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蒋奇芮 《现代商业》2014,(1):142-143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国有矿业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技术创新脚步的加快,传统的矿业经济正面临着较为严峻的重重考验和挑战,迫切地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然后论述了新时期我国矿业经济存在主要问题,最后就如何做好国有矿业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工作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商》2015,(41)
西藏因其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开发过程中如何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二者协调好,将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西藏地区矿产资源、矿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相应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西藏矿业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商》2015,(38)
改革开放以来,沙河市矿业开发十分兴旺,已形成了以冶金、煤炭、建材为主的三大支柱产业。经过20年的开发,沙河的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矿产经济的发展显露出后劲不足的现象。然而,在我国矿产资源供不应求时,小型矿山企业曾以较少的投入快速提高了我国矿产资源产量,是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小型矿山企业仍存在资源利用率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严重、供求关系紧张以及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矿业经济的转型升级问题亟待解决。本课题以河北省沙河市的小型矿山企业为切入点,调查其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型升级对策助其转型,设计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减缓资源枯竭的趋势,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4.
矿产资源是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世界各个国家纷纷把对矿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放在战略发展地位。但是在经济转型中,我国矿业经济的发展依然存在诸多挑战。矿业项目融资困难,资金来源不足,矿业投资增长速度放缓,,许多企业资金链断裂,严重影响了矿产经济的发展。而进行有效的资本运营是改变这种困境进而推动矿产经济发展的方法之一。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立足于矿产经济,通过对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以及企业在资本运营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借鉴国内外学者对资本运营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试图提出适合我国矿产资源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矿业权作为实现矿产资源价值的必然手段,对其科学合理地评估是实现矿产资源优化配置和矿业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矿业经济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考虑离散时间交易和支付红利条件,兼顾风险和利益双目标,根据复制期权极小方差规则提出了新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经过数值分析比较,改进模型使其更加贴合实际期权价格。通过案例实证与情景分析可见该模型能够较好地估算矿产资源资产价值,从而提高矿业权价值评估的准确性。基于此,建议以矿产资源基础数据,建立多层次矿产资源资产价值体系;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数据库建设,实时监控并发布价格动态变化信息;推进核算方式纵深化发展,提高矿产资源价值核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线,“十二五”规划提出“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科技进步和创新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动力源泉,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均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江苏对外经贸论坛》2010,(1):F0002-F0002,1,2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3日上午在中央党校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8.
吴琼 《北方经贸》2011,(4):38-39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应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广西矿业经济活动的日益繁杂,《广西矿产资源管理条例》中的规划制度部分在实践中暴露出诸多缺陷,其抽象性与滞后性阻碍了矿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将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实施等规则纳入《广西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的规范体系。依据相关法律条例并结合广西特色,从矿产资源勘查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山地质环境规划以及规划主体和程序四个方面的制度需求和供给冲突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改革现行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制度、改革现行地质勘查财政投融资机制、设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开征矿业可持续发展基金和构建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地方财政能力提升关联机制五个方面,构建了我国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制度创新。没有制度创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空谈,这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证实。因此,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制度创新问题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成为加快发展重点。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举措,将提高服务业竞争力与促进市场竞争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我国服务业和整个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一、形成灵活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保障机制。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一)加大对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摩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逐步深人,思路不断清晰,力度不断加大,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制约和影响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要从根本上破解这些难题,必须坚持把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着眼于依靠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来推动转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能源需求使得电力部门在作为经济建设能源供给部门中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同时,计划经济市场向竞争市场的转变也使得电力行业的垄断性发生了转变,这对电力企业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并在其中盈利提出了新的挑战,对电力营销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电力营销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可以促进电力市场营销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式和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不均衡、不协调,可持续性不强的现状,这影响了我国经济长久稳定发展,所以需要转变当前经济的发展方式,从经济法的立法角度来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进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本文从经济法内涵和特点入手,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特点对经济法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保障作用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法对策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为粗放型发展,在这种发展方式下,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新时期的到来,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国亟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集约化发展。但是,经济发展方式还未实现彻底的转变,需要对现有的转变成果进行评价,以便于更好地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本文中,介绍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对其进行评价的必要性,从而有效地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品牌》2010,(Z2)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要加快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瓶颈是熟练技术工人和技术创新型人才短缺,这与我国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等各个层次的职业教育质量不高密切相关。因此,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总需求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拉动内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内容,对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只有对总需求的结构做出正确的调整,才能够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基于此,本文将从我国总需求的结构特征和经济发展的绩效及对策这几个方面来研究我国总需求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当前和今后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工商部门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