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2.
峰均功率比(PAPR)是多载波码分多址 (MC-CDMA)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 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虽然可以提高MC-CDMA系统的数据传输率和抗干扰能力, 但是在系统的峰均功率比方面则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Chebyshev混沌扩谱序列的伪随机、非周期、数量大和良好的相关特性,作为MC-CDMA系统上行信道的扩谱序列,以改善输出信号的峰均功率比。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保持较低多址接入干扰的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发射信号的峰均功率比。 相似文献
3.
高峰均比(PAPR)是多载波码分多址(MC CDMA)技术应用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于采用Walsh Hadamard(WH)扩频码的系统来说,优化用户扩频码的分配方案可降低系统的PAPR,但最优扩频码分配方法运算复杂度太高。为此,采用具有优良迭代寻优能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来降低算法的复杂度。改进算法将最优分配方案的高维搜索问题转化为粒子群迭代寻优过程。分析比较和仿真结果表明,与最优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在降低PAPR性能方面有05~1.5 dB的性能损失,而复杂度远小于最优算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峰均比降低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EDGE(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移动通信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自适应8PSK均衡解调算法。利用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自适应滤波器,根据突发中已知的训练序列,可快速准确地估计出系统信道参数,然后通过判决反馈均衡消除多径信道对接收信号的干扰,从而保证系统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种多径信道模型下,该算法均可快速收敛,利用系统的26个训练序列准确估计出系统信道参数,并实现均衡和解调;在信噪比为8~10 dB时,通过标准规定的MCS-5信道编解码后,系统的误码率就已经小于10-4,完全符合标准要求,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算法,便于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5.
多载波CDMA(MC-CDMA)技术结合了OFDM和CDMA技术的优点,在无线衰落信道中传输高速数据时具有突出的性能。但由于MC-CDMA采用了多载波技术,载波频率偏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非常大。本文对瑞利衰落信道下存在载波频率偏移的MC-CDMA系统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误码率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6.
7.
本文给出了保证自适应最小均方算法均方误差(或平均功率)收敛的充分条件,并分析了在该条件下均方误差的收敛性能。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信道编码是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低密度格码(Low Density Lattice Codes, LDLC)则是一种能高效译码且达到AWGN信道容量的新型编码技术,它兼具格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odes, LDPC)的特点。基于LDLC码编译码原理,给出了LDLC码作为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应用于OFDM系统的方案,在MATLAB平台下仿真研究了LDLC-OFDM系统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性能,结果表明LDLC码很大程度地改善了OFDM系统的误码率性能,且优于LDPC码。 相似文献
12.
在码分多址(CDMA)的多无人机扩频测控链路中,多址干扰(MAI)是多目标系统需考虑的重要因素。在此类系统中,针对抗多址干扰的要求,设计具有相应互相关性能的扩频码是首要任务。从多无人机对抗多址能力的需求入手,分析了码速率、用户个数以及码的互相关性能对抗多址干扰能力的影响,得出了Kasami码型互相关性较好、序列部分相关会降低互相关性能的结论。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与离散正弦变换(DST)对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某些性
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正弦变换的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给出了基于DST的SC
-FDMA系统的结构框图,接着重点推导和分析了DST IFDMA和DST LFDMA信号的时域表达式,
最后讨论了系统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和不同脉冲成形滤波器的冲激响应。仿真结果表明
,基于DST的SC-FDMA系统比传统的基于DFT 的SC-FDMA系统和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系
统有更好的比特误码率。此外,DST SC-FDMA信号的PAPR性能接近于DFT SC-FDMA且优于OF
DMA。 相似文献
14.
15.
根据时分多址(TDMA)系统的同步特征,利用TDMA运动目标准周期性信号的到达时间,提出了3种在三站时差定位系统中实现目标定位的算法。采用目标运动分析的方法,对TDMA目标位置的可观测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目标运动分析时差定位算法,利用目标航迹上多个位置的时差实现目标的定位。运用目标运动分析测距算法,提出了测距与传统时差定位和目标运动分析时差定位相结合的两种定位算法。3种定位算法充分利用了目标的运动特性,提高了TDMA目标的定位精度,避免了传统时差定位算法中的多解和无解现象。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和由来及其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并且展望了复杂性科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现有上行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通信系统采用的译码算法中,基于串行策略的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因其在每次迭代过程只选择单个消息进行更新,存在着收敛速度较慢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外部信息自适应更新的MPA算法,每次迭代过程中自适应选取多个残差值较大、相互独立的节点,更新其外部信息以达到提高计算效率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提升译码性能,在计算复杂度与译码性能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车载网(VANETs)需提供时延敏感的安全应用和非安全应用的通信服务。这就使得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既要满足安全消息的时延和可靠率,又要保证非安全消息的服务信道利用率,给MAC的设计提出了挑战。为此,提出基于时分多址的MAC改进算法(I-TDMA-MAC)。I-TDMA-MAC算法在每个同步帧内给每辆车分配两个子时隙,旨在提高无碰撞信道接入率和安全消息的传递率。同时,对空闲时隙采取重分配策略,并基于最短作业优先准则(SJF)给空闲时隙设置优先级,旨在提高服务信道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I-TDMA-MAC算法的安全消息传递率高达99%,当车流密度到达100 vehicle/km时,服务信道利用率接近于9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