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作出的战略决策。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理论指导,“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马克思繁荣世界市场思路的新实践,是对马克思世界市场互动性特征的认定与顺应世界市场动态性发展的新举措,二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3.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表明,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离不开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动态匹配以及各要素和阶段的连续循环周转与世界市场.中国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质在于修复社会再生产的失衡,关键是要加快提高中高端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产品增速.当前,在具备优越经济条件的同时,依然在产业结构升级、要素流动、分...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实,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社会资本循环理论,从理论、历史、实践等角度,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实践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回答了什么是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从何而来、新发展格局价值何在等热点问题.研究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一个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战略决策,与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经济体系、安全发展等理论全方位对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成果.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适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要求,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目标和规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开辟新道路,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5.
6.
7.
姜冉冉 《经济师》2023,(2):8-9+1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足国内大循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目前我国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时期发展任务情况下,就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将在长期内指导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文章在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国内外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其特点入手深入分析新发展格局所蕴含的基本内涵,并提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利用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循环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构建了一个理解新发展格局的理论框架,阐述了不同的经济循环模式依赖于技术结构、分配结构、需求结构和生产结构的相互配合,进而通过一个包含固定资本的三大部类再生产模型明确了各种结构的不同组合关系构成了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1957—2017年投入产出表,构建了中国经济的三大部类表,分析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逻辑和由此带来的发展模式变迁路径。本文还用同样的方法讨论了二战之后美国和日本的结构性特征,以此考察工业化后期可能的发展模式及其变迁规律,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循环和新发展格局提供必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11.
12.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我国乒乓球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基于产业经济学基本原理,阐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乒乓球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在分析我国乒乓球产业现状基础上,探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乒乓球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即产业机制有待完善,消费产业发展受阻;国际市场竞争凸显劣势,产业国际化受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乒乓球产业发展的路径,即激发科研创新活力,重塑和完善内循环生产链;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稳步推进国际大循环;把握双循环本质要义,促进国内外循环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资本流通理论所揭示的资本运动规律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所要求的畅通经济循环这一核心要旨深度契合,为分析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理论指导。在企业层面,数字经济保障货币资本需求、畅通生产和流通过程、加快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进而促进单个资本循环和周转,畅通企业“微循环”;在社会层面,数字经济丰富商品流通品类、促进社会总产品实现、赋能扩大再生产,进而提质增效社会总资本循环;在国际层面,数字经济拓宽商品流通范围、巩固国际供应链、重塑国际竞争主题,进而加强国际资本合作与竞争,实现内外循环双向互促。应从加强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流通运行体系数字化转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机制三方面入手,发挥数字经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动力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金融作为支农主力军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活水,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快速增加、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涉农贷款稳步增长、数字金融逐步推进、金融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等重要现实基础.理论逻辑表明:金融是支持产业兴旺的坚实基础,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强力支撑,是营造乡风文明的有效保障,是推进治理有效的重要力量,是保证生活富裕的擎天巨柱.为充分发挥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应构建长效政策支持机制,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创新农村产权运作机制,提升农业主体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5.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但制约我国内需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这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挑战。供给体系的状况是影响需求的核心因素,我国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是需求扩大的深层影响因素,而市场体制不完善是造成供给体系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国做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决策,以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市场体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与内在要求,它既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提升经济发展的自立自强水平,扩大内需,进而推进形成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格局,又有助于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6.
17.
蒋鑫 《经济纵横》2022,(7):20-26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决定的。新发展阶段是事物发展内外因的反映,新发展理念是对新发展阶段的统筹思考,新发展格局则是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达。三者紧密关联,需要用系统思维把握和理解三者的内涵和特征。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发展现实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指南,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工作方法的中国化、时代化。  相似文献   

18.
19.
20.
王鹏  许德友 《经济师》2023,(2):25-26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引领“十四五”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充分认识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关键作用,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全面促进消费,畅通国内大循环,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重要的发展战略。“十四五”期间,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加大消费领域对外开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调查研究与宣传教育等措施,释放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