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敏敏  徐燕娜 《浙商》2008,(14):71-71
江西省上饶市副市长徐南凯:上饶,浙商投资回报率最好的城市 上饶是离浙江最近的一个城市。过去20年里,浙商在上饶投资的企业有两千六百多家,投资的企业个数、累积投资和注册资本分别占到市外企业在上饶投资61%、53%和52%;上饶有“四好并一好”:区位优越,通达性好,资源丰富禀赋性好,功能齐备,配套性好,载体厚实承接性好。在未来20年里面,我相信,上饶是浙商投资的最佳承接地,也是浙商投资回报率最好的一个城市。  相似文献   

2.
何晓春 《浙商》2006,(7):107-107
上饶刚刚被评为“2006浙商(省外)投资最佳城市”.也是江西省唯一入选的城市。上饶目前共吸引了1571家浙商企业进驻.仅2005年就新增了435家.引进资金总额94亿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上饶市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肖天连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相似文献   

3.
《浙商》2006,(7):118-118
获奖理由 1.济源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也是为实现“中原崛起“而倾力打造的“中原城市群”的重点城市。自2003年以来.济源经济发展每年都以超过30%的速度迅猛增长.成为河南最具发展后劲的城市; 2.济源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等.特别适宜耗水多、耗能大的工业项目投资. 3.目前在此投资的浙商已达25000人,企业60余家.2005年新增浙商企业13家。  相似文献   

4.
《浙商》2006,(7):124-124
获奖理由 1、拥有“鲁南煤城”之称的枣庄资源丰富,现正成为华东乃至全国重要的煤化工能源建材基地。 2、2006年4月23日,枣庄市浙江商会成立,成为浙商在当地投资的重要支持。 3、长期以来.在枣庄,浙江企业家投资的项目和资金是最多的。目前由浙江企业家投资的项目180多个,合同外来投资额150多亿元。2005年新增浙商企业124家,新增浙商投资额27.8亿元。  相似文献   

5.
《浙商》2006,(7):125-125
获奖理由 1.益阳拥有湘北最大的铁路枢纽站.是中部地区辐射全国的重要物流集散地; 2.益阳矿产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 3.目前全市市域外投资企业1000余家.境外投资企业223家.2005年新增浙商企业9家,新增浙商投资额1.76亿元。  相似文献   

6.
龚艳 《浙商》2006,(7):84-87
2006年6月2日下午.首届浙商投资博览会在浙江世贸中心开幕。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业联合会会长徐冠巨在开幕式上表示,要使淅商投资博览会成为一个合理配置资源要素的公共渠道.为浙商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窗口.把它办成“为浙商寻找投资项目.为项目找到实力浙商”的全国性洽谈平台。  相似文献   

7.
《浙商》2005,(7):266-266
1、敦煌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独特旅游资源,是“丝绸之路”旅游热线上的黄金旅游点;2、敦煌矿产资源丰富.有能源、金属、非金属、水气等四大类26个品种.基础条件完善,创业环境优越,商机巨大:3、2005年.注册浙商投资企业35家.占外来投资企业的30%.项目合同投资25亿元。  相似文献   

8.
张鲁楠 《浙商》2010,(18):126-126
“优越的投资环境,快速发展的态势,亲情式的服务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到这里投资,我信心十足。”这是一位浙商在考察皖北阜南后说出的肺腑之言。在“2010民企投融资大会暨浙商500强论坛”上,安徽省阜南县荣获“2010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  相似文献   

9.
《浙商》2005,(7):238-238
1、位居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交通便捷;2,农、林,畜牧业资源丰厚,煤炭、石灰石等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极有开发前景。3,在甘肃省“东部先富起来”的政策下,投资政策优惠,投资环境优良,已吸引了1万名浙商前往投资创业。  相似文献   

10.
《浙商》2006,(7):112-112
获奖理由 1.地处苏北中心,大运河中段的淮安位置显要.生产要素充足,原材料资源丰富。 2.围绕江苏省把淮安建成”特大城市和辐射2000万人口的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标,淮安投资前景广阔。 3.目前,在淮安的浙商已有7万人,投资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1100多个,合同投资额232亿元,仅2005年新增淅商企业就有221家,新增投资额4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1.
新年的钟声还没有远去,“浙商创富中国行”的步伐就已经跨出了浙江。《浙商》杂志社和《钱江晚报》共同发起的“浙商创富中国行”系列活动,由浙商和记者共同组成考察团,追寻天下浙商的创业脚步,搭建浙商发展的财富平台,从浙商和记者的视角,去看在外浙商创业发展的酸甜苦辣,去了解各地的投资环境、政策资源,去寻求浙商最为关心的潜在商机。同时也为在外浙商带去家乡的一些政策,为他们回乡投资提供最新的信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浙商》2011,(10):48-52
2010年11月,本刊推出《创业中国——2010浙商新版图》一组策划文章,描绘了“600多万人、26万多家企业、超过3万亿元投资总规模”的省外浙商最新版图,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在2010-2011年中,这26万多家省外浙商企业,有哪些新的投资趋势?哪些地区最受浙商青睐?哪些成为浙商投资最强势的产业?哪些浙商成为这些产业的佼佼者?本刊联合全国29个省市区浙江商会等相关部门,推出每年一度的浙商全国投资分析报告,并发布“2011浙商全国投资百人榜”。  相似文献   

13.
何晓春 《浙商》2005,(7):56-56
2005年6月5日下午.浙商论坛2005年峰会分论坛“浙商最佳投资城市论坛暨精品项目大型推荐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国际会议厅开幕。被浙商评选出来的“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的书记、市长“你方唱罢我登场”.向浙商吆喝起自己的投资环境.欢迎广大浙商前去投资兴业。  相似文献   

14.
《浙商》2005,(7):274-274
1、义马素有“豫西百里煤城”之称.全市煤炭总储量达79亿吨.丰富的煤矿、铝钒土资源.可为工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原料保障:2、突出的区位优势.优越的发展环境.使越来越多的浙商到义马投资创业:3、截至2004年底.来义马投资注册浙商达27家.合同金额达8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3亿元。  相似文献   

15.
马克强 《浙商》2006,(7):121-121
与浙江一衣带水的安徽宁国市.在2006年浙商大会上,被评为“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宁国市市长牛传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宁国能获得“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是因为宁国在投资环境上具有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16.
《浙商》2006,(7):102-102
获奖理由 1.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徐州拥有“五省通衢”的优越区位优势; 2.随着江苏省沿东陇海线工业带和徐州都市圈的建设.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徐州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3.目前在徐州的浙商及家属超过6万人.投资项目超过100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项目200余家.总投资额超过300亿元。抽样调查在徐50家浙商投资企业对徐州市经营成本的满意率达96%。  相似文献   

17.
周彦 《浙商》2005,(11):70-73
11月2日,首届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在宁波召开。本刊与有关部门合作,举办“浙商.2005旅游投资高峰论坛”,并将表彰“中国旅游投资杰出浙商”。  相似文献   

18.
朱健 《浙商》2011,(14):75-75
对全国各地浙江商会(企业联合会)及浙商推荐的30家候选城市和20家开发区,本刊通过浙商投资指数、经济基础指数、政府效率指数等7大指数进行了综合评定,最终选出15家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和7家浙商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在“2011浙商最佳投资城市”榜单中的城市,北起辽宁营口,南抵江西九江;东起浙江龙游,西至新疆阿勒泰,由此可见,在过去的一年,浙商投资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9.
《浙商》2005,(7):258-258
1、伊春素有“祖国林都”、“红松故乡”之美誉.是国家重点林区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森林、矿藏、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浙商向伊春“进军”;2、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重大历史机遇.营造了一个亲商、富商、安商.养商的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3、据统计.目前在伊春市的浙商投资企业多达200多户.从事北药开发、木材精深加工、旅游.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等多种行业,年产值达5亿元.企业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  相似文献   

20.
何晓春 《浙商》2011,(10):55-55
继2010年11月推出《创业中国——2010浙商新版图》之后,本刊又联合全国29个省市区浙江商会等相关机构,推出“2011浙商全国投资百人榜”,全面展现“600多万人、26万多家企业、超过3万亿元投资总规模”的省外浙商最新投资版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