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改革开放几十年时间里国内宏观经济获得了跨越式发展,这一背景下国内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且购买力也不断增强。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市场对于汽车的实际需求不断攀升,国内市场也成了汽车销售的一片"蓝海"。保时捷旗下拥有众多高端车型,作为豪车的典范,保时捷品牌汽车对于中国市场也十分重视,伴随国内民众对豪车需求的不断增加,保时捷在中国地区的销售业绩占据其全球销售业绩比重也在不断增加。本文将对于保时捷品牌汽车在中国的销售策略进行研究,通过4P理论进行影响策略选择后也为其提升营销能力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丹 《国际市场》2003,(8):58-59
保时捷运动型越野车Cayenne日前正式进入中国市场。Cayenne在西班牙语中有“辣椒”的意思,从外形看就发现没有什么词汇能比辣椒更符合保时捷的这款SUV了。无论从车灯、弧线型的发动机舱盖、漂亮的弧形车身腰线还是整体轮廊上都显示着其为之骄傲的保时捷血统,在周围产生一种满含激情的磁场。而在火辣市场的背后是保时捷全新的机械技术。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工业建基于商用车,多年来,高用车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乘用车市场火热跟进的情况下,两用车依然保持了大于50%的市场贡献度。2003年,全国载货车和客车合计销售241.92万辆.轿车销售197.16万辆;2004年载货车和客车合计销售274.46万辆,轿车销售232.65万辆,然而,2005年商用车与乘用车的市场结构终于由不断的量变引发了质变。19月.全国汽车销售413.62万辆,其中商用车13330万辆.乘用车280.32万辆,商用车对汽车市场的销售贡献度降为32.23%.商用车引领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4.
奥迪在中国市场的迅猛发展不但使国外的汽车巨头对中国豪华车市场另眼相看,同时也促使宝马、凯迪拉克和奔驰相继选择在中国落户。2004年的北京车展上,捷豹(JAGUAR)、凯迪拉克等诸多豪华车品牌悉数亮相,百万元级的轿车市场变数骤增,而宾利、劳斯莱斯、保时捷、法拉利等诸多豪华车品牌今年也陆续开始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一场发生在豪华车市场的战役已全面打响。业内人士评价,2004年已成为中国的“豪华车之年”。  相似文献   

5.
<正>二十一世纪的最初十年是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十年,中国汽车市场规模从2001年的236万辆增长到2010年的1806万辆,年均增速超过25%;同时,中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销量的比重,从2001年的4%增加到目前的25%,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011年以来,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全年销量与上  相似文献   

6.
记者日前从东风日产了解到,新一代骐达将于5月27日正式在国内上市,届时备受关注的新车价格也将同时公布。尺寸和技术配置全面提升骐达自从2004年面市以来,在全球累计销量高达250万辆,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也创下了6年75万辆的骄人成绩。此前不少人认为,新骐达将依然延续现款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2004年——汽车行业“硬着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注定是中国汽车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从2001年至2004年4月。中国汽车市场特别是轿车市场经历了一种近乎疯狂的增长之后,狠狠地从天空摔落到地面。完成了所有汽车生产厂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硬着陆”。回顾2004年,轿车全年销售2,247,782辆,增长率为13.7%,尽管这个数字在国际市场来看已经是一个“今人昨舌”的数字,但相比2003年超过70%的增长率而言。理性的市场规律已经显现。  相似文献   

8.
2004年中国货车共销售152.59万辆,同比增长了25.96%。其中,重型货车表现最为突出,全年共销售37.08万辆,同比增长了45%;中型货车销售17.56万辆,同比增长了28.79%;轻型货车销售80.8万辆,同比增长了18.46%;微型货车销售17.14万辆,同比增长了24.96%。总体来看,在2003年表现不佳的情况下,中国货车市场2004年强劲反弹,呈现出产销两旺、欣欣向荣的景象,成为2004年汽车市场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近日,本刊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获悉,2022年5月16日—2023年3月1日,在10个月之内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4次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召回汽车63384辆,因为什么安全隐患问题?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Panamera系列汽车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回顾:中国啤酒的分水岭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总结2004年的中国啤酒,“平淡”可能是最合适的。中国啤酒在经历三大巨头(青岛、燕京、华润)大规模抢滩式并购之后,2004年既没有发生青岛华南事业部高歌猛进的市场大战,也没有发生此起彼伏式的圈地竞赛。然而,从任何角度看,2004年都会成为中国啤酒的分水岭。在2004年,以下三种市场格局的形成,预示着中国啤酒的竞争即将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2004年重卡市场,出现了高达44.98%的“井喷”式增长,销售量是23万辆。2005年重卡市场因此被寄予厚望,但却出现30%滑梯似的降落。重卡市场已完全进入“低迷调整期”。2006年会如何?这种调整对中国重卡的格局意义如何?  相似文献   

12.
尚鸣 《商业时代》2005,(13):16-17
中国已于2004年底放开了成品油零售市场;2006年将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这对于跨国石油公司来说,无 疑是进入中国能源市场的良机。他们已经开始在中国布局,并有了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3.
与国际零售商状元——沃尔玛、榜眼——家乐福采取的国际化快速扩张、抢占中国市场的策略不同,位居“探花”,来自英国的TESCO并没有急于一时进入中国市场跑马圈地。2004年,姗姗来迟的TESCO以曲线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零售市场,比沃尔玛、家乐福晚了近10年,在这期间,沃尔玛已经在中国55个城市开设了104家商场;而家乐福也已在中国的38个城市开店超过了100家。  相似文献   

14.
从2002年我国加入WTO以来,汽车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和调整式增长两个阶段。2002-2003年汽车总需求年均增长40%左右,2004年乘用车市场率先进入调整阶段,2005年商用车市场进入调整阶段。但是,2005年的汽车市场在成因、特征等方面与2004年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高忠义 《市场研究》2006,7(10):24-26
一、引言随着私家车在我国的日益普及,与汽车相关的行业也如日中天,汽车产业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在2003年,整车销售增加了37%,达到了439万辆,比1992年增加了100万辆(《亚洲汽车》2004)。中国已经超过了韩国,成为亚太地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汽车市场。近10年我国私  相似文献   

16.
营销者说今天的汽车消费市场要求品牌必须要进入不同的细分市场,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从别克的品牌外延来讲,也要顺应潮流需要和市场需求,增加了更多时尚的内容,包括新潮酷等有活力的品牌外延。2012年初至2012年11月下旬,别克的销量已超过了60万辆,别克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也已经超过了410万辆,而这一  相似文献   

17.
<正>全球最大的市场研究机构之一TNS最新发布的奢侈品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大部分中产阶层对奢侈品抱有积极的态度,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大有可为。近几年,不少国际知名的奢侈品品牌逐渐进入中国市场,也带动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蓬勃发展。2004年,  相似文献   

18.
《糖烟酒周刊》2004,(47):20-23
对食品业而言,2004年12月11号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从这一天起.中国将实施零售业的彻底开放,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将不受地域,不受数量,不受股权的限制,全面进入中国一线、二线及三线、四线城市。各种零售业态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并在不同的区域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汽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据预测,到2000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量为300万辆,其中轿车150万辆;到2010年中国需要600万辆,其中轿车400万辆;按照国家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规定,到那时这些汽车完全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全面更新现有汽车产品,并开发新车型、尽早形成中国汽车自主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的整车物流业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后正在随着汽车业的发展放量增长。从2001年底入世,中国的汽车产量从370万辆增加到2006年的720万辆,并预计在2007年达到880万辆,平均年递增百万辆。从美日德等汽车大国的经验看,如此大的整车市场规模以及增长速度,能够培育世界级的汽车物流供应商并支撑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