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信任在供应链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可以减少企业间合作的交易成本.又可以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本文分析了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的内涵和作用.并基于信任机制的信任源原理,探讨了构建供应链企业间信任机制的二层模式.即个体层面的信任构建和组织层面的信任构建.这两个层面能相互促进,推动供应链中信任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中间性组织网络中企业间信任关系对企业合作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博弈方法研究中间性组织网络中企业间信任关系对企业合作的影响,并用模型验证企业间信任关系对促进企业合作的建立和维持的有效性,支持了信任关系是中间性组织网络内成员企业合作基础的论断。此外,对不对称信任关系与企业合作的博弈分析表明,不对称信任关系的存在会导致合作效率的损失。尤其是在合作关系建立之初,不对称信任关系对合作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企业联盟的信任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廷柏  李宁 《开发研究》2005,46(3):122-123,111
信任机制是企业联盟运作的重要支撑。在如何降低企业间的交易费用,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探讨信任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企业间信任的特征及联盟内部建立信任的途径;并进一步阐述了信任在联盟内部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联盟企业间的信任,对联盟企业合作的达成及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供应链联盟企业间的信任已经从基于个人的信任演变到在制度约束下的信任.文章从正式与非正式制度角度利用进化博弈的方法对制度影响下的供应链联盟企业间的信任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博弈中,制度的影响可以改变博弈的结果,可以抑制机会主义,使供应链联盟伙伴间的交易着眼于长期利益,为供应链联盟规避风险,实现长期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集群信任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集群内企业间的信任是集群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博弈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集群内企业间信任机制呈现从基于个人身份的信任向基于制度的信任的动态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6.
公众信任关系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公众信任关系的内涵,并从信托式信任、互相信任和社会信任的 角度对其进行了分解,同时归纳分析了宏观层面、政府机构与权力关系以及政府与公众关系 等方面影响公众信任关系形成的基本因素。然后,从公众信任关系的构建、强化和修复三个 层面讨论了不同状态下信任关系的形成与维持过程,并探讨了维护政府与公众信任关系的 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信任机制:构建东北亚区域安全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任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心理学领域,国际关系学科对信任的研究起步于冷战结束后。不同学科对信任的界定不同。作者试图借鉴社会心理学的信任理论,结合国际关系的历史与现实,建构一个理论框架:对信任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建立和维护做出规定,并以此为理论支撑,分析信任机制与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服务外包关系中多维信任包括计算信任、能力信任和善意信任,从合作历史和合作期限两个维度划分研究情境,提出了服务外包关系多维信任动态演进路径模型,认为能力信任是合作基础并伴随合作进程,计算信任、善意信任在首次合作与非首次合作中具有不同的演变路径。  相似文献   

9.
研究员工与组织之间雇佣关系的心理契约和研究员工与组织之间信任关系的组织信任一直受到学术界的热议.两者的研究范畴都是组织,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是怎样的一种联系"的研究在学术界却很少见到.文章从两者的定义、结构入手,根据Roussea和Robinson提出的"心理契约以组织信任为基础",建立金字塔结构模型来系统阐述两者的联系,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如何更好地加强组织信任和维护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10.
政治信任“脆弱”是转型时期中国政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更好地推进中国和谐社会的政治信任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新型的政治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11.
As Australia's pioneering market research firm, the Ashby Research Service helped introduce market research to Australian businesses and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building confidence in market research as a business investment. By examining the firm's activities and organisational operations from the 1930s to the 1970s, this article contend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development, maintenance, and deepening of trust underpinned all aspects of the firm's operations – from internal practices to externally focused client relations. The long-term approach also illustrates the multiplicity of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rust in business, and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in this process.  相似文献   

12.
黄冰 《改革与战略》2012,28(9):85-87,95
生态工业园企业关系具有典型网络性特征,园区内企业间关系表面上呈现为一种经济交易行为,而这种经济交易行为是否高效率的深层次原因却是经济交易行为所嵌入的区域社会关系网络.文章试图从企业间贸易关系、社会关系(非贸易关系)的角度,深层次、全面论述生态工业园区企业关系治理的结构安排.  相似文献   

13.
Corporate ownership, board structure and leadership structure are important internal governance mechanisms. They have effect on firm performance, and also are affected by many internal factors of the firm. In this paper, by means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e discuss the relation between ownership and board structure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them, find some significant results such as management ownership which is affected by firm performance, as well as relates to outside director ownership. These findings tell us that there exist some substitutions and complement relations in govemance mechanisms, which is important to the research on manner that corporate governance works.  相似文献   

14.
市场化进程、企业绩效与高管过度隐性私有收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环境是影响我国高管薪酬契约发挥激励作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市场化进程为背景,检验企业绩效与高管过度隐性私有收益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市场化进程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隐性薪酬契约普遍缺乏有效设计和监督,企业上期绩效与本期高管过度隐性私有收益负相关;随着市场化进程深入,民营企业绩效与高管过度隐性私有收益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显著缓解,并且当民营企业高管权力较大时,市场化进程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企业绩效与高管过度隐性私有收益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但是上述关系在国有企业中并未得到有效改善。进一步检验发现,市场化改革促使企业绩效和高管现金薪酬之间的相关性不断提高。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市场力量在提高高管薪酬契约激励有效性时发挥的作用及遇到的困难,为抑制国企高管过度隐性私有收益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下,师生间的沟通障碍妨碍了开展气氛活跃的课堂,不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活。师生沟通障碍的出现,是彼此间的信任危机的表现,阻碍了新教育时期的师生关系发展。在信任为基础上建立师生间沟通的桥梁,发挥信任在师生关系中的效能,才能使得师生关系的和谐,课堂气氛的融洽,校园生活的健康、向上。  相似文献   

16.
In recent years, public accounting firms have experienced a steady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their revenues generated from consulting services. Although growth in consulting revenue following the Sarbanes‐Oxley Act (SOX) has been generated primarily from services provided to nonaudit clients, regulators have expressed concerns about th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of this increase for audit quality. In contrast, accounting firms assert that the expertise developed by their consulting professionals helps them to provide better quality audits. We examin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roportion of accounting firm consulting revenue to total revenue and audit quality and investor perceptions of audit quality. Because SOX drastically altered the source of consulting revenues for public accounting firms, we also separately examine these relations in the pre‐ and post‐SOX eras. We find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before SOX, higher proportions of audit firm consulting revenues negatively impacted both audit quality and investor perceptions of audit quality. However, we do not fin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audit firm consulting revenues and either audit quality or investor perceptions of audit quality following SOX. Our analyses suggest that even if these relations exist following SOX, the potential economic magnitude of the effect is small.  相似文献   

17.
盛立强 《特区经济》2010,(2):146-148
由于中国社会将信任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社会信任普遍缺失,家族制就成为民营企业的唯一选择。民营企业要想走上职业化管理之路,打破家族信任、构建社会信任就成为必然选择。一方面,作为外部社会制度的供给者,政府应构建以法制为基础的社会信任机制;另一方面,作为内部企业制度的供给者,家族企业应建立健全各项内部制度,构筑委托代理双方的心理契约,使之形成长期稳定的信任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回顾相关研究,分析了不同知识源(顾客、供应商与竞争对手)的外部知识获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构建了知识获取、吸收能力、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引入了吸收能力作为知识获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调节变量,提出了基于上述关系的6条研究假设。这为该主题的未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为企业通过获取外部知识,培育和发展吸收能力以促进创新绩效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对企业家精神内涵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精神.文章通过企业家精神要素、创新、竞争优势三个维度及其相互关系来构建新型企业家精神理论:企业家精神要素是四种能力的集合体;创新不仅仅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更是企业家精神要素下四种能力动态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家以精神要素为基础,通过创新,最终追求的是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和可持续成长.通过文章提出的新企业家精神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小企业向大公司演化的基本机理.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了两种重要的治理机制——契约和信任,以及它们交互作用,在不同交易持续时间情境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性影响。基于198家制造企业的数据,采用分样本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交易时间较短时,契约和信任分别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作用,契约和信任有互补作用;在交易时间较长时,信任对创新绩效有正向作用,契约对创新绩效有负向作用,契约和信任相互替代。研究结论解释了以往研究对契约和信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对交易关系结果存在争论的原因,也为企业管理者更好地进行治理机制的选择以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