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从十九世纪末无线电发明至今,无线电技(CognitiveRadio,CR)已经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无线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广播、辨识、导航、雷达、加热、动力、遥距操控、天文学等方方面面,随着世界上无线通讯的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无线通信技术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已经分配给现有很多无线系统的频谱资源却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因此,人们提出采用认知无线电(CR)技术,通过从时间和空间上充分利用那些空闲的频谱源,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难题。本文基于认知无线电在无线通信中的重要作用,介绍认知无线电的概念,总结了认知无线电的基本特征,分析了软件无线电和认知电之间的关系,概述了认知无线电的应用情况,讨论了认知无线电涉及的关键技术,指出了开展认知无线电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感知无线电技术是在软件无线电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智能无线通信技术,是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扩展,它使软件无线电从预先定义协议的盲目执行者转变成为无线电领域的智能代理.感知无线电虽具有独特的优点,但技术并不成熟,本文对感知无线电的无线传输场景分析、信道状态估计及其容量预测、功率控制和频谱管理,无线电知识描述语言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无线电测向是一门实用技术,广泛应用于无线电管理、军事侦察、交通导航、救援搜索、天文观测、野生动物追踪等方面。自然,也成为业余无线电活动的内容之一。无线电是具有自主寻找能力、提高空闲频谱使用效率的一种无线电技术,可实现无线射频传输环境下的频谱检测功能。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检测技术进行具体分析与阐述,对发展无线电调试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认知无线电网络被认为是实现动态频谱共享、缓解频谱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喷泉码能有效抵抗认知无线电网络中来自主用户的突发干扰,且无需反馈重传,从而为认知无线电网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信道编码方案。首先简介了数字喷泉码以及认知无线电网络基础知识,然后综述了数字喷泉码在认知无线电网络的链路建立、认知通信以及在资源分配中的应用现状,最后指出了在这一研究领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随着无线电设备的广泛使用,频谱资源的稀缺显得尤为明显,在短波选频中,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因此,认知无线电技术作为一种能够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新技术,是无线电技术新的突破和发展。主要介绍了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并针对现有短波通信选频的方法和其在短波选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6.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无线通信设计思想与框架。是无线通信领域的一项突破性关键技术。本文详细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系统结构、基本特征,在典型软件无线电体系基础上,描述了应用该设想的蜂窝区基站功能。同时结合关键技术,展望了软件无线电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背景
  当今时代,无线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无线通信服务的内容也扩大到了需要比较宽的频谱且下载速率也要高的多媒体通信业务,但相应的问题也接踵而来,频谱资源短缺、频谱利用率低等问题都影响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认知无线电是一类能够认知周边条件,可以进行学习的智能体系,可以及时变化部分指数,让其满足信号的持续变动,进而实现对频谱资源的安全性通讯与科学运用。  相似文献   

8.
协作频谱检测是认知无线电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其检测性能取决于感知节点的本地频谱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而目前已有的方案中对此却很少考虑.对此,认为不同的认知节点信噪比(SNR)导致了各节点本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不同,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中心进行SNR比较的认知无线电协作频谱检测算法.在该算法中各认知节点将本地的判决结果和估计的SNR同时发送到融合中心,然后在融合中心对SNR进行比较,按照文中设计的规则来选取有较好SNR的认知节点参与判决融合.数值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检测概率,并减少参与判决融合的节点数量.  相似文献   

9.
中频软件无线电系统的FPGA实现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无线电作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又一次革命,是目前通信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研究职频软件无线电的实现方案,并用FPGA设计和实现了基于此方案的中频软件无线电的通用硬件平台。  相似文献   

10.
认知无线电技术具有智能电磁频谱感知、干扰避免和动态频谱接入的能力,因此利用认知无线电技术可以提升战术网络的性能。由于战术作战的复杂性,需要建立适用于战术任务的认知无线电架构。首先分析了战术通信的特点和认知无线电技术在战术网络中的运用,以及目前国外战术认知无线网络的建设情况。结合战术通信网络移动性高、电磁对抗复杂的特点,利用对抗环境下的战术网络结构和模型,提出了分层的战术认知无线电网络结构以及面向作战任务的网络管理方法,形成拓扑结构分层次、管理运行分阶段的网络架构。该网络架构均衡考虑了网络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动态变化的战术网络,为认知无线电在战术通信中的技术应用和网络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