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详细阐述了美军战术数据链的发展阶段,概括出美军战术数据链的发展特点,并对真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对我军的信息化建设与是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情报侦察数据链是继态势感知数据链以后,蓬勃发展的一种新型数据链装备,是一种装备量大、又急需实现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的一种新型信息化装备。本文以美军典型的CDL(通用数据链)数据链发展为主线,重点从整体上、从项层上概括描述美军情报侦察数据链的装备体系,以对美军情报侦察数.据链系统的发展有一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铪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互操作性是协同作战的重要课题,目前还未形成关于互操作性的理论.重点对战术数据链的互操作性测试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战术数据链互操作性定义、影响互操作性的因素、互操作性成熟度模型、互操作性的测量方法及测试内容.该方法可用于描述战术数据链及其它军事通信系统的互操作性测试. 相似文献
5.
基于QualNet仿真软件设计并实现了战术数据链在模拟环境下的三维动态仿真。将战术数据链仿真拓展到三维空间,加入目标的机动性因素,给出了三维仿真的动态模型及其满足的更普遍关系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让战术数据链仿真系统能够实时加载真实的消息业务,使仿真精确性和可信度得到提高,基于QualNet仿真软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战术数据链的半实物系统.同时,对半实物仿真下的战术数据链性能指标进行仿真,得出了性能曲线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8.
9.
传统的链路自适应技术只追求高效数据传输,会导致射频暴露,在电子战中无法保障数据链载体的安全性。以战术数据链主动射频隐身和高效通信为研究对象,利用多目标优化技术联合控制战术数据链的射频辐射特征(包含辐射时间、辐射功率和辐射波形),建立了一种战术数据链链路自适应技术模型。该模型以给定距离的截获概率和给定距离的可靠传输速率为二重优化目标,以辐射特征为优化变量,并以第四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LTE-A (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 的部分调制编码参数为实例,证实了由所述链路自适应技术模型优化所得的最优解可以同时实现数据链的射频隐身和高效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美国着舰引导系统及着舰数据链发展历程,分析了各着舰引导系统对信息传输需求的差异,总结了各着舰数据链的功能性能特征,描述了美国着舰数据链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新型着舰数据链的技术体制,最后指出了对我国着舰数据链技术及应用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按照H-O定理以及S-S定理,贸易自由化将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增加,劳动要素收入上升,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制造业职工工资变动的数据并不支持这一结论:工资总额占GDP比重趋于下降,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低于人均GDP以及工业GDP增长率。本文解释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部分是传统体制下企业吸纳了过量的劳动力、从而使生产效率低下所致;部分纯粹是统计上的原因所致。随着制造业职工就业和工资决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劳动报酬上升的趋势趋于显著。实证检验的结果也支持了S-S定理的结论。最后是关于继续贸易自由化、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美军战术通用数据链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外汇储备近年来出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2005年以来更是呈现加速的趋势,2006年6月底已经达到9 411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从目前的国际经济格局和国内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特征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趋势要想在短期内扭转,必须付出十分艰苦的努力,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即使现在开始着手采取抑止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政策措施,外汇储备可能依然还会继续增长,只不过增幅有可能减缓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下一步的宏观金融政策决策,需要考虑外汇储备持续增长这一市场背景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目前的数据链系统仿真需求,提出了一体化的数据链系统仿真思想,即在特定的作战场景下,对数据链系统的性能评估以及将数据链系统性能评估与C4KISR系统作战效能有机结合。描述了仿真系统的体系架构、统计指标以及实现的初步设想。由于兵力生成软件、网络仿真工具及HLA架构仿真标准的发展已相对成熟,提出的仿真设想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实现战术数据链通信仿真系统,在分析与研究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战术数据链链路层仿真模型。依据仿真模型中各模块的划分,以VC++语言为编程实现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设计并实现了Reed-Solomon码(RS码)编译码类、循环码移位键控类、最小移频键控类。最后在高斯白噪声信道下对仿真系统进行了验证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各个类模块功能满足系统指标,基于各个类模块构建的仿真系统符合设计要求,为下一步研究JTIDS系统干扰与抗干扰性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