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无线局域网(WLAN)多址接入的特点以及VoIP业务自身的质量要求,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法,将上下行数据发送分离,支持实时业务的上下行对等传输,同时通过一种改进的早期随机检测(RED)算法,实现基于语音抖动参数的流量控制,为语音业务提供QoS保证。  相似文献   

2.
针对无线数据链网络,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分层结构 的IP路由算法模型,满足至少3种异构数据链网络的集成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 效支撑基于链路带宽、传输时延、链路质量等多种QoS的路由算法设计,为无线数据链网络 层IP路由协议和算法设计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现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作战人员对机载通信网络高移动性、高容量、保障多种业务服务质量(QoS)、多链互通互操作等需求,考虑到机载网络包含多个异构链路的特点,借鉴商用认知网络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认知的网络层收敛分层架构。分析了该架构的特点和优势,给出了该网络架构的认知流程,阐述了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基于认知的网络层收敛分层架构,容易实现多个异构链路资源集成和应用,并在所有协议层认知的基础上,智能地适配动态环境来满足用户端到端指标和提升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4.
一、认知无线电技术(Cognitive Radio) 从FDMA到TDMA再到如今的CDMA、UWB,飞速演进的无线技术让我们眼花缭乱,但是,伴随无线技术的高歌猛进,有一种矛盾显得日益突出, 这就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频谱资源的问题。认知无线电技术就这样应运而生,它可以实现通信和传感器系统中的动态频谱应用。2004年10月,IEEE正式成立IEEE802.22工作组,IEEE802.22别名称为“Wireless Regional Area Network(WRAN,无线区域网络)”。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大规模的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hoc Network,VANET)中提供灵活的网络管理、控制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结合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和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提出了一种分层的5G VANET架构(5G MEC VANET),能够支持智能交通系统各种功能和应用的动态特性,同时降低网络管理成本。此外,位于网络边缘的MEC框架避免了车辆与路边基站的频繁交互,减少了数据传播延时。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VANET和5G VANET架构相比,所提出的架构降低了传播时延,提高了网络带宽吞吐量,同时减少了控制器开销。  相似文献   

6.
高发射功率的宏基站与低发射功率的小基站之间的资源分配策略直接影响着异构蜂窝网络的性能。这是一个联合资源优化问题,即用户的基站接入选择、宏基站预留给小基站的资源数量和基站的调度策略。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块并列下降方法,提出了一组新颖的资源优化算法。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能分布式实现,并兼容先进长期演进技术(LTE-A)协议中的先进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eICIC)。大量的动态系统级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性能和用户间公平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协作多点传输和接收(CoMP)技术的多发随机接入流程,并根据 随机接入的目的和业务类型设计了接入优先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随机接入方案, 对 不同类型的随机接入请求提供不同的接入机制,以保证边缘用户的接入性能和满足不同业务 的QoS需求。仿真结果表明,与LTE标准随机接入方案相比,该方案对系统整体接入性能略有 提高,且大大提高了边缘高优先级用户的接入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行星表面有人探索任务对高速无线通信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构组网思想的网络体系架构,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设计。该架构采用“三网两体制”的设计思路,将整个网络分为高速传输网、多媒体接入网、覆盖扩展网三个组成部分,三层网络分别完成高速骨干传输、多节点多业务接入、覆盖范围灵活改变的功能。根据三个网络不同的节点处理能力和传输需要,设计了高速传输体制、灵活接入体制两种传输体制,及基于无线多跳的覆盖扩展技术、多子网通信切换技术、多体制融合技术等关键技术。该网络架构具有裁剪灵活、协议开销小、支持业务类型多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校园网的路由策略选择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网出口带宽不足已成为众多高校面临的严重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我们提出了增加一条接入链路和一台路由器的方案,利用基于策略路由、静态路由选择和网络地址翻译(NAT)等技术,有效解决了网络瓶颈问题,在合理利用现有CERNET网络资源的同时,还可使用当地网络服务提供商(ISP)提供的带宽高速安全地上网。  相似文献   

10.
QoS差异化是一种对用户和业务分类,并进行不同的处理和监控的方法。诺西的动态QoS控制机制,业务带宽管理和基于业务的QoS方案,提供了很好控制手段。可以灵活地对不同业务进行不同Qos设定,进行带宽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认知无线电技术具有智能电磁频谱感知、干扰避免和动态频谱接入的能力,因此利用认知无线电技术可以提升战术网络的性能。由于战术作战的复杂性,需要建立适用于战术任务的认知无线电架构。首先分析了战术通信的特点和认知无线电技术在战术网络中的运用,以及目前国外战术认知无线网络的建设情况。结合战术通信网络移动性高、电磁对抗复杂的特点,利用对抗环境下的战术网络结构和模型,提出了分层的战术认知无线电网络结构以及面向作战任务的网络管理方法,形成拓扑结构分层次、管理运行分阶段的网络架构。该网络架构均衡考虑了网络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动态变化的战术网络,为认知无线电在战术通信中的技术应用和网络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无线电频谱资源日益紧缺,提出了一种基于组间组内协作传输的多播组新机制,涉及多个多播组并使用同一频谱资源以协作方式传输信息。基于认知无线网络中该机制,研究了系统的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分析得出了功率分配方案,进而讨论了系统加权总传输速率的优化,同时考虑了主用户和认知用户之间信号干扰及功率限制对传输速率的影响,最优化用户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优化方案下多播组传输速率随用户人数的增加而上升,达到最优化用户服务质量;当功率限制时,通过设置加权因子,能够保证主用户拥有良好的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13.
认知无线电网络被认为是实现动态频谱共享、缓解频谱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喷泉码能有效抵抗认知无线电网络中来自主用户的突发干扰,且无需反馈重传,从而为认知无线电网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信道编码方案。首先简介了数字喷泉码以及认知无线电网络基础知识,然后综述了数字喷泉码在认知无线电网络的链路建立、认知通信以及在资源分配中的应用现状,最后指出了在这一研究领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光纤无线宽带接入网架构(Fiber Wireless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FiWi)能随时随地为终端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宽带接入服务。然而,由于大量智能设备的互联和指数级数据业务的增长,FiWi接入网也面临着高能耗的潜在挑战。针对融合FiWi接入网中无线反复重传、业务共存转发以及跨域资源整合所引发的高能耗问题,从高效频带分配、协作计算卸载以及网络虚拟化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展望,以期在满足服务质量约束时进一步降低FiWi接入网中的能耗。  相似文献   

15.
首先描述了机载网络的结构,然后从网络协议、网络管理、服务质量和网络安全详细介绍了实现机载网络的关键技术,最后,指出了机载网络存在的挑战,并对机载网络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当认知无线电网络以"衬底式"(Underlay)的方式与主用户网络共享频谱时,需要对认知用户进行功率控制,以确保认知用户在不干扰主用户的前提下,公平地共享认知频谱资源。利用博弈分析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基于链路增益因子的代价函数,并据此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合作功率控制博弈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均衡结果既改善了用户的帕累托(Pareto)性能,又提高了链路增益较差的用户的吞吐量,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平等共享。  相似文献   

17.
IP QoS综合服务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一种资源预留和QoS控制模型。对该模型中的接纳控制、策略控制和调度算法进行了分析,并且讨论了模型的核心协议-资源预留协议(RSVP),从讨论中可以看到,该模型能在IP网上提供不同级别的QoS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现有大部分支持IP的卫星系统只是提供一个连接地面路由器的物理通道,难以满足 宽带接入、多媒体服务以及星地网络一体化等新的需求。为此,提出了一个分组传输和交换 均 基于IP的GEO卫星系统,并从传输网络和路由结构两方面进行了描述。并针对星上资源紧张 的现状,采用了一种地面路由星上交换的新设计思路。通过星上IP交换可实现大量终端间的 单跳通信,一个可扩展的集中式IP路由结构可有效减少通过卫星的路由流量,使得通信效率 提高的同时,能实现卫星网络与Internet的无缝兼容。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各种实时多媒体应用如远程教育、分布式仿真和网络游戏等得到了普通地应用,这些应用对网络系统有服务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通过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来满足不同应用之间的服务质量要求,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利用虚拟网的概念来实现对网络资源的逻辑映射和统一管理,允许网络服务供应商和大公司客户实现灵活的可配置化管理,同时提高网络资源的复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集群通信系统沿专网与公网方向发展演进的技术趋势,结合公安调度需求研究了基于5G切片的警务集群系统体系结构,包括应用层、服务层、传输层、终端层、标准及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在网络组网架构方面,通过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切片传输控制信号,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切片传输业务内容,并提出集群业务软件中通信调度业务逻辑、综合业务适配和维护管理软件的模块组成,对其应用的协同算法、时延保证、安全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关键技术问题给出建议。基于多智能体控制模型提出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ple Access Edge Computing,MEC)服务器之间状态同步协调算法,为警务集群系统在5G技术体制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