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WEEE、RoHS到即将实施的EuP,近两年,欧盟频频出招“环保壁垒”,中国企业因此叫苦不迭,据统计,仅EuP一项对中国家电行业造成的影响就不会低于500亿元。痛苦将是难免的,根据调查,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将使相关的企业大大增加成本,一些设计能力差、技术落后、规模较小的企业很有可能因缺少应对技术和资金而出口无门。但这场“绿色风暴”也同时意味着契机,据专家预测,环保、节能是产品设计的大势,高耗能的产品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将最终会被替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来说,凤凰涅磐式的痛苦也许并不可怕,因为之后将会获得重生的喜悦。  相似文献   

2.
从WEEE、RoHS到即将实施的EuP,近两年,欧盟频频出招“环保壁垒”,中国企业因此叫苦不迭,据统计,仅EuP一项对中国家电行业造成的影响就不会低于500亿元。痛苦将是难免的,根据调查,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将使相关的企业大大增加成本,一些设计能力差、技术落后、规模较小的企业很有可能因缺少应对技术和资金而出口无门。但这场“绿色风暴”也同时意味着契机,据专家预测,环保、节能是产品设计的大势,高耗能的产品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将最终会被替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来说,凤凰涅磐式的痛苦也许并不可怕,因为之后将会获得重生的喜悦。  相似文献   

3.
从WEEE、RoHS到即将实施的EuP,近两年,欧盟频频出招“环保壁垒”,中国企业因此叫苦不迭,据统计,仅EuP一项对中国家电行业造成的影响就不会低于500亿元。痛苦将是难免的,根据调查,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将使相关的企业大大增加成本,一些设计能力差、技术落后、规模较小的企业很有可能因缺少应对技术和资金而出口无门。但这场“绿色风暴”也同时意味着契机,据专家预测,环保、节能是产品设计的大势,高耗能的产品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将最终会被替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来说,凤凰涅磐式的痛苦也许并不可怕,因为之后将会获得重生的喜悦。  相似文献   

4.
从WEEE、RoHS到即将实施的EuP,近两年,欧盟频频出招“环保壁垒”,中国企业因此叫苫不迭,据统计,仪EuP一项对中吲家电行业造成的影响就不会低于500亿元。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微电机出口企业来说,2003年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年份。这一年,中国微电机产品出口达6.24亿美元,并且这一出口数额只占到国际市场需求量的3%。巨大的国际市场容量,让中国微电机出口企业看到了光明的出口市场前景。然而2004年,微电机生产的原材料特别是硅钢材料价格一路上涨,加之年初国家将电机的出口退税率下调了4个百分点,着实让微电机出口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尽管目前有关2004年中国微电机出口数据尚难确定,但出口企业的利润下降已成定局。专家认为,2005年中国微电机出口企业在继续承受成本上升压力的同时,也  相似文献   

6.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创出新低,破“8”,破“7”,在两者汇率进入“6时代”之时,中国的外贸出口企业,尤其是那些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企业,他们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尽管“金融风暴”会直接影响我国产品的出口,但是,让你公司的产品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持续影响力,这种工作却一直不能断掉。因此,如果有机会,还是要参与国际博览会。特别是对于一些没有出国参加过的企业来说,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和程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应对EuP指令促机电产品出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uP指令即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是欧盟国家于2005年7月6日颁布的节能环保指令。欧盟EuP指令生效后,对机电行业未来产生的冲击将比WEEE和RoHS更为严重。因为相比WEEE和RoHS指令,EuP指令涵盖了所有用电的产品,且涉及到从设计、制造到使用、维护、回收和后期处理一整条产业链。EuP对产品在生产中究竟需要消耗  相似文献   

9.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压力骤增。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汇率等众多因素不断蚕食出口企业利润。为了维系企业的生存,提价在所难免。然而,中国产能过剩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价对企业来说无异于会降低市场竞争力和丧失客户的青睐。在这把“双刃剑”面前,企业在不断尝试各种方法突围。  相似文献   

10.
业态     
《商界名家》2006,(7):11-11
欧盟电气环保指令7月实施;安利(中国)环保活动维续升温;本田全球召回56万辆汽车;我国出口日本的蜂王浆企业遭退货;国际少儿品牌聚首“儿博会”。  相似文献   

11.
全球领先的测试和认证机构CSA International(CSA国际)日前宣布.在广州成立其在中国的第一个实验室。该实验室现已以“广东加华美认证有限公司”的名义开展业务。”广东加华美认证有限公司”是合资公司.由CSA International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CCIC)合作成立。随着该实验室的成立,CSA International可以在本地对客户的产品进行认证和测试.为产品贴上合适的认证标志.协助企业将产品出口至北美乃至全球市场。作为国际测试与认证行业的领先组织.CSA Interna-tional的认证标志已为全球数以亿计的合格产品所采用。  相似文献   

12.
经受外贸壁垒、新劳动法实施、人民币升值、美国次贷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卫浴出口企业来说,2008年必定是艰苦的一年。在艰苦的环境中,卫浴出口企业如何撑过难关?2008年5月28日,由本刊及旗下《CHINA SANITARYWARE》主办、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指导、Intertek天祥集团协办的“卫浴企业如何撑过难关”论坛,与“第13届中国国际厨房、卫浴设施展览会”同期在上海举办,卫浴业内专家与专业人士汇聚一堂,共同为在目前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支招。  相似文献   

13.
《大经贸》2003,(8):28-33
中国(China)与陶瓷(china)的英文只是首个字母大小写的区分。冥冥中陶瓷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三彩、景泰蓝等陶瓷早已闻名于世,而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最常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建陶,从地板、墙壁上的瓷砖到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洁具。中国建陶的生产量很大,但在出口方面显得很薄弱,以瓷砖为例,中国瓷砖占了世界总产量约1/2,而其出口量仅占世界瓷砖进口量的3%。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调查发现建陶出口之路确实坎坷不平。前不久,中国鹰牌签订了到美国销售96万件洁具的合同,其中第一批洁具已运往美国。这是目前中国建陶行业最大的出口业务,同时也预示着中国建陶出口在门槛高高的美欧市场将拓展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4.
正如伦敦商学院院长劳拉·泰森所说,中国正成为“令人生畏的出口机器”,2003年,无论从出口规模还是从出口企业数量来说,中国的出口创造了一个奇迹,并且,这种奇迹还在延续。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对于中国陶瓷出口企业来说,将会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 从1月起,欧盟取消了对中国陶瓷出口的配额限制,消费能力强的欧 盟将上升为我国陶瓷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中国不少陶瓷出口企业正摩拳擦 掌,准备冲关。 然而,2004年9月德国海关因涉嫌外观侵权,在汉堡公开销毁了中国 出口的万余只咖啡瓷杯一事,又让业内的有识之士感到,配额取消并不表  相似文献   

16.
对于许多被反倾销申诉赶出国际市场的中国出口企业来说,接踵而来的反规避调查着实教人烦恼。  相似文献   

17.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对许多立志从事产品出口的企业来说,目前正是年底总结,并制定新一年出口战略和出口目标的时候。在众多的经营策略中,走出国门,参加国外展览会,已逐渐成为众多企业产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最直接和最富有成效的方式。 在众多的营销手段中,选择出国参展,不仅使厂家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买家,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点,直接与他们建立贸易联系,而且还可以了解行业最新发展趋势,从而找到自己新产品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8.
虽然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已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但是整个国际市场并非“整齐划一”,中国企业不妨由“西方市场”转战“北方市场”。在欧美市场购买力减弱之时,俄罗斯仍有较大的市场需求,这使得俄罗斯作为新兴市场的避风港地位进一步得到确认。但对于从事对俄贸易的中国商人来说,2008年似乎又是多事之秋。先是出了俄罗斯市场的“抄货事件”,后俄罗斯海关又宣布出于“保护俄罗斯民族工业、防止逃避关税”等相关方面的考虑,大幅度提高了中国商品的报关估价。这也说明,新兴市场在带来利润的同时,也会因为市场的不成熟而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都需要企业在摸索的过程中自己学会规避。  相似文献   

19.
胡健生 《江苏商论》2003,(9):161-163
党的十六大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以国外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调整自己的出口生产结构,是企业“走出去”、扩大产品出口的基础。本文以笔者在美国和英国亲身经历、了解和感受到的美英两国市场的特点,以及我国一些企业和产品在其中的状况为例,对我国企业在开拓国外市场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20.
赵艳丽 《大经贸》2008,(10):16-16
9月中旬,广东省外经贸厅携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先后在珠海、广州、东莞、汕头四市举办“纺织品出口预警培训班”。培训班上,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姜哲和北京高朋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磊等专家特别提醒纺织品出口企业,随着明年配额制度的解除,一方面企业将会面临着更多的市场机会,同时也将面对“后贸易配额时代”更多的不确定性。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要对欧美可能采取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措施,提前做好准备,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