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多载波CDMA系统的频带效率与抗干扰能力,提出了一种跳频多址技术结合多载波调制的传输方案,利用跳频技术将部分子载波传输与随机交织引入到多载波传输系统中,给出了系统实现的模型,并对该传输方案的系统带宽和误码性能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与以往的多载波CDMA系统相比,所建议系统的结构简单,性能优异,消除了已有系统中峰均功率比高和远近效应等问题,具有较强的抗多址干扰与窄带干扰的能力,并能有效地抗信道中突发错误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基于Hadamard矩阵的LA码和基于劳伦多项式(Laurent Polynomial)的LS码的生成 及相关特性进行研究,从占空比、相关特性、零干扰窗长度、码字总数等方面仿真分析了LA S码的性能,并结合实际应用,理论分析了LAS-CDMA系统与传统CDMA系统的归一化容量,仿 真比较了LAS码和Gold序列在准同步CDMA系统中的误码性能。仿真和理论分析表明:LAS码具 有均匀的零干扰窗(Interference Free Window,IFW)特性;不同主码的互相关函数IFW附 近存在较小的副峰,多址干扰较小;在准同步移动通信系统中,LAS-CDMA抗多址干扰性能 明显优于传统CDMA系统,使用 LAS码比使用Gold序列有更好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3.
王靖 《国际商务研究》2006,46(4):185-189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能以不同的数据率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支持不同类型的通信业务。随着同时接入系统的用户数目的增加,多址干扰(MAI)也逐渐增加,不仅严重影响了CDMA通信系统的性能,也限制了系统容量的提高,且在异步传输方式下,多址干扰将更为严重。为此,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多址干扰对单速率CDMA系统容量的影响;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讨论了异步多速率CDMA通信系统中多址干扰对系统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提高蜂窝移动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是定位技术在CDMA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关键。针对提高移动定位精度算法的研究,分别从基本定位算法、非视距传播误差消除算法、抗多径干扰时延估计和抗多址干扰算法、数据融合定位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综述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最后对移动定位精度提高算法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在码分多址(CDMA)的多无人机扩频测控链路中,多址干扰(MAI)是多目标系统需考虑的重要因素。在此类系统中,针对抗多址干扰的要求,设计具有相应互相关性能的扩频码是首要任务。从多无人机对抗多址能力的需求入手,分析了码速率、用户个数以及码的互相关性能对抗多址干扰能力的影响,得出了Kasami码型互相关性较好、序列部分相关会降低互相关性能的结论。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中继卫星系统中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 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能力、实现复杂度、容量等方面的分析,结合中继卫星系统传输数据在固定站点接入的特点,设想了一种前向采用同步CDMA、返向采用TDMA的混合多址应用方式。该方式充分利用了CDMA和TDMA方式的优点,巧妙地利用前向通道实现了TDMA的时隙同步,解决了CDMA方式下存在的多址干扰、远近效应、用户数扩展受限以及TDMA方式下的复杂时隙同步等问题,且应用灵活,实现简单,多用户数扩展性好,在工程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3G系统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址干扰(MAI)是影响码分多址(CDMA)系统容量的主要因素。相对于传统的检测技术而言,多用户检测(MUD)技术可有效消除MAI的影响,提高系统容量。主要分析MUD技术在3G中应用的必要性,介绍MUD技术的发展状况、基本思路和MUD接收机结构,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CDMA/TDMA混合多址的GSM与CDMA扩容方法。在发送端,通过扩频码对GSM信号进行直接序列扩频,使其多址方式由TDMA变换为CDMA/TDMA,然后与CDMA信号在空间同频传输,这样就可以解决两个系统在Um接口的兼容问题;在接收端,使用相同的扩频码对CDMA/TDMA信号进行解扩,使其多址方式由CDMA/TDMA还原为TDMA,由此可以将GSM与CDMA两种信号进行分离。文章提出了用互补码集作为多址接入码,并给出了一个时隙内GSM用户被扩频调制的具体过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系统总容量扩大2倍。  相似文献   

9.
在超宽带(UWB)通信系统中多址干扰是限制系统性能的重要原因,为了有效抑制多址干扰,本文将多用户检测技术应用于超宽带多用户通信系统中。通过分析信号特征,给出了应用在UWB系统中的几种次最佳多用户检测器的结构,考虑到实际UWB系统需要接收机有较低的复杂度,又提出了一种特别针对UWB系统的类最小均方差(MMSE)检测器并分析了其性能。在UWB室内信道环境下的仿真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多用户检测器可以取得明显优于传统接收机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0.
将“联姻”策略应用在粒子群算法中。提出一种并行粒子群算法(PPSO)。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加强种群之间的联系,保证单个种群中的粒子在进化过程中的多样性,从而可获得更高效的搜索性能。分析了将并行粒子群算法应用于直接扩频CDMA解相关多用户检测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性能。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减小计算的复杂度,在抗多址干扰能力上比传统的匹配接收机和解相关接收机有显著的提高,与解相关接收机的抗远近能力相当,且比基于遗传算法的接收机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1.
多载波CDMA(MC-CDMA)技术结合了OFDM和CDMA技术的优点,在无线衰落信道中传输高速数据时具有突出的性能。但由于MC-CDMA采用了多载波技术,载波频率偏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非常大。本文对瑞利衰落信道下存在载波频率偏移的MC-CDMA系统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误码率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根据飞行器测控技术发展特点,提出多址正交码扩频体制,分析了系统的发射、接收模型及其误码率性能;仿真了多址正交码扩频系统的噪声性能、多址性能和抗干扰性能;讨论了对正交码同步捕获与跟踪、正交扩频体制下的伪码测距等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是5G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能够降低带外泄露。但是在多径衰落信道下UFMC系统会受到符号间干扰(ISI)和多普勒效应产生的载波频率偏差的影响,从而使系统的性能下降。为了消除系统中的干扰,提出了一种迭代最大似然算法。该方法主要通过迭代最大似然算法(ML)计算出载波频率偏差,把估计出的结果作为初始值并运用迭代的方法得到最终的载波频率偏差,当达到收敛区间时,迭代结束;最后利用相位旋转的概念补偿载波频率偏差并运用最小二乘算法更新信道响应信息,减少该系统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大于10 dB时,随着信噪比的增大,算法能够有效地抑制系统中的干扰,提高UFMC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UxDMA算法是一种高效的集中式算法,是用于时分多址、频分多址和码分多址信道分配的统一算法。在UxDMA的基础上,利用多波束天线的多波束形成能力,针对低时延定向ad hoc网络提出了一种集中式调度算法——CLSM(Centralized Low-delay Scheduling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beam Antennas)。CLSM通过不同时延等级限制的报文来比较着色后发送链路的优先级,优先选择高优先级链路传输。通过仿真验证了CLSM的性能:与UxDMA相比,该算法在多时延限制的发送端调度中表现出了更好的吞吐量和时延性能。  相似文献   

15.
低/零碰撞区跳频序列能够应用于准同步跳频通信系统中以缓解多址干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交织方法的低/零碰撞区跳频序列集构造方法。针对序列集的不同参数设计合理的移位序列,通过交织变换构造具有最优或次优性的低/零碰撞区跳频序列集。对不同参数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到和所提方法一致的结论,且该方法构造的序列集具有更低的周期碰撞次数,实用性更强。新的低/零碰撞区跳频序列集可以应用于准同步跳频通信系统中,从而获得更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GPS干扰源抑制中的多用户检测技术。多用户检测技术将GPS信号中的窄带数字干扰作为多用户信号进行检测,从而在多个干扰源中提取出GPS卫星信号。文中首先给出了CDMA系统中的多用户信号模型,然后具体介绍了3种多用户检测器,并分析了它们的信号干扰比和比特误码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