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DC-OFDM零中频接收方案,采用两个相邻子载波以分路/合路的方式进行信号处理以降 低硬件难度和复杂度。利用ADS软件设计了B3G射频接收机,其低噪声放大器的最低噪声系数 为1.7 dB,三阶交调点为-1 dBm;下变频器在频带范围内其增益为12.5 dB, 1 dB压缩点-12 dBm,三阶交调点-3 dBm。实验 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前端满足接收机的指标要求,适合于宽带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平衡场效应管结构和阻抗匹配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短波宽带接收机的高线性 混频器,通过调整场效应管的沟道宽度和偏置电压优化了混频器的性能指标。该混频器射频 输入频率为15~30 MHz,本振输入频率为715~100 MHz,中频输出频率为70 MHz。测试结果表明:输入三阶截点高于40 dBm,变频损耗小于7 dB,1 dB 压缩点高于12 dBm,单边带噪声系数小于7 dB。  相似文献   

3.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应用在软件 无线电跳频电台中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结构,分析了接收机射频前端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 前端各部分增益的分配、动态范围的分配、噪声系数及灵敏度的计算,讨论了对器件选择的 考虑。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射频前端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0.13 μm锗硅(SiGe)双极型互补金属氧化物(Bipolar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BiCMOS)工艺,设计制作了一种高增益低功耗K频段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通过优化晶体管尺寸及利用硅通孔设计高品质因数射极退化电感,降低了LNA噪声。实测结果表明,在1.6 V偏置条件下,该LNA在20 GHz的噪声系数等于1.94 dB,输入1 dB压缩点等于-29.6 dBm;18~21.3 GHz频率范围内,LNA增益大于23.3 dB,S11和S22均小于-10 dB。包含偏置电路功耗在内,芯片功耗仅21 mW,优于其他同等噪声系数的K频段SiGe BiCMOS LNA。该LNA可应用于卫星通信等K频段低功耗接收机系统。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大多普勒频移、猝发通信条件下传统接收机结构复杂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 种基于FPGA实现的宽动态范围全数字DPSK基带接收机。采用1 bit A/D带通采样技术和差分 检测技术,在最大40 kHz多普勒频移条件下实现了70 dB动态范围。该技术已用于 某低成本毫米波数据通信系统中,实现了码速率为10 Mbit/s、动态范围大于70 dB的D PSK信号解调,系统误比特率为10-6。  相似文献   

6.
根据现代短波通信的发展趋势,结合现有技术,提出了适用于高线性大动态范围的短 波宽带接收信道电路结构。综合分析了噪声系数的计算、信道增益的确定和动态范围的实现 ,研究了射频信道各部分的指标分配与整机性能指标优化设计,讨论了对器件选择的考虑, 提出了自动增益控制的实现方案。在高线性和大动态范围的具体电路实现上具有一定的创新 。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接收信道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中频数字化接收机复杂度高、灵活性差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型短波射频数字化接收机.该接收机由A/D、数字下变频器(DDC)、DSP、D/A、CPLD等几部分组成,实现了短波信号的射频数字化处理.详细介绍了接收机的设计方案,并对常见的调幅(AM)、等幅报(CW)、单边带(ISB)等信号进行了接收测试.在输入电平为-103~0 dB动态范围内,解调输出质量都能达到12 dB左右信纳得(SND).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用于跳频通信系统接收机射频前端的UHF频段电调谐滤波器。使用安捷伦公司的 微波仿真软件ADS对电调谐滤波器进行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对制成品的实际测试表明,该 调谐滤波器工作频段为225~400 MHz,3 dB带宽6.5~15 MHz,通带增益24~27 dB,矩形系 数小于6.2,其性能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在不同的频点都具有良好的电参数指标。所提 方法对电调滤波器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压缩感知宽带接收机的性能损失,明确其适用范围,设计了一种基于调制宽带转换器(MWC)结构的压缩感知宽带接收机,并针对该接收机的无杂散动态范围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测量。仿真分析和实测结果表明,字典基之间非正交性将会导致接收机无杂散动态范围的严重损失,在1/2压缩采样率的条件下,接收机无杂散动态范围仅能达到7 dB左右,这将严重限制压缩感知宽带接收机在高动态范围要求环境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超宽带射频前端组合杂波干扰过多和体积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将射频前端通过采用毫米波二次变频的设计方案,使得输入中频和输出射频之间的频率间隔加大,削弱了混频导致的频率组合、杂散和本振反向辐射等干扰。通过对器件功率及电平的合理配置,实现了低噪声、宽频带、大动态的输出,在大于4 GHz的接收频段内,其噪声系数小于3.6 dB,动态范围大于55 dBm。该接收前端还具备低成本、结构紧凑、重量轻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对抗、宽带侦察接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