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针对通信侦察领域M-ary扩频信号的盲同步问题,根据M-ary扩频信号的结构特点及扩频码集元素间的相关特性,提出了一种扩频码长度和失步时间联合估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时估计出M-ary扩频信号的扩频码长度及失步时间,且不受扩频码集类型的限制。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在较低的信噪比条件下对三种不同码集的扩频信号进行估计,且算法的性能随着所使用数据的增多而提高。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跳频模式同步系统的有效抗干扰措施。该方法综合利用了纠错编码技术和直接序列扩谱技术对TOD同步信息进行处理,对单频干扰和跟踪式干扰均有较好的对抗能力,提高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码分多址(CDMA)的多无人机扩频测控链路中,多址干扰(MAI)是多目标系统需考虑的重要因素。在此类系统中,针对抗多址干扰的要求,设计具有相应互相关性能的扩频码是首要任务。从多无人机对抗多址能力的需求入手,分析了码速率、用户个数以及码的互相关性能对抗多址干扰能力的影响,得出了Kasami码型互相关性较好、序列部分相关会降低互相关性能的结论。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在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中将并行捕获和串行捕获相结合的伪随机序列捕获方案,介绍了该方案的实现,分析了该方案的性能,得出了采用该方案的平均捕获时间及其上限。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非恒包络高效网格编码调制TC-MQAM应用于瑞利慢衰落信道下的直接序列扩频多址系统中。针对衰落信道和TC-MQAM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分析TC-MQAM用于衰落信道下DS/SSMA系统性能的方法,数值模拟表明在系统用户数、用户信源比特速率以及码相同的条件下,本文所构造的非恒包络1/4TC-16QAM性能优于同状态数3/4TC-16QAM和恒包络2/3TC-8PSK。这说明通过增大最小分支数等适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混沌映射迭代生成的时间序列复杂度低且序列取值范围受映射参数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耦合级联混沌映射的扩频码生成算法。先通过引入耦合控制因子对满映射条件下的Sine映射和Tent映射进行线性耦合,在保持系统动力学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减弱了混沌参数取值对序列取值范围带来的影响,极大地增加了扩频码的地址空间。进一步,继续将耦合映射与Sine映射级联后作为扩频码生成器的驱动内核,通过级联的方式显著提升了映射迭代生成时间序列的复杂度,使得所生成的扩频码具有更强的伪随机特性。最后,基于Simulink平台搭建了加载S-T混沌扩频码的直序扩频系统,测试了在不同噪声环境下系统的误码率。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原有传统映射的扩频系统相比较,基于线性耦合级联映射的扩频系统具有更低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干扰直接扩频通信系统,通过分析扫频信号及多音信号在干扰直扩通信系统时 存在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针对直扩通信系统的多音扫频干扰技术。该方法将直扩通信系统 的频谱划分为若干个子频谱,针对每个子频谱采用扫频信号进行干扰。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 表明,该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扫频干扰直扩通信系统时扫频时间过长以及多音干扰依赖音调位 置的缺点,具有良好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8.
直扩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由其处理增益决定,当其处理增益不足以对抗强干扰时,则需寻找其他干扰抑制来提高系统性能。本文研究了一种直扩信号的干扰抑制算法,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干扰复制和门限算法,并讨论了其中的非线性运算的DSP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直接序列扩频码索引调制发射端使用大量伪随机(PN)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较少PN码的分组映射码索引调制方案。该方案在发射端并行设置多个调制子块独立进行幅相调制,同时集中选取各调制子块间同相、正交支路扩频所需的PN码,经索引值大小排序后依次扩频各调制子块中调制符号的同相、正交分量。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相同频谱效率条件下所提方案比直接序列扩频码索引调制方案使用的PN码个数更少,并在加性噪声信道下,信噪比高于10 dB时,保持着约1 dB的误比特率性能优势,并远优于空间调制在最优检测算法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动态下同步码实时捕获中频率槽过多、硬件资源消耗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减少频率槽数量的同步码捕获方法。新方法将频率槽数量减小一半后,利用频率槽中的同步码相关值进行多普勒的估计和多普勒补偿,将补偿后的数据进行同步码捕获。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表明,新算法在完成相同的同步码捕获性能下,基本将硬件资源降低到了原有系统的一半。  相似文献   

11.
扩频信号波形估计的本质是信号子空间估计。针对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信号的扩频波形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播算子的估计算法。针对现有算法估计信号子空间计算量较大的不足,所提算法利用传播算子估计信号子空间。理论分析了所提算法与现有算法的计算量和性能,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有效,且计算量远小于现有算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伪随机(PN)码盲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改进的投影逼近子空间(PAST)算法的PN码盲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遗忘因子与收敛速度和精度的相关性构造基于跟踪误差的自适应遗忘因子,实现了收敛精度和收敛速度的同时优化;根据预期最低误码率约束估计精度变化范围确定迭代收敛的门限值,实现了迭代收敛的精确自动判读,消除了算法依赖人工判断收敛的固有限制,提高了算法的实际应用能力。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算法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以及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应用干扰估计和双硬件限幅器的光CDMA的直接检测技术。在提出的系统中,当硬件限幅器的输出为“0”时,系统的输出为“0”;当硬件限幅器的输出为“1”时,系统估计这个“1”到底是干扰还是传输的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地减小了多用户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同步信息隐蔽性和系统抗侦察能力,提出了基于局部序列匹配 的跳频自同步方案,该方案工作在跳频工作状态。本方案中,并行接收机使用很少的支路接 收具有某种特征的发送 序列L,将序列L与本地序列匹配,确定本地与发射端的跳频序列相位差,调整相位完成 同步 捕获。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序列L唯一的条件,得到了系统复杂度和捕获时间之间的 函数 表达式,并给出了系统最优支路数。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不需要同步引导码和勤务频率 就可以完成系统的同步保持和迟入网同步,并且捕获速度和系统复杂度均介于滑动相关法和 匹配滤波法之间。本方案结合了传统方案的优点,具有良好的隐蔽性,不易被敌方发现和干 扰 。  相似文献   

15.
针对符号定时偏差对OFDM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推导了AWGN信道下定时偏差与信噪比损失的近似关系式,并通过仿真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由于采用循环前缀,符号定时适度超前不会对系统性能造成大的影响,而定时滞后则会引入符号间干扰,使系统性能恶化.因此符号定时不一定要很精确,但一定要特别准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加工贸易领域信息化管理的系统组成和发展状况,通过深入分析加工贸易的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特点、发展困惑等内容,提出了优化加工贸易信息化管理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17.
根据IEEE802.1la的数据分组结构,利用短训练序列时域响应的特点,对接收到的短训练序列进行窗口平移相关,由相关峰确定符号定时,并利用短训练序列进行粗频偏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克服噪声及频偏的影响,定时准确,较好地消除了频偏。与其它文献提出的算法相比,具有定时准确、计算量小、频偏估计范围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多径电力线信道特性,针对电力线通信信道中第一主路径非能量最强路径的定时同步问题,通过仿真分析信噪比与门限选择的关系,拟合了最优的第一主路径门限曲线,并提出了一种在多径电力线信道下寻找第一主路径的自适应定时同步门限选择方法,利用接发端前导信号互相关判决函数的峰均比关系自适应选择门限,用于解决电力线恶劣的信道环境下第一主路径非能量最强路径的情况下寻找第一主路径的问题。仿真表明,该方法同步性能明显优于固定阈值且接近于最优阈值的判决方法,相比固定门限有1 dB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定时误差、多普勒效应以及本地振荡器不稳定等因素都会引起估计频率产生偏移,致使子载波星座相位发生旋转,并随着时间而不断累积,最终导致解调失效。为此,提出了用均方误差短时反馈算法来矫正旋转相位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在反馈时间段内计算得出的残余相偏来直接矫正后续接收数据的相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很好地满足实时跟踪的要求,具有运算简单、速度快等特点,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LTE系统中探测参考信号(SRS)的定时同步方法。由于基本的滑动相关算法和传统的后向搜索算法不能有效地消除相关过程中旁瓣峰值的影响,不适用于SRS的定时同步。因此,针对SRS的时频结构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后向搜索算法。该方法通过将本地序列与接收序列在时域上相关得到定时度量函数,并重新定义门限值,通过结合门限和新的搜索技术来确定第1径的位置,从而得到正确的定时采样点。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估计性能优于滑动相关算法和传统的后向搜索算法,有效地消除了旁瓣峰值的影响,提高了SRS的正确定时概率。相比传统的后向搜索算法,所提方法的估计性能提高了6倍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