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没有文化底蕴、缺乏独特企业文化个性的企业,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企业,也很难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更难成为传承百年、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知名企业.因为企业文化所承载的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企业精神、职业道德、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以来,华北石化公司为重新塑造中国石油形象,把廉洁文化融入到各个处室、融入到项目管理、融入到各级领导班子和普通员工中,真正做到廉洁文化入脑入心,构建与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相适应的廉洁文化机制,促进公司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要打造企业廉洁文化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引领和推进。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不断加速,支撑企业战略发展的已不仅仅是企业经营载体本身,企业文化已日益显示出它特有的功效,对外它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用企业文化繁荣企业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企业文化也只有在为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建设服务中,才能真正体现它的功效。焦化公司在这方面作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党风廉政工作向文化层面的延伸。为此,胡锦涛同志要求广大党务工作者“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机制,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整体合力。”要真正建设好企业廉政文化,形成反腐倡廉教育整体合力,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握好它的重点、关键和核心。  相似文献   

5.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国际化经营规划缺失.目前,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国际化经营规划缺失的问题比较突出,普遍缺乏战略思想,经营中存在短期行为,面对未来的发展变化,缺乏应对措施.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企业尚未意识到战略对企业的重要性,缺乏地区市场布局规划、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转型升级的长远目标;二是部分企业定位不准,偏离企业实际,难以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三是部分企业的发展战略严重缺乏基础,盲目扩张,与企业资源不适应,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目前“文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国内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已有20多年,但真正成效显著的企业并不多,如何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管建明 《中国电业》2004,(10):48-48
谈及企业文化时,往往更多注重的是精神领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内容。大道无形,企业文化成了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容易让人感觉有些虚。然而,真正的企业文化应该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管理的各个细节和流程中,影响和左右着管理效果。企业文化虚与实的这一特点表明,精神文化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是企业家归纳提炼后贯彻到企业经营中的。在这一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涵盖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企业文化必须用以指导生产经营管理的实践.施工企业职工的精神创造很多,能要判断其是否为共同的价值观;其次看其是否能指导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这些价值理念才是企业文化的内容.所以,施工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总结、提炼为广大职工信奉并在实践中真正进行的价值理念.只有把握企业文化的经营性,实践性特点,解决了认识问题,才能真正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要求,才能有效地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企业深化改革、谋求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围绕企业经营目标,强化服务职能,弘扬企业精神,以促进企业生存和发展为己任,在强化职能发挥、提升企业层次、塑造企业形象上下功夫,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内在素质企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并为企业成员遵守和奉行的企业共同价值体系,也就是支配企业及其职工从事生产、科研、经营活动的基本宗旨、共同理想、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软部分,经济竞争的最高形式是文化的竞争,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将促使企业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要依据企业经营目标,结合企业实际着力塑造企业文化,形成企业特色文化和理想模式为企业服务。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要把职工的言行、思想与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基于共识的企业理念,一种基于理念的人的意志,一种体现在人上,凝结在产品上,渗透到企业生产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群体风格,要致力于增强职工荣誉感、自豪感、使命感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形成向心力、凝聚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和文化力支持。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要在适应市场...  相似文献   

10.
任何企业要想在全球市场格局中占有一定的份额,都要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和经营中的效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石油企业是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基础,质量安全与效益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履行“每一滴油都是承诺”的质量文化理念.是石油开采企业质量工作特性所决定的。从质量文化建设体系及其构成的要素入手,讨论了质量文化建设必要性。围绕采油企业自身特点,阐述了中原油田采油四厂经过长期精心培育优秀的、独特的企业质量文化,实现了企业质量文化理念与生产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提升油藏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油田持续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和物资管理现状,提出大型煤炭企业应构建新型多层级一体化的物资精细管理模式,依托信息化平台建设,实施物资供应集约化管理。并从业务流程再造、制度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化平台和物资管理环节建设等角度全面分析了实现新型物资管理模式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煤炭企业基建期和生产经营期税务筹划的思路和方法。指出,煤炭企业应首先了解国家针对煤炭行业所有税收的基本政策和各种优惠政策,以税收优惠政策为切入点,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情况,根据企业经营模式,选择节税方式。  相似文献   

14.
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与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企业发展问题探讨了企业的产生、发展与变化趋势,研究了企业组织结构在演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几种主要形式及各自的优缺点,指出企业组织结构正在从刚性向柔性、从金字塔型向大森林型方向变化,企业组织也从常规型向集团型和细微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是企业的灵魂。据此主要介绍了供电行业的企业理念及其构成,重点设计了诸如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价值观、服务理念等内容,对供电企业有所启示或帮助。  相似文献   

16.
指出,应牢牢把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坚持从宏观到微观、从直接到间接对接煤炭企业,创新发展思路。认为,要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创新市场战略;要理解取消国有企业行政级别,创建新型用人机制;要理解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构建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要理解逐步增加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抓好企业经营;要理解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The recent discussion in the field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broadly favors the idea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overcome potential rigidities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building. The major question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is whether capabilities can actually be conceived as being in flux—and if so, to what extent and in which way? After briefly recapitulating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path dependency, structural inertia, and commitment are identified as the main capability‐rigidity drivers causing a managerial dilemma. In the search for a resolution of this dilemma different approaches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are identified and discussed.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approaches suffer from inherent conceptual contradictions: the dynamization runs the risk of dissolving the original idea and strength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building. Ultimately, capabilities would lose the strategic power attributed to them in the resource‐based view. The last section of this paper therefore aims to develop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which aims at preserving the original merits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nd solving the rigidity issue not by integrating a dynamic dimension into the capability construct but rather by establishing a separate function (‘capability monitoring’). The suggestions mount up to a tier solution. Its logic builds on the dynamics of countervailing processes and second‐level observation.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在对企业国际化路径、发展阶段和风险管理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型企业国际化发展风险辨识的理论框架,结合我国资源型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业务展开对风险的全面性分析,从而建立了我国资源型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风险体系。针对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8类具体风险,包括政治、政策、经济、文化、管理、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应对不同风险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的防范措施,以期为资源型企业国际化发展风险管理提供思路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战略变革应该从企业全局角度来分析,这其中要涉及到企业的三个基本问题:公司战略、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三者关系紧密,相互影响作用,起到协同的效果。本文构建了三者的关系模型,并对战略、文化和人力资源的彼此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开展对标准体系的自我评价是企业标准化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针对加强企业领导,增强全员标准化理念;标准体系要体现全面化、系统化、合理化的特点;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提高市场竞争力;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持续改进管理机制等4个方面,探讨了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应给予的重视与强化,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