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HSDPA是一些无线增强技术的集合.利用HSDPA技术可以在现有的技术的基础上使下行数据峰值速率有很大的提高。HSDPA通过自适应调制编码、多码传输、快速和有效的重传机制替代R99版本中物理信道使用的变SF和快速功率控制技术。运营商在WCDMA网络中增加HSDPA可以增加扇区的吞吐量并降低用户的延时,这些改善有助于运营商拓展新的应用业务。首先阐述了HSDPA的概念.然后研究了HSDPA包含的各项关键技术.最后详细分析了HSDPA的引入对WCDMA网络结构和网络性能的影响.验证了HSDPA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王辰越 《中国品牌》2013,(12):126-127
只要打开灯,就能在灯光所及之处架起高速的无线网络,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LiFi技术距离真正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将不会太远贝尔因发明电话而被大家熟知。一百多年后,在贝尔的母校英国爱丁堡大学,一项基于光源的无线传输技术LiFi又在试图改变世界。爱丁堡大学移动通信系主席、物理学家哈拉尔德·哈斯表示,他已经实现了基于光源的无线传输技术LiFi的应用——只要打开灯,就能在灯光所及之处架起高速的无线网络。10月17日,从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验室里也传来了LiFi技术成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实现的角度考虑,选择了在无线信道中采用变速率的QAM调制方式;m-QAM是一种高频带利用率的调制技术,对高容量,高速率传输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讨论自适应调制与编码系统(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system)的原理,介绍AMCS实现的几个关键技术,包括RCPT(速率适配凿孔turbo)码、高阶调制、H-ARQ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介绍了在WCDMA的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业务(HSDPA)中使用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机制,并讨论了可能增加的设备复杂度。  相似文献   

5.
《商》2015,(22)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在我国各大运营商已经全面普及了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旨在提供更加高速、高效和覆盖面广的无线业务,目前4G移动通信技术构架需要解决一些关键性技术,比如软件无线电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载波传输技术、MIMO技术和智能天线技术等,本文就简单探讨这些技术的构架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自适应编码调制(ACM)技术根据信噪比自适应改变编码和调制方式,可将链路余量自动转换为链路传输能力,从而提高无线信道的频谱利用率。为解决卫星通信中IP化传输对电路带宽需求增加的问题,提出了应用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进行IP网互联的方案,通过对DVB-S2_ACM与VersaFEC_ACM两种不同技术的性能比较,分析了VersaFEC_ACM技术在岸船卫星通信IP网互联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工作过程。链路计算与性能比较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应用可使岸船间原有的1 024 kb/s电路带宽利用率提高95%,同时抗信道衰落的余量提高6 dB,能够提高卫星通信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可用度。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COFDM技术在无线图像传输中的应用特点,与传统模拟无线图像传输技术对比突出的优点!以及该技术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8.
自然保护区无线数字化监控系统利用先进的无线数字微波传输结合以往的有线模拟传输技术,灵活方便给前端采集设备提供高清图象及信号的高速稳定传输通道,来最大限度的满足后台监管需要。同时系统还具有广阔地发展空间,为今后实现更强大的功能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移动通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手机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随着Intemet的高速发展以及无线数据传输业务的快速增长,要求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不仅要有大的系统容量,而且还要能支持话音、数据、图像、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有效传榭(··).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将高速移动接入和基于互联网协议的服务结合起来,在提高无线频率利用率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经济、内容更丰富的无线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10.
超短波数据链的发展使得高速超短波数传设备的研制倍受关注,超短波数传设备能实现的最快速率、系统灵敏度等指标成为设备研制者关注的问题。根据香农的信息容限理论和超短波设备的噪声系数在理论上对超短波数传的灵敏度、系统信息容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白噪声干扰条件下的系统灵敏度受噪声系数、温度、信号带宽的影响;系统带宽较窄时,系统信息容限和带宽成正比,频带利用率高;带宽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容量不再随带宽变化,频带利用率降低到接近0。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最先进的3D电磁场仿真软件对RapidIO高速串行总线进行了板级信号完整性仿真,在前仿真中对关心的设计参数进行了有效评估,形成了可信赖的指导数据;后仿真对实际设计数据进行了验证,修正了不理想的设计参数。仿真手段彻底改变了依靠经验和反复试验的设计方法,成为高速串行传输技术中不可或缺的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12.
针对行星表面有人探索任务对高速无线通信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构组网思想的网络体系架构,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设计。该架构采用“三网两体制”的设计思路,将整个网络分为高速传输网、多媒体接入网、覆盖扩展网三个组成部分,三层网络分别完成高速骨干传输、多节点多业务接入、覆盖范围灵活改变的功能。根据三个网络不同的节点处理能力和传输需要,设计了高速传输体制、灵活接入体制两种传输体制,及基于无线多跳的覆盖扩展技术、多子网通信切换技术、多体制融合技术等关键技术。该网络架构具有裁剪灵活、协议开销小、支持业务类型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自适应编码调制的遥感数据传输方案实现了传输速率阶梯式换挡,但未能充分利用链路余量。为进一步提高遥感卫星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频谱效率,提出了基于无速率码的遥感数据自适应传输技术。将无速率码与QPSK、8PSK、16QAM、64QAM调制方式结合,通过设定译码成功概率阈值得到离散信噪比下的最佳译码开销和最佳码率值。采用多项式拟合求得卫星过境期间码率值的变化情况,进而得到有效数据率变化曲线,实现了遥感卫星过境时段内有效数据率随仰角的无缝切换。通过求解有效数据率曲线的积分值,得到了采用联合译码算法的Raptor码在4种方案下的传输数据量。分析结果表明,与第二代数字卫星电视广播标准(DVB-S2)中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案相比,所提出的传输方案使传输数据量提高了10.29%~27.65%,且在信噪比低至-5 dB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数据自适应传输。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清晰度电视(HDTV)信号的数字传输用高效编码方法。由于HDTV信号的带宽宽,所以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HDTV信号的随机噪声比传统电视信号的大,因而导致编码的效率下降;二是需要很高的取样频率。这样,就限制了编码算法的硬件实现。因此,本文提出两种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一是时空自适应滤波器,用它可降低随机噪声并改善编码效率;第二是具有自适应内场/帧间预测的外插和内插编码算法,这种算法消除了因高的取样频率引起的问题并保证了高效编码性能。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1992年世界贸易取得了较快的增长,全年的增长率虽然尚未揭晓,但是据国际权威机构的预测,1992年世界贸易的增长率可望从1991年的3%上升到5.6%,几乎增长了90%,远远超过了世界经济从1991年的1%上升到1992年的1.5%的增长速度。由于世界贸易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它的快速发展必然会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步伐。西方一些预测机构对于1993年世界经济发展前景均持较为乐观的态度,预计199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上升到3%左右。如果这个预测数字能成为现实,那么,世界经济加速增长对世界贸易发展也会起促进作用,将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低轨卫星通信过程中功率受限的约束以及宽带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研究了一种宽带传输技术。首先,分析了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宽带传输能力以及低峰均比特性;其次,进行了低轨卫星运动场景下的多普勒频移及采样偏差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低轨宽带通信的帧结构。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抗低轨场景下的多普勒残留频偏且能完成高速率的传输任务。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宽带接收和小型化的应用,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的高效、高速采集存储系统。采用 了大带宽大动态采样技术,提出了有损、无损、智能采样数据压缩技术和多维数据管理技术 。工程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解决采集存储系统中的高速率采样、高效率存储和高效 数据管理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介绍IP over SDH技术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IP over SDH在技术和应用等各方面的优势及存在的某些局限性,探讨了网络传输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星载平台资源受限条件下,采用以FPGA+CPU为控制核心、Nand Flash为固态存储阵列的系统架构,实现了高速、大容量、高可靠的数据记录。针对传统双Plane操作与并行扩展对存储速度提升有限、芯片使用较多的问题,采用4级流水线方式控制Flash阵列。为解决标准传输协议传输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定义高速串行传输协议。为减缓空间辐射环境对存储数据的影响,采用了三模冗余、配置回读与部分重构等容错机制。对所提出系统进行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星载记录系统存储容量达36 Tbit,记录与回放速度分别达到16 Gbit/s与8 Gbit/s,传输误码率为10-12,传输包效率为96.7%,可作为通用存储系统以满足航天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0.
Has Technology Introduced New Ethical Problem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rawing on William F. Ogburn's cultural lag thesis, an inherent conflict is proposed between the rapid speed of modern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nd the slower speed by which ethical guidelines for utiliz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re developed. Ogburn's cultural lag thesis proposes that material culture advances more rapidly than non-material culture. Technology is viewed as part of material culture and ethical guidelines for technology utilization are viewed as an adaptive aspect of non-material culture. Cultural lag is seen as a critical ethical issue because failure to develop broad social consensus on appropriate applications of modern technology may lead to breakdowns in social solidarity and the rise of social conflict. Reasons for cultural lag between technology and ethics include the social structural and market conditions under which each are developed. The thesis is illustrated by reviews of technological trends involving computer-telecommunications electronics and bio-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and other technologies for privacy rights, electronic commerce, control of essential resources and social definitions of lif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