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一个时期,各大新闻传媒对煤炭部推出的“三不”政策报道明显增多。由此可见,煤炭部为收回拖欠煤炭货款实施的“三不”以及与之同时出台的煤炭购销经济合同制度反响非常,实际也的的确确产生了威力。 在“三不”政策发挥威力的同时,不可否认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一些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干预企业卖  相似文献   

2.
构建“三不”政策运行机制依法规范煤炭市场交易秩序——对《关于建立“三不”政策运行机制的暂行办法》的说明煤炭部财务劳资司萧汝喜为更好地贯彻执行“三不”政策,加快货款回收,最近部印发了《关于建立“三不”政策运行机制的暂行办法》。这是进一步规范煤炭流通秩序...  相似文献   

3.
贯彻“三不”政策加快清欠速度兖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钱正兴一、煤款拖欠的原因1观念陈旧,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主要表现在:生产与销售脱节;生产量与经济效益脱节;煤款回收与销售脱节。2经济法律观念淡薄,经济合同无法律效力。1993年以前,每年一次...  相似文献   

4.
企业短波     
大同矿务局严格执行煤炭部制定的“三不”政策,坚持保煤炭生产,保经济效益的原则,上半度完成煤炭外运1840.5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运109.04万吨,吨煤平均售价125.16元,比去年同期每吨净增7.76元,市场煤增收1.44亿元。煤炭外运和销售双双创出历史同期最新纪录。 这个局在把煤炭外运和销售摆在工作龙头地位的同时,积极推行煤炭购销合同制度和新的货款结算制度,严格执行煤炭部制定的“不付钱不发煤;不给商业汇票不发煤;不还欠款不发煤。”的煤炭销售  相似文献   

5.
贯彻“三不”原则加快货款回收──关于山东煤炭企业贯彻执行“三不”原则的调查孔祥美,艾久超,张忠兵今年以来,山东煤管局及所属局、矿以务实的工作态度,在贯彻执行煤炭购销经济合同制和商业汇票结算办法及“三不”原则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货款回收明显...  相似文献   

6.
一、初战告捷 为解决煤炭企业货款大量拖欠问题,去年11月煤炭部出台了煤炭购销经济合同制和商业汇票结算办法两项改革措施,实行“不付款不发煤,不给商业汇票不发煤,不还欠帐不发煤”的“三不”原则。这些政策措施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和有关  相似文献   

7.
煤炭企业执行“三不”原则的难点及对策初探中国矿业大学陈希晖煤炭企业执行“三不”原则存在的问题1.一些企业缺乏“以销定产,以运定产”观念,缺乏应收帐款成本观念,缺乏全局观念,只考虑局部利益,怕丢市场,丢运力,怕库存增加,因而形成“你不发煤他发煤,谁不发...  相似文献   

8.
煤炭企业防止坏帐的对策研究双鸭山矿务局梁冰辛建一近来,由于煤炭市场出现了产大于销、供大于求的变化,加之用户经济效益的逐步滑坡,三角债拖欠的现象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而且煤炭部出台的“三不”政策在具体实施中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这些都给煤炭企业的清欠...  相似文献   

9.
煤炭行业“三不”原则对传统履约模式的改进中国矿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杨思留1994年11月,在全国煤炭订货会议上,煤炭行业对所有与会者宣布实行"三不"原则,即把货款结算与发煤结合在一起,不付款不发煤,不给商业汇票不发煤,不还欠帐不发煤。这一政策引起了各大...  相似文献   

10.
充分认识实行“三不”原则的重要意义本刊评论员在1994年11月召开的全国煤炭订货会上,煤炭部推出了煤炭购销合同制和商业汇票结算办法两项改革举措,并把货款结算和发煤结合起来,实行“三不”原则,即原则上要做到“不付款不发煤,不给商业汇票不发煤,不还欠帐不...  相似文献   

11.
再接再厉乘势推进加快建立煤炭行业社会保险体系煤炭工业部朱登山一、正确估价1996年社保工作的成绩,坚定开创新局面的信心1996年是实行全行业统筹调剂的第一年。一年来,各级领导按照部党组提出的“讲政治、讲大局、讲纪律”和象抓“三不”政策那样抓好统筹调剂...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煤炭行业执行“三不”的力度,王森浩部长为本刊特著此文。文中阐述了煤炭行业实行“三不”原则的必要性,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高度概括了其重大意义,指出:实行“三不”原则是解决企业问货款拖款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进一步指明了今后应努力的方向,具有重大的行业指导价值。望广大读者悉心领会,进一步巩固煤炭行业执行“三不”已取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有关资料显示,1997年2月末,用户拖欠国有重点煤矿煤款163亿元,比年初增加3.27亿元,其中2月份货款拖欠净增5.6亿元,分析家认为主要因为煤炭供给大于需求,处于买方市场,故实行煤炭总量调控,实行煤炭产量和库存量“双控制”。笔者认为,煤炭市场供大于求虽然是不争的事实,但造成大量赊销的原因似还在于企业管理环节,如赊销政策,收帐政策等似存在不足,如何使赊销成本最小,是本文想探讨的主要问题,在此问题上,本文愿作引玉之砖。一、实证研究的启示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矿业大学会计系主任朱学义教授经过对国内外应收帐款管理…  相似文献   

14.
龙口局坚持营销讲策略,销售价格求合理,服务讲质量,使大批用户主动预付款上门买煤,做到了无合同不发煤,不付款不发煤,不还款不发煤,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减少了三角债的困扰。在谈到执行“三不”政策的体会时,王副局长对记者说:“这是我们煤炭企业的上方宝剑。”  相似文献   

15.
从去年开始,煤炭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由紧到松,继而转向疲软。进入今年以来,煤炭市场旺季不旺,销售形势是加严峻。肥城局所供的煤炭市场,除直供大户电厂外,胶东市场的主要重点用户都不同程度地提出少发和停发煤的要求,需求量下降35%左右。市场疲软,使执行“三不”政策的难度增大,除电煤货款回收较及时外,大部分用户不能按“三  相似文献   

16.
“三不指定”是供电企业打破自身垄断。较好服务电力客户所推出的一项便民措施,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因电力设施建设、改造市场化运作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起来,“三不指定”的实施成了个别人员私自向客户推荐、承揽工程,从中捞取好处的借口,违背了供电企业实行“三不指定”的初衷,损坏了电力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煤炭产业经历了两次大的煤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第一次是80年代末,煤炭供给告急,许多生产厂家用煤紧张,纷纷出高价抢购煤炭,导致了全国性的倒买倒卖煤炭的浪潮。第二次是1992年开始出现的煤炭销售严重“疲软”。全国煤炭库存高达二亿多吨,这一库存量一直持续至1999年,而且有上升之势。大量煤款被拖欠,大量职工工资和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被拖欠,影响了职工的正常生活,对矿区的稳定形成了直接冲击。煤炭产业形势十分严峻。在不足10年的时间里,何以会产生两次完全不同的严重的煤炭供需失衡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8.
曾经多年名列全国煤炭行业“利税十强”的新汶矿业集团,近几年同所有煤炭企业一样,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供大于求局面的出现,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煤炭销售持续疲软,商品价格逐年下跌,货款拖欠居高不下,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职工工资严重拖欠,企业处于经济低位运行状态,出路何在?  相似文献   

19.
对大同市地方煤炭产运销形势的分析山西煤炭运销总公司大同分公司杜永水去年以来,根据市场的客观发展和煤炭生产企业自身的需要,国家连续出台了新的产业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如"三不"政策、限产压库、以销定产、以运定产等,而且这些政策正在逐步强化和延伸。...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煤炭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煤炭供应持续增加,国内煤炭企业的产量和进口煤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煤炭需求不断萎缩,煤炭价格大幅下降,煤炭营销成本急剧上升,导致我国煤炭销售市场营销压力加大.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煤炭企业亟需将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粗放型营销模式,转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策略,按照用户的需求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合理定价,搞好分配、促销等工作,全力以赴促发展、增效益.本文从销售实践出发,阐述了如何将“以客户为中心”全面应用到煤炭销售过程中的新客户开发、合同谈判及执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