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呼跃军 《化工管理》2014,(31):72-72
笔者9月17日从神华集团获悉,30万吨/年煤制油工程高浓度二氧化碳捕集与地质封存技术(CCS)开发及示范自查会近日在北京结束。与会专家认为,该项目作为国内首个CCS示范项目,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国际石油经济》2010,(7):74-76
1日中国第一个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工业化示范项目,也是全球第一个把二氧化碳封存在咸水层的全流程CCS项目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现场开工。该示范项目将从神华煤直接液化生产线中捕集二氧化碳,经处理后用低温液体槽车运送到距捕集地约17千米的封存区域,通过注入井注入地下1000~3000米的咸水层中封存。  相似文献   

3.
政策要闻     
(2009年6月)美政府拨款14亿美元促进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开发美国能源部6月8日表示,将拨款超过14亿美元推进二氧化碳工业源(包括炼油厂、钢铁厂和发电厂)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开发。这项资金是美国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部分。美国能源部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我国燃煤电厂投资CCS(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项目,立足燃煤电厂的视角,以实物期权为基础,构造CCS项目投资激励模型。从投资不可逆性、收益不确定性及投资时机可选择性以剖析燃煤电厂CCS技术实物期权特性,并从碳税、清洁电价补贴和政府投资补贴该3个方面建立与临界碳价的关系,且比较了碳税、投资补贴、清洁电价补贴3种变量的激励效果。通过研究得知,在碳捕获和封存技术中,政府对发电商进行成本补贴最为有效,即便是补贴很低却也能大幅推动碳捕获和封存的投资。  相似文献   

5.
中国神华集团日前透露,该集团正在研究利用碳捕获和封存(CCS)技术减少煤制油项目的二氧化碳排放,目前正在进行示范项目的研究、开发和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首个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工业化示范项目开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第一个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工业化示范项目2010年6月1日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现场开工。神华集团科技发展部总经理顾大钊说,这一项目的实施,是神华集团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探索二氧化碳减排途径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7.
许帆婷 《中国石化》2013,(11):52-53
当今世界,碳减排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行业与外交热点.碳交易制度也在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中相继建立、发展.然而,作为一种旨在降低排放的制度设计,碳交易本身对工业排放无能为力.碳减排归根到底需要相应的技术作为支持. 碳捕集与碳封存(CCS)技术是目前公认的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应对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国际社会对此高度重视.国际能源署(IEA)《2009年CCS技术路线图》更提出到2050年全球投资2.5万亿~3万亿美元建成3400个CCS项目的设想.碳捕集与碳封存技术为企业在碳交易市场中增加了筹码.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二氧化碳封存问题,保护大气环境,中原油田科研人员把二氧化碳注入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近7个百分点,实现"变废为宝"。二氧化碳封存既解决了炼油厂尾气排放问题,又促进了油田增产,可谓"一石二鸟"。4月8日,中原油田石油化工总厂职工对2万吨/年二氧化碳运行装置进行巡检。该厂炼油废气富含二氧化碳,过去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废气无法回收利用,只能排放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我国对干气井的勘探程度也在不断加大,这就促使我国的干气并勘探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因此,本文重点就是根据低孔、低渗气层实际的特点,与我国现代的试气工艺技术相结合,对现场低孔、低渗气层试油气工艺技术进行探讨研究,进而提出了新的干气井工艺技术,以保证我国低孔、低渗气层试气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
刘芳芳 《中国石化》2022,(11):60-61
<正>9月19日,秋高气爽,蔚蓝的天空下,一辆辆装载液态二氧化碳的运输车缓缓驶出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厂区,送往胜利油田位于高青的注气站。2021年7月,中国石化启动建设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齐鲁石化煤制氢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经捕集提纯后,被送到胜利油田用于驱油,并封存地下。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的建成是齐鲁石化优化产业布局、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1.
<正>·部分CCS(碳捕集和封存)/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项目饱受争议,但是从全世界范围看,CCS/CCUS仍是众多大型油公司稳步绿色发展的发力点,并取得了积极进展·CCS/CCUS面临着技术不成熟、技术扩展难度大、应用成本高等诸多瓶颈,但不失为油气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一种过渡方式  相似文献   

12.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在中国定位于实现“双碳”目标的“兜底”技术。火电、水泥、钢铁和煤化工行业的碳排放量占中国工业碳排放总量的92%,是CCUS技术应用的目标市场。中国已完成了全国二氧化碳理论封存潜力评估,二氧化碳陆上地质利用与封存的理论总容量为1万亿吨以上。在役和新建大型煤化工园区内的煤化工及其自备煤电、在役和新建坑口煤电是中国推进CCUS技术应用的主战场,二氧化碳就近由管道输往油区注入油藏驱油封存是主要利用方向。中国已经建成投产的煤化工产能规模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5.33亿吨/年,二氧化碳全部通过新建捕集工厂和管道输往油气田进行地质封存,需要建设二氧化碳捕集工厂上百座、输送管道2万~2.5万千米,工程总投资可能高达4000亿元。  相似文献   

13.
全球碳捕捉与封存(CCS)技术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球碳捕捉与封存技术项目最新进展入手,着重从燃煤发电角度分析CCS的技术现状、成本现状、政策发展情况,进一步分析燃煤发电中CCS技术面临的投资成本受争议、政策不明朗、新能源发电成本降低等挑战,尤其是美国一些CCS项目处于停滞状态。汇总并提出全球CCS技术已有的应用情况以及未来的前景,随着全球各国对CCS技术创新使用,CCS与氢气、生物质能、空气直接捕捉等结合,创造新能源经济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奈曼油田所辖油区属低渗透砂岩油藏,2007年开始注水,受构造复杂、低孔低渗、天然能量低等因素影响,开发过程中存在平面上相变快、砂体变化大、水驱方向性强、含油井段长、非均质性强,纵向上动用程度不均衡、水淹趋势渐显、有效堵水困难等诸多问题,为提高采收率,在奈曼油田开展了深部调驱先导试验,根据深部调驱的筛选标准,优选出奈1-48-54井和奈1-44-50井两个注水井组进行深部调驱先导试验,经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确定了配方体系,开展阶梯式段塞注入。通过对注入井的压力和产能井的产能效果分析来看,初步证实在奈曼油田开展深部调驱是可行的,而调驱剂的配方体系也是适合奈曼油田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探讨了二氧化碳封存及提高石油采收率的问题,从技术原理、技术优势、技术风险和挑战等角度对二氧化碳封存及提高石油采收率做出了详尽的研究,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CO2封存利用的研究现状和大规模工业利用的需要,我们提出了二氧化碳的高值、有效、封存、利用概念,论述了二氧化碳的氨化矿化是一种高值有效封存利用的方法,并由此设计了一条低碳工业材料路线,这样可以使得高碳资源进行低碳利用。  相似文献   

17.
<正>8月以来,中国石化重大项目建设捷报频传。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投产,首个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揭牌,首条百公里级二氧化碳长输管道开工,深地工程建设全面启动……8月,集团公司党组先后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  相似文献   

18.
富-黄探区延长组长6期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沉积的上三叠统主力含油层系,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特性.针对本区储层物性的低孔、低渗,物性差异较大等特点,本文从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裂缝发育等方面综合探讨了影响该区物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手段,深入研究了富黄探区长6储层的影响因素.得到了沉积环境是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地质基础;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大小不等,具有建设性的同时也具有破坏性;微裂缝对于油气的渗流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在低孔、低渗的背景下寻找相对高孔、高渗的有利区是勘探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特低渗油藏开发是目前稳定国内石油产量的主要手段,然而特低渗油藏以其低孔低渗的储层特征给开发带来极大的挑战。对国内主要特低渗产油区的开采现状及储层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油田天然能量小、地层吸水能力低、裂缝性储层各向异性突出;开发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储层属于中等偏强应力敏感——强应力敏感,水锁效应与贾敏效应强,水敏性和酸敏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目前碳捕捉与封存(CCS)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温室气体减排手段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热捧,然而目前CCS还远未达到商业化推广阶段,其大规模实施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中国作为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CO2减排形势相当严峻,对CCS进行深入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由于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为促进我国CCS的研究工作,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从研究领域、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总结了发展趋势,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