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降低正交频分复用峰均功率比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正交频分复用(OFDM)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其主要缺点是有较高的峰均比(PAPR),虽然有许多降低OFDM信号的峰均比的方案,但是却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本文通过改进一种降低OFDM信号峰均功率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复杂性和峰均比的降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帧结构的特点,引入代价函数,推导出了一种符号同步算法和频偏估计算法,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在存在频偏的情况下,符号同步可以独立于频偏估计。计算机仿真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同步和频偏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跳频信号及跳频信号仿真模拟的原理,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分析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及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波导带状线转换器,应用于毫米波多层微带阵列天线设计,减小了天线的 厚度,并增加了天线的效率和可靠性。与采用传统的波导微带转换器、微带同轴转换器及同 轴带线转换器的级联转换方案的天线相比,该多层微带阵列天线的厚度缩小了90%,实测为 12 mm,天线效率增加了14%,实测为24%。  相似文献   

5.
跳频通信技术具有优良抗干扰性能,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则能够保证较高数据传输速率和频谱利用率.同时能有效地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适合多径信道传输.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和抗表落能力,我们考虑将OFDM与跳频通信技术进行结合.提出了FH-ODFM系统方案,并对快跳频OFDM,即FFH-OFDM系统方案的发射分集和接收合并的具体流程进行了讨论.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跳频通信技术具有优良抗干扰性能,而正交须分复用技术则能够保证较高数据传输速率和频谱利用率,同时能有效地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适合多径信道传输.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和抗衰落能力,我们考虑将OFDM与跳频通信技术进行结合.提出了FH-ODFM系统方案,并对快跳频OFDM,即FFH-OFDM系统方案的发射分集和接收合并的具体流程进行了讨论.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中的雷达信号与通信信号较难分离的问题,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雷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脉间随机步进频的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模型,通过频率捷变将数据信息加载到雷达信号上,利用随机的步进频率传输数据,从而使一体化信号能同时实现雷达探测和数据通信功能,避免了信号分离。同时设计了雷达通信一体化方案,在雷达接收端,运用相关法实现一维距离成像;在通信接收端,通过带通滤波器组检测频率点解调数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一体化信号能实现分米级的距离高分辨和速率为Mbit/s级的数据通信,能够满足大批量数据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多载波CDMA系统的频带效率与抗干扰能力,提出了一种跳频多址技术结合多载波调制的传输方案,利用跳频技术将部分子载波传输与随机交织引入到多载波传输系统中,给出了系统实现的模型,并对该传输方案的系统带宽和误码性能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与以往的多载波CDMA系统相比,所建议系统的结构简单,性能优异,消除了已有系统中峰均功率比高和远近效应等问题,具有较强的抗多址干扰与窄带干扰的能力,并能有效地抗信道中突发错误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新一代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建设中,双频联合恒包络复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信号在星上传输过程中会产生失真,所以需要分析不同双频复用信号通过发射信道后的信号质量。首先建立了一个基于实际发射信道的模型,然后主要分析了AltBOC(Alternate Binary Offset Carrier)、TD-AltBOC(Time Division Alternate Binary Offset Carrier)、ACE-BOC(Asymmetric Constant Envelope Binary Offset Carrier)等不同双频复用方案通过发射信道后的功率谱、星座图、鉴相曲线过零点偏差、相关损失。对三种调制方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考虑捕获灵敏度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ACE-BOC调制方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噪声环境下的跳频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分解的时延估计方法。对跳频信号 采用稀疏分解重构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在不同天线下对跳频信号分别进行重构,得到 每跳信号对应的载波频率和时间中心,从而估计出跳频信号的时延。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 比大于7 dB时,跳频信号的时延估计误差基本趋近于零,验证了时延估计方法的有效性 。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双站定位涉及的跳频信号多普勒频差估计问题,提出了归一化的频差最大似然估计算法,利用两个定位站接收到的跳频脉冲串信号,构建一个关于基准跳频频率多普勒频差的似然函数,通过网格搜索得到使似然函数最大的多普勒频差估计,既解决了跳频信号在不同跳频频率上多普勒频差不一致的问题,又充分利用在不同频率的脉冲串信号提高了多普勒频差估计精度。通过仿真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与基于子空间的算法比较,在脉冲数达到240个时,所提算法执行效率提升3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高速处理器、多媒体、虚拟现实和网络技术要求信号的带宽越来越大,多信道应用日益普及,所需传送的数据量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此外,随着电子产品向便携式发展,低功耗也成为一个突出的要求。采用新的技术解决接口问题成为必然趋势。低电压差分信号传输技术的出现为解决数据传输瓶颈问题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计算并分析多信号的互模糊函数,证明了双星时差频差定位 系统同频多信号定位的可行性;提出了计算双星定位系统可同时分辨的同频信号个数的公式 ,估算了卫星系统 的同频多信号分辨能力,并给出了同频多信号互模糊函数图;最后,提出了一种多信号定位 高效实现方法,其思想是先估计信号个数,再计算局部区域互模糊函数。该方法已得到了工 程验证。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介绍了基于梳状导频和块状导频的OFDM信道估计的原理,重点研究了上述两种导频在不同的信道环境中的信道估计性能.仿真分析展示了两种导频模式对传输信道的不同参数的敏感程度,由此给出了在不同的传输信道条件下导频模式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5.
td-scdma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系统容量大,适用于在人口密集地区传输对称与非对称业务,尤其适合intemct 业务.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子空间类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算法只适用于入射信号个数少于天线数的局限性,利用现代通信系统中常用的非圆信号实值特性,提出了一种虚拟阵列多重信号分类法(Virtual Array Based 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VA-MUSIC)。该方法通过对阵列输出信号进行共轭重构和合并,获得虚拟阵列来增加阵列的有效孔径。更进一步,结合空间平滑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相干信号的DOA估计问题。与传统的MUSIC算法相比,新算法不仅可以增加最大可估计信源数,而且在DOA估计精度、信号源角分辨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低轨卫星通信过程中功率受限的约束以及宽带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研究了一种宽带传输技术。首先,分析了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宽带传输能力以及低峰均比特性;其次,进行了低轨卫星运动场景下的多普勒频移及采样偏差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低轨宽带通信的帧结构。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抗低轨场景下的多普勒残留频偏且能完成高速率的传输任务。  相似文献   

18.
QAM-OFD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雷达通信共享信号因携带随机通信信息,其脉压旁瓣的随机性较大,类似噪声的影响。针对该问题,采用基于Keystone变换的长时间相参积累算法抑制其旁瓣。在共享信号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脉压旁瓣受随机通信信息的影响以及采用长时间相参积累抑制其旁瓣的可行性,然后采用Keystone变换校正其长时间相参积累产生的距离单元走动,并进行多普勒模糊补偿处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得回波能量积累集中,能有效实现共享信号脉压旁瓣的抑制。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非正弦时域正交调制方法应用于大相对带宽系统中存在脉冲组设计复杂度高、实 现困难、不利于对调制信号进行均衡和比特加载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非正弦时域正交频分调制 方法。把频分复用的思想用于该调制方法,将工作频段分为多个相邻的子频段,在每个子频段内分 别进行非正弦时域正交调制,利用频分特性避免了在不同频段内进行施密特正交化,降低了调制器 的复杂度并且有利于信道均衡和比特加载。仿真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改进的调制方法与原有方 法的误码性能几乎相同。该调制方法复杂度低、易于实现,有利于进行均衡和比特加载,抗多径性能 强,更适用于大相对带宽有线或无线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介近2~3年来,基于阵列场发射(FEA)电子源的微波毫米波真空微电子器件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