价稳定以及降低失业率方面虽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影响力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9.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日本和欧元区相继推行负利率政策,目的是抵抗通缩;而瑞士和丹麦采用负利率政策则是为了避免汇率升值。随着发达经济体实行负利率的范围不断扩大,有关负利率的争论也愈发热烈。本文认为,负利率政策是贷款创造存款(LCD)理论的重要应用,银行是货币创造的主体,负利率政策的核心机制是保证"两个利差",即银行存贷利差和收益率曲线的期限利差,以保证利率低于资本边际回报率,刺激企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回升,以应对通缩型衰退。  相似文献   

10.
张翼 《金融纵横》2020,(7):40-45
本文从利率史视角对超长时间段的利率走势进行研究,梳理了关于利率长期走势的主要观点,并根据利率史数据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零利率下限与负利率现象,总结了欧元区等经济体近年来在政策利率、银行存款利率、金融市场利率和银行信贷利率四个层面的负利率实践,分析了实施负利率政策的经济体的共同特征,并给出了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