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婧 《上海企业》2007,(11):7-8
关于试用期的规定是此次《劳动合同法》的一个亮点,《劳动合同法》在试用期的期限、约定次数、试用期的工资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加强了对试用期的规制,给企业管理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面对这些,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对试用期的法律规定有深入的了解,谨慎使用试用期。  相似文献   

2.
试用期是劳动合同中重要的条款之一,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互相考察彼此认可的一个重要阶段,《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的订立、期限、解除都作出了比较严厉的限制性规定,用人单位对试用期条款应当特别谨慎。本文总结了劳动合同试用期极具争议的几个特殊问题,并对《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的规定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3.
一、如何理解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这个命题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含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规定非常匮乏.此类合同实际上已被边缘化。目前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并不能完全破解这一难题,边缘化问题可能成为企业正当规避《劳动合同法》的良策。本文阐述了重构此类合同的范围、试用期、与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转换和经济补偿制度之必要性及其修正。  相似文献   

5.
在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对试用期时间和试用期工资有了更明确的规定。在传统招聘识别的基础上,基于企业招聘的流程与任务,利用减少业主与员工间不对称信息的途径,提出试用期识别新员工能力的三种组合方法,以期对企业确定最优试用期与最优试用期工资数量及结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与《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在立法宗旨、制度设计等方面有许多变化,特别是对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违约金、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经济补偿金等劳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与《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在立法宗旨、制度设计等方面有许多变化,特别是对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违约金、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经济补偿金等劳  相似文献   

8.
林晨 《企业技术开发》2011,30(1):54-54,65
为了使企业HR的招聘管理工作更符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文章从提高招聘质量,恰当的签订劳动合同,合理约定试用期,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及酌情选择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等方面分析如何降低招聘和录用环节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试用期立法规定的缺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试用期的规定较《劳动法》更为详尽和具体,但是部分规定在立法中没有考虑到实施过程中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同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已经比较完善的做法背道而驰,这将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有待今后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一、如何理解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这个命题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含义: 一是试用期就是劳动合同期限.凡是劳动合同期限里能做的事情,试用期里大多数也能做.  相似文献   

11.
李馨 《人力资源》2010,(2):24-25
人力资源部门经过笔试、面试、测评、薪酬谈判等一系列环节招募到了新员工,接下来就进入到了“留”的阶段。有研究表明,入职两周到三个月是新员工离职的多发期,也是Feldman阶段理论中的适应阶段和促使新员工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期,同时还是《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试用期。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我厂因急需电工,与蒋某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两个月。日前,在对蒋某进行转正审核时,发现其应聘时提交的文凭、电工证等均属伪造的证件。请问,我厂能否据此解除他的劳动合同并拒付其试用期工资?刘艳玲刘艳玲同志:《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电工属专业性较强的工种,蒋某利用你厂急聘电工,在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况下,以伪造的文凭、电工证应聘,其行为构成了欺诈。对于因欺诈而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以欺诈、胁迫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2007年11月,我经人介绍到某企业打工,老板说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满后签合同,但直到2008年11月,仍未与我签订劳动合同。我看过《劳动合同法》后,了解了相关规定,于是要求单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对现行的劳动关系立法模式有重大的调整。该法关系国家的发展战略,关联企业发展调整,更与劳动者密切相关,从立法伊始到2007年6月29日颁布,一直引起各方高度关注。2008年9月18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同时强调《实施条例》作为《劳动合同法》的配套行政法规,必须维护劳动合同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起草过程中坚持了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制度相一致原则。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承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责任.从立法原意看,立法者对用人单位解除试用期员工的条件是比较宽松的.按理说,用人单位以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不该频发争议,即使出现争议,也不应存在败诉风险.然而,在劳动争议仲裁实施中,很多用人单位却因此承担了本不应该承担的损失.究其原因,大都是由于用人单位忽略了“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中“被证明”要件.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延续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赋予了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的权利,并对应当给予经济补偿的情形和补偿标准进一步作了具体规定。鉴于《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有了多方面的变化,作者认为有必要系统地梳理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补偿金的支付规定,以利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从其实施至今,大量案件事实证明,我国劳动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在这其中恰恰起到了消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劳动制度的司法现状出发,深刻挖掘我国现行劳动制度的弊端,从《劳动合同法》的层面提出完善劳动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如何考察试用期员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天 《人力资源》2010,(5):64-65
试用期作为考察新员工的第一道重要环节,对用人单位和新入职员工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关.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须根据劳动合同期限长短而设定,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动关系的建立、解除、变更以及宗旨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这使得传统的企业绩效管理的诸多行为面临着违法的风险。本文从试用期员工绩效目标制定、对不胜任工作的理解、末位淘汰以及规章制度几个日常管理中常见的管理行为入手来分析其中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以期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些实践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已半年有余,对全面调整劳动关系,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劳动合同法》是一部倾向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因而给企业的经营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山东莱州市对全市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的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