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学界围绕五四会有各种研讨,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现代中国的形塑自然是最为重要的方面。为检讨近现代以来西学进入中国的种种得失,2008年11月29日至30日,本刊联合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在云南大学召开第六届开放时代论坛,论坛的主题为古典西学在中国。论坛着眼于中华文明的时代复兴,反省中国学界近百年来对西方大传统的认识及其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来自中山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云南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东华大学、同济大学、海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法兰克福大学等单位的近三十名学者,与云南大学数百名师生一道,在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讲学大厅展开热烈的研讨。限于篇幅,本刊将分两期连续选刊第六届开放时代论坛的成果,其中部分标题为编者另拟,个别发言者未及审定发言内容。根据本届论坛原始录音整理出的文字,将同步发布于本刊网站(www.opentimes.cn)。 相似文献
2.
3.
"古诗之美,专求意象"。诗歌翻译是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难点,诗歌中的意象由于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一方面能加深读者对诗歌的解读,另一方面却加大了诗歌翻译的难度。文章主要梳理分析中西方翻译理论界对诗歌意象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提出可以借助西方"等值论"来指导中国的古典诗歌翻译实践,力求在这一全新视角下探索萃取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毋庸置疑,经济学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显学”,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为经济学家们提供了纵横驰骋的广阔舞台。一切关注中国经济学争论,关注中国经济政策走向和发展前景的人,都非常希望能够就近了解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的成长过程和主要学术观点。《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列话》丛书的出版,适应了这一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通过“五四”运动中学生群体行为的分析,考察大规模学生群体行为发起和持续发展的条件,尤其是组织形式和行动策略的变化特征,以及学生与政府、社会各界的关系变化,探讨“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现代学生运动基本模式形成的影响,并说明群众运动中某些普遍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从“文革”发端的1965年到日中恢复邦交的1972年,“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席卷日本。本文以当时日本综合性杂志的有关中国报道为素材,从日本论坛的“中国论”的变迁过程来探讨“文革”对日本的影响和)中击,同时也回顾了“文革”之火在日本,从学生运动到工人阶级,从“全共斗”到新左翼各派,从学园纷争到个别斗争的阵地战的变迁过程。本文认为,研究“文革”对日本的冲击与影响,不能仅仅将其作为一个时期研究中国的成果总结来认识,还要将其置于战后日本精神史的高度进行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一直以来,关于"中国模式"是否存在的讨论一直在学界中争论不休。从"中国模式"的内涵、特征、实质简要进行梳理。"中国模式"所取得成果的同时仍然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面临很多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在了解"中国模式"的基础上继续独立自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模式上不断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三、WTO要我们做些什么? (一)最关健的是观念创新,思想创新,理论创新。列宁曾经把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血肉联系提高到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即“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 相似文献
16.
可以说,“文革”一路走来,我们从一种极端过渡到了另外一种极端。“文革”是非人性的;当今的中国则代表了一种人性的“放纵”,无视规则、价值和论理。这样一种极端现象的存在,绝不是无中生有。 相似文献
17.
甘 阳儒家是一个天下的结构, 一旦出来一个“他者”以后, 怎样维持天下的概念是维持整个
儒学传统的根本性的条件。以后共产主义的发生和毛泽东始终有一个天下性的、把全
球都包括进去的解说。问题是这个理想层面上的考虑和中国当下所处的极为紧迫的政
治现实问题构成了非常大的紧张。邓正来我们已经处于这样一个时代, 即意识形态的视角或意识形态批判本身已无法揭示、解释或回答我们这个时代的诸多问题。二十多年来, 中国学术界的讨论, 一直是以“中国”为名义而实质上不讨论“中国”的, 是在讨论那些源出于西方地方性的被… 相似文献
18.
对独创的自信和执迷,造就了中华文化的独一无二性,但在近代也大大拖慢了我们融入世界大潮的后腿。像鲁迅“拿来主义”那样坦然而开放的胸襟和气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更似一种空谷足音。我们甚至会嘲笑日本人是模仿的动物,却看不到他们模仿背后的真正动因,更忘掉自己甚至连模仿也已经不会,却美其名日不屑。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四卷本)2004年7月由三联书店出版后,在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一些反响。由于这部作品卷帙浩繁,涉及的内容极为复杂,一直缺乏全面和深入的讨论和批评。2004年5月14日,清华大学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中心邀请了来自清华、北大、社科院、华东师大、香港中文大学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20余名学者,专门就该书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讨论。与会学者来自不同的学科,有专治中国哲学、西方思想、法学、政治学的专家,也有研究现当代中国思想和文学、文化的学者。学者们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出发,对该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在一些问题上形成了对话。我们特地刊发此次研讨会的发言,以期引起学界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并将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由于篇幅太长,发言将分两次连载。(本文是研讨会的录音记录整理稿,已经发言者的确认和修改。) 相似文献