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4年,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加之行业又逢结构调整的关键转型时期,烧碱、聚氯乙烯两大氯碱产品面对下游需求乏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总体运行持续疲软。全年累计烧碱产量为3180万吨,同比增长7.9%;聚氯乙烯产量为1630万吨,同比增长6.5%。国内氯碱企业面临经营困境,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展望2015年,我国氯碱行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在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下游市场需求不见起色、主要氯碱产品价格走低的大背景下,2015年市场总体难言乐观。  相似文献   

2.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氯碱行业生产稳步增长、产品价格降幅收窄、对外贸易企稳,总体呈筑底企稳态势。全年累计烧碱产量达到2854万吨,比2012年增长6.5%;聚氯乙烯产量实现1530万吨,同比增长14.0%。但面对产能过剩与下游消费增速放缓的矛盾现状,其综合盈利状况难言理想,全行业依旧处于亏损局面。展望2014年,调整产业结构、消化过剩产能、保证行业健康发展将是氯碱行业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国内房地产业、平板玻璃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极大拉动纯碱需求的同时,也使纯碱产能迅速膨胀。因此,控制总量、增加出口、控制氨碱及联碱产能按合理比例发展、扩大氯化铵销路及降低消耗,成为行业"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到2010年底,我国纯碱产能已达2430万吨;纯碱产量为2047万吨。"十二五"前3年,还将有600万吨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国内烧碱产能共计3412万吨/年,全年累计产量达到2466.2万吨,比上年增长16.2%;聚氯乙烯(含糊树脂)产能共计2162万吨/年,全年累计产量为1295.2万吨,比上年增长12.5%。从产能规模来看,预计2012年国内氯碱行业的装置能力仍将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聚氯乙烯和烧碱的产能增速有望达到甚至突破10%的水平。面对2012年更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持续增长的产能规模、日益严苛的产业调控政策以及难以有效支撑巨大供应量的下游行业需求,均预示着氯碱生产企业"微利经营"的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5.
《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指出,氮肥行业将把技术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把保障农业用肥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落脚点;把节能环保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促进氮肥工业可持续发展。在产能调整方面,以满足"十二五"期间国内农业和工业的需求为基本目标。根据对工农业需求的预测,2015年需要氮肥产量为4330万吨,需要产能为4800万吨。2010年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复合材料市场快速增长,亚洲尤其中国市场增长较快.2003~2008年中国年均增速为15%,印度为9.5%,而欧洲和北美年均增幅仅为4%.目前全球复合材料产量约为820万吨,其中中国达131.2万吨,约占16%.上年中国复合材料玻璃纤维产量为160万吨,其中115.5万吨用于玻璃钢(FRP)工业;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产量为135万吨,其中68.8万吨用于玻璃钢领域,约占51%;乙烯基树脂产量为1.26万吨,胶衣树脂产量为1.59万吨.今后几年我国复合材料仍处于快速发展期,造船业和汽车业的发展也会带动玻璃钢业的发展,从子行业应用看增长力度最强的有3个领域,分别是建筑、汽车和风电.  相似文献   

7.
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产量将达到400万吨,年均增长17%。其中:生物质再生纤维352.2万吨;生物质多糖纤维3万吨;生物质合成纤维20.8万吨。在我国,化纤产业仍处于"规模化发展"的主流中,化纤行业多为民营实体,无论从研究队伍、资金投入以及成果,我国生物质纤维的发展均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基本的有机原料,预计今后5年,全球苯乙烯供应和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明显低于前5年,产能年均增速降至1.3%,而产量及需求的年均增速为2.4%,预计到2016年生产能力将达3940万吨/年,需求达到3444万吨。我国苯乙烯产能扩容迅速,2011年可达580万吨/年,下游PS、ABS、SBR需求强劲,国内供不应求,企业新扩建积极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包装工业》2009,(3):51-54
■准入条件难抑短期产能扩张行业整合是氯碱企业最终出路 对国内氯碱行业在建项目的不完全统计表明,仅规划产能超过30万吨准八条件的电石法氯碱企业就达到16家,合计规划总产能为1030万吨,超过2006年国内921万吨的表观消费量。仅这16家已经具备规模的电石法厂商未来计划新增的聚氯乙烯产能就达到800万吨,而这尚未考虑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乙烯法产能。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针织在纺织行业中发展速度是最快的。1999-2003这四年里,规模以上针织企业产值、销售翻了一番,从约500亿元增加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全社会的口径年均增长13%-15%,增长了1.7倍。从产量看,去年针织服装是225亿件,出口114亿件,袜子的产量是120多亿双,销售针织面料154万吨,针织行业纤维加工量超过350万吨,化纤比重增速更快。针织行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对针织机械的巨大需求。近几年来,随着各种针织产品的迅速发展熏针织设备也进入调整和技术改造期,而且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针织业较发达的广东、浙江、江苏…  相似文献   

11.
化学纤维行业处于纺织产业链的前端,是纺织行业的“粮食”,后道产业发展的基础。“十五"期间,由于国际化纤格局发生变化,给中国化纤发展带来了巨大空间和良好机遇,我国化纤工业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在市场需求的拉动,技术进步的推动,民企发展机制的带动下产业链纵横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从未有过的高速高效发展十五期间,我国纺织行业纤维加工总量从“九五”计划末2000年的1360万吨增长到2005年约2600万吨,增长91%,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35%左右。化学纤维产量从2000年的694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629.2万吨,五年增长142%,占世界化纤产量的40…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烧碱产能达到3736万吨/年,比上年增长9.5%,全年累计产量2698.6万吨(折100%),同比增长3.8%;聚氯乙烯(含糊树脂)产能达到2341万吨/年,同比增长8.2%,全年累计产量1317.8万吨,同比增长0.5%。受产能持续增长、下游需求疲软、综合成本提高、对外出口不畅等不利因素影响,2012年氯碱企业承受着巨大的生产经营压力,“以碱补氯”难改困境,全行业整体效益下滑。展望2013年,面对国内氯碱行业整体产能仍在稳步扩张的局面,氯碱企业该如何通过调整自身产品结构,在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从而实现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有效增长,推动全行业的结构战略性调整,将是2013年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正>氯碱工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五年发展时期,技术进步是氯碱工业不变的发展主题。在今年4月19日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国氯碱论坛上,记者就中国氯碱工业的技术进步等课题,采访了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理事长李军先生。李军认为,技术进步更是指引整个行业发展的最大动力,中国氯碱行业的发展史也是技术进步的发展史,新的时期,技术便有新的内容,有新的技术,就意味将会进入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
预计2005~2010年,世界异丙醇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2.3%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将达到约199.5万吨,其中中东欧地区需求量的年均增长率最大,为4.5%,其次是亚洲地区,约3.8%。中国的异丙醇消费在涂料行业升级换代、油墨需求快速增长、制药行业出口看好以及中间体稳定发展等因素的拉动下,2010年消费总量将达到30万吨。但企业在投资该行业时仍需谨慎,必须考虑原料来源和资金实力。  相似文献   

15.
李军 《化工管理》2002,(3):26-27
氯碱工业是基础原材料工业。其产品烧碱、聚氯乙烯、氯气、氢气等广泛应用于轻工、纺织、冶金、电力、国防等各个领域,对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00年度在统计的氯碱企业工业总产值(现价)完成504.6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完成464.55亿元。目前我国的氯碱工业从科研、设计到生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2000年全国烧碱产量达到了667.8万吨,列世界第二;聚氯乙烯产量达到了265万吨,列世界第三。但就氯碱行业的结构和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由于市场需求的拉动、技术进步的推动和机制转变的带动,我国聚酯涤纶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向市场及沿海地区集中.涤纶长丝产品在我国化纤行业占据着重要地位.2005年我国化纤产量达到1629万吨,自2000年以来年均增长18.5%.……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复合材料市场快速增长,亚洲尤其中国市场增长较快。2003~2008年中国年均增速为15%,印度为9.5%,而欧洲和北美年均增幅仅为4%。目前全球复合材料产量约为820万吨,其中中国达131.2万吨,约占16%。上年中国复合材料玻璃纤维产量为160万吨,其中115.5万吨用于玻璃钢(FRP)工业;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产量为135万吨,其中68.8万吨用于玻璃钢领域,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氮肥、磷肥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钾肥产业也悄然壮大,产量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3.6万吨快速增至2007年的近250万吨,进口依存度也由近100%降低到70%左右,其中硫酸钾、硝酸钾肥产能年均增速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并已成为世界生产大国。从未来发展来看,我国钾肥供需都将保持上升态势,如,钾矿提取技术的进步将增加钾肥产能约120万吨,而生物质燃料的发展又将继续加大钾肥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成为世界PTA生产和消费大国 据统计,2009年我国PTA生产能力、产量分别达到1521万吨、1189万吨,占世界总量的32.2%、30%,表观消费量为1812万吨,进口量达626万吨,均居全球第一. 尽管国内PTA生产规模快速增长,自给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市场消费增速较快,总体上依然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药行业产业升级、兼并重组的脚步将会加快,农药生产将进一步向大型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农药产品朝着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目标包括6个方面:—总量目标到2015年,农药行业产值达2300亿元,销售收入2200亿元,实现利润150亿元,年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