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杨来咪 《时代金融》2013,(23):30-31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方面的计量对房地产公司影响极大。本文首先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与成本计量模式进行介绍,接着分析房地产上市公司金融街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对公司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影响,并探究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动机。本文认为,尽管目前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上市公司不多,但随着投资者对公允价值相关信息需求的逐渐增加,以及房地产市场评估业的发展,未来公允价值模式将被更多的上市公司采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实施三年来,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计量,仅少量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与实施前的预测不一致.本文针对上述现状,分析了我国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我国投资性房地产能更好的推广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郑惠霞 《上海会计》2009,(4):38-40,21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颁布,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的必然结果。但新准则颁发后,由于观念转变较难、条件的限制及管理层的谨慎要求等,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上市公司占比很小。当前,投资性房地产已成为多数上市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是可行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当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实现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计量向公允价值计量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4.
投资性房地产为什么不愿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不同模式对企业利润等方面产生不同影响,本文从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出发,分析了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方式的现状。即多数经营房地产的上市公司不愿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后,与2006年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在运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情况下,投资性房地产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房地产类、银行类整体公允价值变化额有积极的市场反应,与股票价值具有价值相关性,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有所提高。其他类投资性房地产整体公允价值变化额未出现积极的市场反应。  相似文献   

6.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以选择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现状,能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然而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大部分上市公司仍坚持成本模式.本文分析了影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的因素,据此提出了推行公允价值计量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可能会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造成潜在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实施新会计准则的时点为分界线,对比分析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股票价值的影响。利用价格模型对2004-2006年和2008-201O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与历史成本模式比较,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会计信息总体的价值相关性得到提高,投资者更多地从资产负债观角度关注会计信息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前部分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那么怎样客观、公允地估计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是会计行业及资产评估行业同时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投资性房地产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新准则规定在进行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中,有确凿证据表明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但也没有规定必须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就使得许多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有选择或者不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自由,给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留下了广大空间。究竟哪些企业会选择公允价值模式,哪些企业会依旧选择成本模式?为什么大部分上市公司依旧采用成本模式,是因为公允价值技术上难以取得,还是另有原因?  相似文献   

10.
据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但是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却只有少数公司采用这一计量模式。房地产市场繁荣时,可以增加当期利润,萧条时,利润会大幅下降。假如当年房地产市场处于淡季,公司的物业估值下跌,将直接拖累盈利,公司所能筹集的资金减少。所以投资性房地产重新的估值至关重要,对公司的发展将起到双刃剑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投资性房地产会计计量模式转变对利润影响,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规避途径,以期为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投资性房地产是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中唯一将公允价值计量运用于非金融资产的项目,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具有自主选择计量模式的权利,因此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选择非常具有特殊性。作为资金密集性行业,债务融资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也是防范风险的重要环节。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中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与企业债务融资风险之间的关系,发现在投资性房地产中采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风险;同时,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有不同的影响,即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风险相较于国有企业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等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纷纷将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的计量属性加以运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正逐步与国际财务会计准则趋同,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其中投资性房地产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更真实反应企业的现状,能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在我国房地产价值攀高的时候,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当期净资产,然而这样一个对企业有利的政策实施以后,有不少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对投资性房地产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14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本文将通过图表展现目前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方式的应用现状,总结投资性房地产在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的动机和目前应用少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秦玉 《时代金融》2014,(8X):28-28
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等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纷纷将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的计量属性加以运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正逐步与国际财务会计准则趋同,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其中投资性房地产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更真实反应企业的现状,能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在我国房地产价值攀高的时候,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当期净资产,然而这样一个对企业有利的政策实施以后,有不少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对投资性房地产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投资性房地产》(2006年)首次对我国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作出规定,其中后续计量有条件地选择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我们通过对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的对比,认识了公允价值计量的若干特点;借鉴公允价值在金融衍生工具净收益变动的实际,我们认识到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该在前进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6.
《会计师》2017,(12)
本文以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为着力点,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进行阐述与剖析。通过对公允价值及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予以解释,在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投资性房地产项目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企业具体应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2007~2012年首次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司管理层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具体动因。结果表明,管理层选择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的可能性与盈利能力负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信息不对称程度不会显著影响管理层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选择。这说明管理层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只是为了提高公司的会计业绩和降低公司债务水平,而不是为了向投资者提供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8.
王娜娜 《会计师》2012,(10):6-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定,企业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留有空间。本文拟分析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的应用情况及其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会计利润、财务指标、纳税等的影响来反映公司业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剖析了金融街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真实动机和原因,并通过对金融街更改会计政策前后财务状况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财务影响,并建议投资者对以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房地产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应加以调整,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