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讨论了一维/二维二次素数码、光正交码的构造过程、相关性、容量等特性,分析了它 们对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误码性能和用户容量的影响。为得到不同码字与不同维数码字 对OCDMA系统的 误码率影响程度,仿真比较了一维、二维二次素数码和一维、二维光正交码之间的误码 率与同步用户数的关系以及二维素数码与二维光正交码的误码率与同步用户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二维误码性能高出一维码误码性能几个数量级;二维素数码在并发用户数较少时 ,优于二维光正交码,并发用户较多时,其误码率相当。研究结果对实际系统中不同条件下 选择码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同步多载波CDMA系统基带发射、接收模型和多径衰落信道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颖的误码率分析方法。对系统在瑞利(Rayleigh)衰落信道中的误码性能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到了BPSK调制条件下的系统误码率表达式。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多载波CDMA在无线宽带数据传输中性能大大优于CDMA,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差分混沌键控(DCSK)系统的最大缺点是参考信号和数据信号消耗了相同比例的比特能量和数据传输速率。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提出了一种高速差分混沌键控系统(HR-DCSK)。该系统缩短了原来DCSK参考信号的长度,同时数据信号携带2 bit数据,并将数据信号重复发送,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和能量效率。推导出在高斯信道中的比特误码率公式并进行仿真,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在相同信噪比下,HR-DCSK比调频差分混沌键控系统(FM-DCSK)误码率降低了10%。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天线选择算法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下的误码率和复杂度,以用户端接收的总功率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最大化所有用户接收总功率的天线选择算法。该算法将优化目标函数转化为凸函数,并利用凸优化方法求得其有效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天线选择算法与传统的最大和容量算法相比,具有较好的系统误码率性能,且运算复杂度低,但系统容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
多载波CDMA(MC-CDMA)技术结合了OFDM和CDMA技术的优点,在无线衰落信道中传输高速数据时具有突出的性能。但由于MC-CDMA采用了多载波技术,载波频率偏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非常大。本文对瑞利衰落信道下存在载波频率偏移的MC-CDMA系统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误码率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相位噪声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相移键控(PSK)接收系统的本振信号源相 位噪声对误码率的影响。以QPSK调制方式为例,仿真了相位噪声对系统误码率影响, 结果证明了接收系统中本振信号源相位噪声的重要性。以实际工程中使用的本振 信号源为例,推导了相位噪声和信号抖动所导致的BPSK和QPSK接收系统信噪比的限制。理论 分析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得出相位噪声对PSK接收系统的影响,对接收系统的工 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靖 《国际商务研究》2006,46(4):185-189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能以不同的数据率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支持不同类型的通信业务。随着同时接入系统的用户数目的增加,多址干扰(MAI)也逐渐增加,不仅严重影响了CDMA通信系统的性能,也限制了系统容量的提高,且在异步传输方式下,多址干扰将更为严重。为此,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多址干扰对单速率CDMA系统容量的影响;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讨论了异步多速率CDMA通信系统中多址干扰对系统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物理层无线通信的窃听信道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室内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均衡时间反演(Equalized Time Reversal,ETR)保密通信方法。首先,建立了均衡时间反演窃听模型,在信号发送端将均衡器级联配置,利用信道均衡技术提高信息传输的保密性能;其次,通过传统时间反演(Time Reversal,TR)技术的等效信道分析对均衡器进行了设计,根据均衡后的信道推导了系统保密信干噪比、系统保密容量、误码率的闭合表达式。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TR技术相比,ETR的保密信干噪比、系统保密容量更高,合法接收用户的误码率更低。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变换域通信系统的基函数生成算法的研究,在传统的使用一维伪随机(PN)序列对相位进行随机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随机幅度谱编码的算法用于基函数生成:用另一个一维PN序列与基函数的幅度谱向量进行点乘,对其随机化处理,该方法生成的基函数较传统的一维PN序列方法产生的基函数的随机性提高N(N为基函数长度)倍,大大增强了系统的抗截获能力和多址容量;最后对系统的误码率进行了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提高多址通信时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TD-SCDMA系统的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信道,采用天线选择技术来提高空时分组码(Space-Time Block Coding)的分集性能。其依据是利用TDD系统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将系统对上行信道的估计直接应用于行链路。仿真结果表明,将天线选择技术与空时分组码(STBC)相结合对系统的误码率性能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并行传输的时频域扩频多载波DS-CDMA系统,它先将传输数据进行串并转 换而后经过时域和频域两次扩频。在不改变传输数据速率和扩频增益的情况下,并行传输可 以增大符号时间和降低码片速率,从而提高信号的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的能力和实现低速率信 号处理。采用码片匹配滤波的方式对信号进行接收,分析了高斯信道下的单用户检测性能并 推导了误比特率表达式。研究表明,在此系统中串并转换比与码片速率的降低和子载波个 数成正比,而与误比特率无关;不存在比特间干扰;多用户干扰只存在于同一子载波传输的 不同用户的数据比特之间,且可通过采用正交时域扩频码来消除;误比特率随用户数量的增 加而增加,而随每比特信噪比和扩频增益的增加而降低;在带宽受限的情况下,可通过合理 设置串并装换比、时域和频域扩频增益参数来简化系统实现,满足误比特率的性能需求。  相似文献   

12.
对基于Hadamard矩阵的LA码和基于劳伦多项式(Laurent Polynomial)的LS码的生成 及相关特性进行研究,从占空比、相关特性、零干扰窗长度、码字总数等方面仿真分析了LA S码的性能,并结合实际应用,理论分析了LAS-CDMA系统与传统CDMA系统的归一化容量,仿 真比较了LAS码和Gold序列在准同步CDMA系统中的误码性能。仿真和理论分析表明:LAS码具 有均匀的零干扰窗(Interference Free Window,IFW)特性;不同主码的互相关函数IFW附 近存在较小的副峰,多址干扰较小;在准同步移动通信系统中,LAS-CDMA抗多址干扰性能 明显优于传统CDMA系统,使用 LAS码比使用Gold序列有更好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3.
超宽带(UWB)系统通常使用一种UWB脉冲发送数据,本文根据正交函数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UWB脉冲的TH-BPSK超宽带系统,它可以在一帧内传送多个UWB脉冲,提高了系统的传输速率。本文详细说明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性能。计算机仿真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与仅使用一种UWB脉冲的TH-BPSK超宽带系统相比,在相同的用户数、信噪比和跳时序列条件下,本文提出的系统具有更低的误码率(BER)、更高的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14.
现有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中,用户分组算法的实现首先对信道相似度门限值进行判断,选出候选成组用户;进而对候选成组用户的信道增益差进行比较,选出最优的成组用户。然而,上述分步求解算法中信道相似度门限值的设置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导致候选成组用户的选取不准确,从而影响分组结果,限制系统性能的提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利用对称矩阵的用户分组算法,对用户信道相似度进行非线性变换,而后将用户信道相似度和增益差线性求和构建成新的信道信息矩阵,进一步利用该矩阵的对称性进行求解。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分组结果比设置门限的传统方法更优,在不同用户数目时系统容量均得到提升。在传统方法门限值为0.95时,所提算法系统容量在用户数为16时提升了13.4 Mb/s。  相似文献   

15.
针对60 GHz芯片间无线互连信道中存在的多径衰落问题,将匹配滤波器和最小均方误差算法应用到60 GHz脉冲通信系统,重点分析多径信道下采用最小均方误差合并算法的RAKE接收机的误码性能。在IEEE 802.15.3c信道模型的基础上,对采用不同合并方式、不同干扰用户数目下的RAKE接收机误码性能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干扰芯片数量的增加,引入匹配滤波器和最小均方误差算法的RAKE接收机不仅降低了接收机的采样率,而且有效提高了系统抗多用户干扰的能力,为芯片间无线互连系统的RAKE接收机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TD-SCDMA智能天线系统数字波束形成的LMS(最小均方)解扩重扩多目标恒模阵列(LMS-DRMTCMA)算法。该算法通过将Z.Rong等提出的LS解扩重扩多目标恒模阵列(LS-DRMTCMA)参考信号形成方法应用到LMS算法,并将TD-SCDMA标准提供的训练序列用于加速算法的收敛,使运算量远低于LS-DRMTCMA算法,明显低于导频LMS解扩重扩多目标阵列(LMS-DRMTA)算法。LMS-DRMTCMA算法还适用于激活用户数远大于天线阵元数的移动通信系统。仿真实验表明,LMS-DRMTCMA算法比LS-DRMTCMA算法和导频LMS-DRMTA算法具有更低的误码率,适合在极低信噪比环境中工作。LMS-DRMTCMA算法具有运算量低、易于实时实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正交空时分组码(OSTBC)基础上,分析了Turbo乘积码(TPC)和OSTBC级联方案的 可行性,提出了一种采用TPC+OSTBC级联的空时编译码方案,分别仿真分析了不同TPC分量码 、不同接收天线数目下系统的差错性能,并对采用OSTBC和TPC+OSTBC级联方法系统的差错性 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级联空时编码方法可同时获得全分集和全速率,且差 错性能明显优于只采用OSTBC。  相似文献   

18.
上行免调度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中,针对低信噪比情况下通过压缩感知技术联合检测活跃用户和数据的误码率性能比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分步多用户检测策略。该策略考虑信号的稀疏度对系统检测性能的影响,理论分析得出了检测成功概率的下界,以降低稀疏度来提高重构概率;结合压缩感知硬融合算法(CS-HFA),对稀疏信号进行二次筛选,最终实现信号的精确检测。仿真结果表明,随着信噪比、活跃用户数或者过载率的改变,改进方案表现出较好的系统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