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书从金融发展理论出发,以金融结构的视角探索绿色金融和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分四个层面进行研究:第一,从金融结构的角度考察不同类型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和气候环境带来的异质性影响,第二,从生产者角度检验金融结构影响碳排放的机制,第三,考察绿色金融的微观作用机制,第四,考察多种因素影响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效果和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和碳金融四个层面,构建我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指标体系对我国30个省(除西藏、港澳台以外)的绿色金融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按照发展程度大体分为三个区域。随后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由于经济发展观念及增长方式、国家政策扶持等固有因素的差异,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低于经济欠发达地区;2010年以来我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总差异呈现两阶段的缩小趋势;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能耗结构的优化促进了绿色金融发展差异的减小。  相似文献   

3.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2010-2021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通过匹配中国省级层面绿色金融指数与企业层面微观数据,考察绿色金融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有助于提升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在国有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企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在绿色金融提升企业ESG表现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一是加快绿色金融发展速度,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二是强化ESG理念,加大ESG投资,鼓励企业ESG实践;三是鼓励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促进产业结构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四是强化环境规制对企业ESG的支撑作用,充分释放环境政策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4.
从早期的金融系统与经济增长机理分析,到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技术进步、金融系统稳定性等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一直是金融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金融结构如何影响产业转型升级"无疑对中国目前的经济新常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对这一主线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一方面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为该主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金融功能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围绕经济等对金融的影响、金融对经济的影响两条主线展开,相应形成两种理论:阶段理论和功能理论.本文首先界定了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功能理论和金融阶段理论的概念,接着从金融机构的功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最后是结论性评价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广西金融研究》2009,(4):75-75
董金玲在《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1期撰文对当前国内外区域金融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地梳理、归纳和总结,并对未来我国区域金融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首先,作者归纳了国内对区域金融理论的研究主要借鉴了金融发展学、区域经济学以及新兴的金融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作为边缘学科,区域金融学进一步发展和延伸了上述三种理论,丰富和扩展了研究的内容和边界。  相似文献   

7.
走绿色金融之路,是推动铁力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经济政策之一,本文以绿色金融的相关概述为切入点,分析了传统金融与绿色金融的异同,以铁力市当前绿色金融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铁力市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化,绿色金融已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绿色金融体系框架已逐步构建。为了解和分析评价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阶段规律,本文将绿色金融功能划分为资金融通、资源配置、储蓄投资转化和风险管理四大功能,并在四大功能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绿色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现阶段绿色金融功能的实现及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资金融通和储蓄投资转化是现阶段绿色金融功能的主要体现;资源配置功能尚未完全体现,金融机构对污染行业的退出还需要一定的适应期;融资工具发展缓慢是风险功能实现的重要阻力。  相似文献   

9.
绿色金融对优化信贷资金配置,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指引作用。本文采用2012—2019年28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实证研究框架,分析绿色金融能否助力提高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可以通过优化信贷资金配置助力清洁和非重污染行业绿色创新发展,从而能有效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绿色金融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作用在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东部、中部和环保监管程度大的地区的绿色创新水平推动作用更大。进一步拓展发现,绿色金融能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即促进了经济增长并减少了污染排放。本文的启示在于:第一,应持续强化落实绿色金融政策实施,扩大试点范围;第二,建立支持绿色信贷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信贷制度;第三,加强区域创新联动,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第四,加强环境监管并建立绿色创新扶持政策,助推行业高效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提出我国要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进一步促进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融合发展,为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扎实的金融力量。在此背景下,文章尝试将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结合,并提出理论假设,基于2012—2020年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建立面板数据,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并分别利用中介效应和回归模型开展影响机制和区位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改善并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缓解资源错配等中介途径,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相较于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在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有效。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分析,文章建议重点扩大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最大化提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发挥好数字普惠金融的技术创新外溢、产业结构优化和资源错配减缓效应,全面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均衡发展,重点提高中西部地区金融服务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刘令剑  赵公民  武勇杰  兰美娜 《征信》2021,39(11):87-92
绿色金融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分析,量化评价了2000-2020年我国公开发表的有关绿色金融的310篇研究文献,结果表明:学术界对绿色金融的研究热点逐渐聚焦于"绿色信贷"等主题,内容上呈现出"绿色金融政策研究—国外案例研究—中国绿色金融发展量化研究"的演变态势,而研究前沿突出体现为"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融合研究;同时,研究发现我国绿色金融领域存在着概念框架缺乏、标准体系不完善、政策环境不健全、与经济建设不协同等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于进一步促进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绿色金融是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因此科学客观评价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效果尤为重要。本文在梳理绿色金融支持低碳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用省际面板数据测度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并利用GIS工具分析绿色金融与低碳发展的时空变迁规律和地理分布特征,然后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从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和环境保护三个维度实证检验绿色金融支持低碳发展的效果。研究表明:绿色金融与低碳发展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绿色金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低碳发展均具有积极影响;且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果最好,对环境保护的驱动效果次之,对产业转型的驱动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本文对我国省际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农业碳排放强度进行测算,并对金融支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要加强宣传引导,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数字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发展绿色金融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十三五"规划更是把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前绿色金融在中国刚刚起步,综合采取了政策保障、市场实践和国际合作相结合的推进路径,各种政策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绿色金融市场快速发展。本文对当前中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意义和绿色金融的实践情况进行了梳理;同时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考核缺位、监管失位、标准空位和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信贷已成为商业银行满足绿色融资需求、开拓新利润增长点的重要业务手段。本文运用2007-2017年我国33家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绿色信贷对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绿色信贷占总贷款比重的增加有助于提升银行资产收益率;第二,从营业收入结构来看,绿色信贷提升了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但对非利息收入没有明显贡献;第三,从净利息收入结构来看,绿色信贷提升了利息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而对利息支出占比没有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规模较小和流动性较高的银行而言,绿色信贷对财务绩效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上述研究结论对于推动我国绿色信贷发展具有以下启示:第一,商业银行应积极发展绿色信贷,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第二,商业银行应依托绿色信贷构建综合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提升收入多元化水平;第三,商业银行应开发利用多样化绿色债务融资工具,降低绿色信贷业务资金成本;第四,政府部门应制定差异化绿色信贷激励政策,激发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如何降低能源强度,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值得探讨。本文旨在评估绿色金融发展在降低能源强度中的作用,基于2010至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熵值法测度绿色金融指标,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评价绿色金融与能源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能源强度;机制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可以通过增强环境保护力度和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来降低能源强度;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金融降低能源强度的影响对东部地区和非资源禀赋型省份有显著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和资源禀赋型省份的作用尚未显现。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丽平 《甘肃金融》2022,(11):52-56
“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实现的关键引擎是技术创新,而发展科技创新需绿色金融的大力支撑。本文通过理论层面对绿色金融发展和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并以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08—2020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系统考察绿色金融发展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发展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的促进作用;东中西部地区分样本检验结果显示与总体测度结果保持一致,但存在地域异质性影响;其他变量如产业结构、环境规制、教育发展以及政府支持力度等均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绿色金融的发展成为推动供给侧改革、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本文在总结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经验的基础上,得出发展绿色金融的四点启示,即服务绿色发展是绿色金融发展的根本宗旨、市场化的运作是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保障、牢牢守住风险底线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并结合内蒙古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对下一步更好地推动内蒙古绿色金融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绿色金融是实现优化资源绿色配置,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和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该研究基于2001~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熵值法、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空间相关性分析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信贷余额和债券规模均有大幅度上升,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二是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发育程度远高于西部地区,区域间差距拉大。三是核密度图表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速度放缓,多极化、两极化逐渐消失,但极化效应仍然明显。四是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金融发展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关联性,本地区的发展要受到邻近行政单元的影响,且“俱乐部”趋同现象显著,大部分省份分布在一三象限。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课题通过剖析赤峰市绿色金融发展现状,找到地区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建议:一是发挥利率自律机制作用,促进新能源信贷市场规范健康发展;二是推广产业链融资模式,依托核心企业破解其上下游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力度,满足不同绿色产业发展需求;四是尽快出台与绿色项目名录对应的银行绿色信贷审核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