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讨了在个人计算机平台上,实现雷达图像三维显示的一种方法,并用类PASCAL语言,描述了实现雷达图像三维显示的算法。  相似文献   

2.
对空情报雷达是国土防空武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担负着对空警戒,引导任务以及航行管制任务。但是,绝大多数对空情报雷达都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陷,即雷达荧光屏只能实时显示,而无法提供永久保存的雷达数据及图像记录,以便事后可以重新观察和鉴别某一事件在某一特定时刻的先后顺序、飞机当时的运动情况以及对模糊图像重新进行精确分析等。过去,要记录雷达图像只能对雷达荧光屏拍照。这种原始的记录方法缺点很多。随着电子技术领域的日新月异,现在已经有可能采用电处理的方法来记录雷达数据及图像。用电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雷达的显示控制和数据处理平台,分析了主要的硬件选择。整个系统由CPLD控制时序,用DSP对视频数字图像进行处理,并采用乒乓存储的方式实现了实时显示图像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雷达标定系统存在的使用成本高、组织实施不方便、真值获取手段不可靠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利用搭载“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旋翼无人机作为探测目标的三坐标雷达精度标定新方法。设计了基于该方法的三坐标雷达标定系统方案,研究了系统实现所需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系统样机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真实反映三坐标雷达的系统误差,与传统雷达标定方法相比,更加经济、简便、灵活。  相似文献   

5.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只有照射到飞行方向左、右两侧的感兴趣成像区域时才能处理出高分辨率SAR图像,飞行方向正前方的成像区域就成为了SAR成像的固有盲区。三通道(和、方位差、俯仰差)毫米波单脉冲成像雷达能够实现对正前视场景的二维成像,获取单脉冲图像。提出对SAR/单脉冲图像进行图像配准和融合拼接的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多方向二维Gabor滤波器组分别对SAR/单脉冲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对两组特征矩阵进行归一化互相关匹配,对匹配好的图像进行像素级融合处理,得到完整的正前视宽扇区高分辨雷达图像。试验数据成像处理结果表明,所提复合成像算法能够对飞行正前方宽扇区范围内进行高分辨成像,有效解决了工程实际中碰到的正前视高分辨成像盲区的难题,对于前视雷达成像侦察、弹载雷达目标区域景象匹配、飞行器夜航、盲降等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卞清  王迪  黄智 《科技转让集锦》2013,(24):87-87,91
为了实现驾驶员更加安全驾驶,设计了一种以MSP430为核心的毫米波雷达汽车测距报警系统。系统通过毫米波雷达对前方车距、相对车速进行远程监控、LCD显示、自动报警等。特别是MSP430的低功耗功能,在本设计中以低功耗、高精度为目标实现了一种更适合汽车测距的报警系统。  相似文献   

7.
"雷达数据传输自动监控和报警系统"采用声音提醒和文字提示双重报警方式,实现了实时监控PUPC,RPGCA,Trad2005,sandrad等雷达数据上传软件的运行状态和网络连接情况,为雷达数据传输质量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ADSP21060是AD公司生产的一种高性能的32位浮点DSP芯片,在雷达模拟系统实时性要求高时,可基于ADSP21060来实现雷达模拟器。本文介绍了ADSP21060的性能,给出了雷达模拟器系统实现的系统原理图和硬件框图及软件流程。该雷达模拟器采用PC机和DSP组合的结构,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ADSP21060完成实时运算,最终产生满足要求的视频信号。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构建了基于3G的多功能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图像传感器实现图像的采集,通过3G网络传输视频信息,实现无人值守的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视频的采集、传输、存储等功能,适用于于工业园区、建筑工地、商铺等监控现场环境复杂的生产现场,对监控现场的远程监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影响雷达方位分辨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用于目标回波图像模拟的雷达波束数字化模型和相应目标散射模型。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确定舰船雷达天线方向性对目标方位分辨率等雷达战术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收发分置数字阵列相控阵雷达中直达波问题,研究了收发 分置数字阵列相控阵雷达中直达波抑制方法,根据收发分置数字阵列相控阵雷达的工作方式 、信号处理流程等特点以及雷达的实际应用,可采用收发隔离、数字波束形成零点抑制、异 频滤波、自适应对消及脉冲压缩增益6个环节进行直达波抑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 给出的直达波抑制方法能有效解决收发分置数字阵列相控阵雷达直达波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空间信息传输中的多天线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大量研究。首先介绍了多天线技术的信息论基础和演进过程;然后综述了多天线通信和雷达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卫星通信技术、深空天线组阵技术、空间多维协同传输理论与技术、MIMO雷达技术和分布式孔径相参合成雷达技术,分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及未来可研究的方向;最后,总结了多天线技术在航天测控领域应用的优势,展望了基于多天线的测控技术。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准确、快速地实现各类船舶目标检测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也是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保护领土安全、加强水域资源监管的基础。红外成像、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以及卫星遥感等成像技术的发展为船舶检测提供了丰富的图像数据,已取得许多研究成果。介绍了船舶目标检测的过程,从基于传统图像处理技术的船舶目标检测和基于深度学习的船舶目标检测两方面总结并分析了现有船舶目标检测方法,讨论了相关关键技术,最后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讨论直升机载雷达总体需求的基础上,介绍了直升机载雷达侦察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总结了系统总体设计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并对关键技术的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与信息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网络环境数字图像资源的安全通信带来了挑战。为保障网络实时环境数字图像安全流通,提出了一种基于块截断编码的数字图像可逆可见水印方案。该方案通过调整块截断编码块两个量化级以嵌入可见水印,并将加密水印信息隐藏于编码域二元位平面中,水印嵌入过程中逻辑取反运算的使用确保了原图像可恢复性。实验结果表明了该可逆可见水印方案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可应用于网络环境数字图像安全分发,为普通用户提供含可见水印的图像资源,而仅授权用户可去除可见水印浏览高质量原图像。  相似文献   

16.
郑毅 《国际商务研究》2001,41(3):115-118
数据压缩编码与解压解码技术是目前应用的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介绍常用的数据压缩编码与解码技术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语音压缩编码、图像压缩编码与解码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域处理技术以及差错控制编码与解码技术等。  相似文献   

17.
雷达数据包括回波、工作状态监控、雷达控制和话音四类,如何对此进行高效传输是雷达组网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SDH(同步数字系列)传输技术实现雷达数据宽带传输的方案,给出了实现雷达数据传输的SDH网络拓扑结构和虚级联的数据通道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25用作雷达数据实时处理,利用图形处理器TMS34010用作雷达视频图象处理,完成雷达视频图象彩色显示的雷达终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