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SAW线性调频信号的相位噪声对雷达发射机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全相参雷达频率源的中频相干振荡源及时钟频率之间的最佳频率关系。用两种补充证实了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针对线性调频雷达,对灵巧噪声干扰和前沿复制干扰的基本成分通过匹配滤波器后 输出的信号波形进行了分析。以产生相同的干扰效果为能量利用效率比较基准,推导了这两 种干扰方式各自所需的干扰信号能量的计算公式;在典型条件下,计算了这两种干扰方式所 需干扰信号能量的数值;在一般情况下,对这两种干扰方式的能量利用效率进行了比较。 分析结果表明,若前沿波形宽度为雷达发射信号宽度的1/n,则灵巧噪声干扰所需能量 仅为前沿复制 干扰所需能量的1/n。  相似文献   

3.
以AT89S52单片机为平台,构件外围电路,制作出可编程的随机信号发生器,深入研究Logistic映射的区间特性,对Logistic映射迭代公式进行改造,单片机产生频率和幅度均随机变化的混沌信号,说明方案可行,并给出了具体的硬件电路图及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4.
根据上扫频和下扫频线性调频(LFM)信号的特性,针对传统的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线性调频扩频技术存在的调制效率低、误码率性能低、实现复杂高等问题,结合线性调频(Chirp)扩频以及循环移位编码(CCSK)扩频,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调频信号的循环移位线性调频扩频技术(CS-CSS)。首先,将输入数据映射在循环移位因子(CSF)上;然后,根据CSF数值对基带所产生的Chirp信号进行循环移位达到调制的目的;最后,在解调端经过加窗处理、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得到与发射端对应的CSF,从而得到发送的数据。误符号率的仿真结果与理论推导公式相吻合,从调制效率和误码率性能上讲,该方案相比线性调频二进制正交键控(Chirp BOK)系统具有超过10 dB的误码率性能。因此,该方案具有更好的误码率性能、更高的调制效率及实现更低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用于干扰数字通信系统的非对称不变分布的混沌干扰样式。基于混沌映射 产生均匀分布的混沌序列,经过相应非线性变换,得到了服从非对称不变分布的混沌干扰信 号 。与现有干扰信号产生方法相比,该方法易于模块化实现,可控性和可再生性好。理论分析 和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高斯分布干扰,满足Rayleigh分布的混沌干扰对QPSK和16QAM系统 具有更好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6.
抑制超宽带信号对第二代“北斗”卫星信号的干扰,是实现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在 机舱环境中应用的前提之一。将虚载波技术应用到超宽带信号中,缩短了舱内超宽带信号发 射 机和“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之间的安全距离,满足了机舱物理空间尺寸限制。在超宽带信 号 发射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利用超宽带信号舱内传播模型,计算了满足“北斗”卫星导航接收 机 门限接收信干比条件下采用虚载波技术前后的安全距离。理论计算结果显示,虚载波技术将 安全距离从48 m减少到1.8 m,仍然能够满足“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误码率要求 。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仿真了误码率与安全距离的关系,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 该方 法对舱内超宽带信号干扰有抑制效果,在机舱超宽带无线通信环境中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调频信号的检测和参数估计一直是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深入挖掘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对调频信号的时频分析优势,从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出发,推导了其时频分辨能力与信号参数的关系,并与短时傅里叶变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表明,短时傅里叶变换时频分辨能力与信号频率变化率有关,而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几乎不受调频率变化率影响。最后,通过对比仿真实验证明,对于频率变化率较小的信号,两者时频分辨效果差别不明显,对于频率变化率较大的信号,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分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崔旭  唐斌 《国际商务研究》2006,46(2):159-163
传统的拖曳式雷达有源诱饵对抗导引头跟踪系统,其干扰效能受到限制。提出一种新型诱饵干扰形式,利用频率调制技术对导引头跟踪系统实施欺骗性干扰,并给出相关的系统模型和干扰理论。计算机仿真证明了其良好的干扰效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中真假目标难以区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metric SAR,PolSAR)成像固定极化转发式干扰诱饵目标鉴别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极化熵对目标进行分类,提取低极化熵的目标并对目标进行Wigner-Ville分布(Wigner-Ville Distribution,WVD)变换,再利用Hough变换计算WVD图像中的曲线斜率,将计算出的多普勒调频率与理论调频率进行对比,进而完成真实目标与假目标的鉴别,最终通过极化对消对鉴别出的目标进行抑制。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合成孔径雷达(SAR)实时处理技术的发展对相位梯度自聚焦(PGA)算法的工程实现提出了要求。基于以多片主流SHARC处理器为核心构成的硬件平台,针对PGA算法数据处理量大、计算复杂度高的特点,设计开发了并行处理的系统拓扑和程序流水结构及其软件程序。机载SAR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获取不同极化通道的微多普勒元素,建立了双通道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微动信号获取模型,详细推导了采用相位中心偏置天线(DPCA)技术剔除地杂波后的极化微多普勒参数化表述。在此基础上,为充分融合各极化通道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Pauli基展开的联合极化微多普勒矢量提取方法,据此可显著增强低信噪比下的微多普勒特征。仿真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目标识别问题,提出结合多源特征和高斯过程模型的方法。分别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以及单演信号提取SAR图像的特征矢量,并将它们串接为单一矢量。三类特征从不同角度描述SAR图像目标特性,从而为目标识别提供更为有效的信息。决策分类过程采用高斯过程模型进行多元分类,基于融合特征矢量获得概率意义上的最佳决策。实验中,采用MSTAR数据集设置3类目标、10类目标、型号差异以及俯仰角差异识别问题,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超高分辨率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图像数据的出现,有必要对PolSAR图像的去噪过程对于极化分解结果的影响进行评测。相干斑去噪过程的实施将对观测场景中的PolSAR图像原有极化属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将会导致分解结果出现偏差。以非相干分解模型为评估对象,以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提供的开源机载超高分辨率PolSAR系统数据为实验样本,提出了一种利用绝对相对误差的定量评测方法。评测结果显示:对于超高分辨率图像,相干斑噪声的影响明显变小,分解窗口可相应的缩小为7×7的尺寸。研究结果对于PolSAR图像的后期遥感应用中的参数选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对SAR 原始回波数据的实时存储,提出了在以PowerPC为硬件核心的嵌入式L inux软件平台上,使用SSD硬盘实现高速数据存储的方案。采用Linux驱动程序控制SAS硬盘 控制器,将SAR原始回波数据记录在SSD硬盘阵列上。模拟实验测试中数据存储速度可以达到 200 Mbyte/s。分析了影响数据存储速度的因素,实验表明该方案可以满足SAR原始回 波数据实时存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